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当前发展素质教育就不能不谈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也是當今教育的主旋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经刻不容缓。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回归自我,展现自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或对症下药,或给予鼓励。不过,面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和赏识学生,绝不能讽刺挖苦,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消除一切思想顾虑,敢于质疑,敢于发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如讲“公民个人储蓄存款的作用”时,教师可创设下面的问题情境:①2018年,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又一次降低存贷款利率,那么降低利息是有利于增加储蓄,还是为了减少储蓄?②在美国贸易保护注意的严重影响下,存款利息减少,对公民个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③降息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示下,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创造力。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时代性强,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紧扣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时政热点的学习和探究,围绕“提出建议”、“举例说明”、“提出对策”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探究活动的时代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政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与哲学,看似抽象、距生活甚远,其实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讲抽象的“辩证法”时,我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辩证现象,从而使他们了解政治中的辩证,然后让学生认真思考,热烈讨论,最后总结出:生活中的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发展的,新事物势必要代替旧事物等。趁机,我又问道:“旧事物要被替代,那新事物又怎么出现呢?”学生齐声回答:“创新。”当学生说到创新这个词时,我便及时出示了一张北京、济南、滨州最近三年的发展综合比较表,然后让学生根据从表中所发现的内容,制出自己家庭近三年的综合变化表。学生跃跃欲试,咨询家长,认真和家长沟通交流后,他们设计的变化表有些直观清晰、一目了然,有些图文并茂,充满了人情味。这样,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了活学活用,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组织社会调查,就是组织学生学习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和观点细致地考察社会观象,以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一种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可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调查,可由学生带着问题回家乡调查,也可由学生在校内对师生进行调查。为了加深学生对“商品、货币、价格、价值规律、所有制、市场经济“等内容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可从以下方面进行:①从1元店的经营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②从“农贸市场”、“家电产品”价格的变动说明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学生自选题目、制订计划、实地调查等环节的开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用事实材料验证所学理论的正确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找准切入点,大胆探索,敢于尝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善于捕捉启发学生思维的契机,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7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