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性化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做好阅读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其提升写作水平。以往的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对阅读教育不够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写作能力、审题能力。在个性化视角下开展语文阅读,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能够提升其阅读水平,培养其综合素质能力。故此,教师应该在个性化视角下进行阅读教学。
【关键词】个性化视角;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关注其独特的理解与感受,使其自由地接近文本。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地将阅读的重点放在理解文意上,忽视了对文本的赏析,也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断下降,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故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进行自主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思维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与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鼓励其进行个性化思维阅读,将阅读的自主权给学生,鼓励其勇敢地表达自身的观念,以此激发其阅读思维。
例如,在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学生由于自身阅历较浅,无法深层次地理解到文中母亲的爱与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教师可以使用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入,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考。故事的内容可以为平时生活中较常见的画面,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有那样的印象:每次在自己回家时,母亲都在厨房忙着做饭,在炎热的夏天,煮饭的热气使得母亲满头大汗,但她为了能够让孩子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仍是坚持忙碌着……这样一个生活中较常见的情景,学生基本上每天都能看见,但是他们却不会进一步地思考,母亲为孩子做饭的辛苦,母亲为自己的付出,而教师在教学中点明这个情景的感人之处,可以使学生学会思考,母爱并不一定是表达在惊心动魄的生死一刻,那些最平凡的话语,最普通的语言往往蕴含着母亲一点一滴,深处的爱意。通过这样一个故事的引入,学生在之后的课文阅读中,能够以换位思考的方法,进行阅读,体会到文中“母亲”对“我”的爱意以及在“我”走出这些困境之后对“母亲”的怀念与爱。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对于文中“我”失去“母亲”后的怀念之情难以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以往的生活中,失去过的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或物的场景,激起其共鸣之情。个性化视角下的阅读,应该是以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受为主的,教师在阅读中进行简单的引导,可以有利于学生品味到更深层次的文本内涵,在阅读中,培养其个性化的阅读思维。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对文本进行自主性的加工,这种加工是基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引导,能够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与加工中得到新的启发,深化文本。
二、创设独特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在阅读中要以充分的兴趣为指导,逐步培养自身的阅读习惯,进而爱上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使用创设阅读氛围的方法,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自身经验与爱好进行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动物与人》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似的阅读氛围,可以针对“动物与人”这一主题开展一个讨论会,在讨论会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讲述自己对动物的看法或是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小故事。经过这种讨论会,学生对动物会更加喜爱,对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也更有感触,在后续《猫》《鸟》《狼》等篇目的学习中会更有兴趣。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文本,但同时也不能完全依靠文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与课文文本内容相似的生活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启发其教学个性化的思考。
三、开展多元阅读,深化学生阅读体验
阅读是一种较为轻松愉悦的活动,但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阅读是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导致许多教师在阅读中过分地强调阅读答案的提取,忽视了阅读这一活动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故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将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作为阅读的重点目标,改变功利性的阅读目的与阅读方法,使用多元化阅读,使学生产生独具特色的阅读体验,深化其对阅读的认知与了解。
例如,在《孔乙己》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也可以通过孔乙己的形象进行自我剖析,观察自己身上是否具有和其一样的性格特点。如,有些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他通过对孔乙己形象的剖析,进而引发思考,造成孔乙己身上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其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如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他出生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封建王朝晚期,从小读过一些书,而当他成年后,社会发生了变革,他毫无谋生能力,身上有读书人好面子的特点,也有读书人不事生产的缺点,加之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他的生活成了一个悲剧。在对人物进行剖析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假如将孔乙己放在其他的时代,他的生活会是怎样,他的人生是否还是会如此悲哀。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这些多元化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原意,对文本有进一步的感知,使其学会在文本赏析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而学会赏析文本。
四、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活动之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写作训练。写作的内容要与文本相结合,同时与其有一定的区别,在写作创作之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其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意见,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斑羚飞渡》这一文章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本文的教学内容。文章中这群斑羚通过自我牺牲的方法,留下了整个种群的希望,这种在生命面临危险之际,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方法不禁让人震撼。有部分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对于文章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无法深刻地认识到位。此时,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训练能够深化学生的阅读,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五、结语
总之,个性化是当前时代所必需的品质,是创新的首要前提,时代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故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基于个性化这一基本的原则进行,以个性化为基本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其阅读水平,通过多元化阅读、阅读氛围的创建、写作训练、自主阅读等方式使其感受到阅读的内涵与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以此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秀英. 浅谈个性化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閱读教学[J].学周刊,2016(27).
[2]刘亚辉. 浅谈个性化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才智,2016(33).
(编辑:马梦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