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书交朋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绘本图书是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最喜欢的读物之一。因此,很多学校都开展了阅读指导课,怎样使绘本教学发挥最大的优势,使学生兴趣盎然地阅读,从而走上阅读之路呢?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更要从阅读内容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思考,从而热爱生活、热爱阅读,做个思想健康、积极阳光的好少年。
【关键词】?绘本;阅读;教学
人类语言的发展最早起源于图画,它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形象。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是一种形象的思维。而绘本作为图文结合的一种复合文本,栩栩如生的图画是它最显著的特点。简单的文字配以鲜明的图画呈现了精彩的故事,这样的组合比一般的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小学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所以绘本图书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读物。作为担任阅读指导课的教师,怎样把握绘本教学的内容,发挥绘本图书的优势,使学生热爱阅读呢?现在,结合《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一课,谈谈自己是怎样让孩子们和书交朋友的。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法国的物理学家朗之万在总结读书的经验时曾深有体会地说:“方法的得当与否往往会主宰整个读书过程,它能将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将你拉入失败的深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中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每一步时都把该步骤清晰地呈现于大屏幕上。到最后读完整本书后让学生回顾整节课阅读的过程,并且总结如下:步骤一先看封面,步骤二再读简介,步骤三走进绘本,步骤四理性思考,步骤五拓展阅读。教师强调,重点环节不仅是读绘本,还要引起思考,更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引申到课外。整节课教师本着“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学习绘本的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这个中年段来说,必不可少,他们收获最大的应该是课下可以学以致用了。
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这节课我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上下功夫。在学生读过主要内容后,出示课件: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图片,教师语言叙述:同学们,我们通过眼睛能看到眼前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小盲象末末的世界是漆黑一片的。怎样把我们看到的各种色彩告诉看不见的末末呢?还真得动一番脑筋。此时,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阅读。当学生阅读完各种颜色后,我就此提问:你觉得小象末末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当学生做出各种猜测后再出示书中文字:“因为我有一个好朋友,她让我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而她是一只小白鼠,所以我最喜欢白色。”由此,得出结论“友谊是最美丽的颜色”这一中心。教师教学设计得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引领下走进绘本,走进故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长期带着兴趣的阅读,学生的阅读素养一定会提高,学生也一定由衷地爱上阅读。
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古人常说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的几个层次。通过仔细考察、思考、分析得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 这就是“慎思”。教学绘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画,加上简单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体验情感,使绘本阅读成为儿童快乐生活的一部分。教学《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一课,我把“朋友”这个主题贯穿始终。课始,从和学生交流“你的朋友”这个主题进入绘本的阅读。课上,通过小白鼠娜娜给盲象末末讲述五颜六色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友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到两个小动物之间身体庞大和弱小、正常与残疾、生活习惯的迥异等多个方面的不同,引导学生想象小白鼠和小象之间友谊的不同寻常。最后阅读主题“友谊是最美丽的颜色”自然水到渠成。此时,音乐缓缓响起,随之播放的是一首关于友谊的小诗。这样的氛围把学生带入友情的天地,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写下最想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浓浓的友情溢于笔尖,做到了我手写我心的无痕境界。教师最后点题:“珍爱友情”是我们学习《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这本书的收获,阅读每本书都要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收获。
四、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绘本图书区别于纯文字图书的特点之一就是文质兼美的图画,因此我还注重让学生观察图画、观察生活。红色是熟透了的番茄和樱桃,黄色是冬日的暖阳、甜甜的香蕉,蓝色是一望无际的天空和舒适的海水,绿色是清新的小草,这当然和娜娜从触觉、味觉、嗅觉和感觉讲述不同的颜色相吻合。所以,我拿绿色作為重点,出示一组生活中的绿色,让学生观察,通过教师语言的描述,让学生仿写句子:“绿色是走进古老的大森林,尽情呼吸的一种舒畅。绿色是吃到口中的猕猴桃,软软糯糯,清新无比的感觉。”这样既感受到生活中不同程度的绿色,又锤炼了语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只有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参考文献】
[1]宋艳.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1).
[2]张春林.用绘本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刍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3(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6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