开展家长志愿服务,助力班级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扼要地阐述了班级管理现存问题及原因,指出开展家长志愿服务的意义,详细论述了开展家长志愿服务的具体形式,为学校、班级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班级管理 家长志愿服务
一、班级管理现存问题及原因
近些年来,网络或电视新闻时不时会出现些教育负面新闻,如教师体罚学生、学生打老师、家长闹学校等现象。事实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存在部分同学上课无心,发呆、开小差,甚至睡觉,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很多老师对这些学生不想管、不敢管,怕管出事。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脱轨造成的互不信任。而作为班主任,除了要管理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跟踪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況、处理学生在校内、校外出现的任何问题以外,还需完成几个班的教学任务和各类上级部门下达的“政治任务”,实属分身乏力,往往兼顾不到所有学生。为此,有些有经验的班主任则会组织各类学生干部,有些学校甚至设立副班主任,来应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依然还是不够紧密。
二、开展家长志愿服务的意义
如何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笔者认为,成立家委会、成立家长志愿者,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紧密联系的一个突破口!家长志愿服务,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当事人,参与学校教育,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学校层面,可以通过家长志愿服务,向更多的家庭展现学校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取得广大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信任;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家长志愿服务,学生能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鼓舞,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开展家长志愿服务的具体形式
如何组织家长志愿服务?笔者认为大概有两种方式:一是家委会,现在有很多学校、班级都会成立家委会;二是家长志愿者团队,直接参与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方面。具体分4个小点来阐述:
1.家委会
成立家委会,是较多学校或班主任采用的一种形式。家委会,分2种:一种是学校家委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取得联系的一个关键,通过学校家委会,可以很好地向社会展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果,从而获取社会的信任和协助;一种是班级家委会,通过班级家委会,班主任可以向家长展现班级管理理念及协商如何共同管理班级,当若出现家长和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出现歧义时,可以通过班级家委会进行缓冲和协调。
2.颁奖嘉宾
几乎所有的学校,在学期期末都会对学习优异的学生进行颁奖;还有些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也会来校对学生进行资助和奖励;另,据笔者所知,也有很多家庭会对自己的小孩进行奖励。这都是些常见的激励机制,事实证明,这些激励机制能较快速地激励到学生。不过,我们发现这两种颁奖却往往都是分开进行的。如果将这两种颁奖结合起来,由家长来校担任颁奖嘉宾,所产生的效益会否更大?笔者近些年在自己的班上进行尝试,邀请班级家委会成员来班上担任颁奖嘉宾,即使只是颁发张奖状,学生都非常开心,后面的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态都非常积极,所取效果非常良好。尤其是有部分学习不是特优秀但又有进步的同学,这部分同学可能在班级奖励里无法获奖,而家长看到孩子又有进步而给予奖励,笔者的做法是,邀请这部分学生家长来班里面给学生颁奖,把这部分学生的闪光点放大,提高激励机制的效益。
3.生活指导
现在这一代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都是家长手掌心里捧着长大的,生活自理能力略为偏弱。对于寄宿制学校,可邀请家长来校指导宿舍内务的整理,如指导学生叠衣服、叠被子、给宿舍消毒等。开颁奖班会之前,可邀请家长参与课室、校园卫生的打扫。通过家长志愿服务,参与进学生的在校生活,并给予指导,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当然,必须要提前跟家长商量好,自愿参加。
4.巡堂、监考助理
我们是否有发现,在上课时若有领导或家长经过课室窗外,学生的上课精神状态会马上提振起来,即使是无心上课的学生也会装模作样地在学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应?究其原因,还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造成的。很多时候,家长根本不知道小孩在校的学习情况,以为自家的小孩在校都有认真学习,造成家长在家时过问不多;学生在家自小又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性较差,而老师上课又无法做到人人兼顾。造成有些学生上课分神、开小差,甚至课堂睡觉。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家长志愿服务,学校开展开放日,邀请家长来校参观课堂或协助监考。当然,在这里也会存在个问题,过多、过常的家长来校参观课堂,可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我们可以退而求之,邀请家长参与监考,也可以得到不错的效益。有家长来监考,对学生会有个心理暗示,从而作好充分复习、认真备考。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家长志愿服务,对学校教育管理、对家庭教育的完善、对学生学习的促进,都有莫大的帮助。通过开展家长志愿服务,学校可以更加良好地向社会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尽可能地消除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误会和冲突,为学生在校学习提供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