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新创业基础》是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核心课程,本文从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的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和考核评价设计等方面,将项目化教学模式融入其中。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为三维教学目标、两大模块教学知识体系和一个教学载体综合项目;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重点是体现“做-演-用-学”一体化教学原则,教学过程的实施遵循“五步走”;课程的考核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基础 项目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2(a)-0205-02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开设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各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能为学生日后独立创办企业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还是训练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大赛的辅导课程。目前,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已开设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总体还存在一些问题:课程教学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说教”模式,课程教学设计以理论知识为主,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较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业实战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同时,很多高校碍于创客空间和孵化基地建设不到位,再加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教师的项目指导能力有限,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较低,极大地影响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效果。
1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1.1 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1.1.1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教育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要求,以及基于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对教育部下发的《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构,增加了大量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的内容,旨在尽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互融。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特征,《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设置能编制专业的创新思维导图、能选取创新创业项目、能组建创新创业团队、能撰写项目的创业计划书和能注册一家中小型企业等六大能力目标;设置掌握创新思维的相关知识、掌握创新思维的训练技法、掌握创新创业团队组建原则、掌握创新创业项目的评估方法、掌握创业计划书撰写与展示方法和熟悉中小型企业的注册流程等六大知识技能目标;以及设置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具有法律法规意识等六大素质目标。
1.1.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笔者对《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模块化改造,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创新模块和创业模块。创新模块包括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方法;创业模块包括创业认知、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计划书和创办新企业。在模拟创办企业的工作情境下,按照工作过程的递进设计原则,在1个综合贯穿项目里,创设了4个子项目、11个训练任务,并将本课程的创新与创业两大模块知识内容与职业素养训练贯穿其中,使学生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将“做-演-用-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这种设计,将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完成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与学习,达到本门课程三维教学目标。
1.1.3 课程教学载体设计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思路遵循以下三点:首先,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和训练任务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其次,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知识,在体验中运用知识。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通过让学生模拟创办一家“庐陵少儿英语培训中心”为综合贯穿项目,其中包括寻找项目、组建团队、论证项目和注册企业四个子项目。首先,学生结合专业优势寻找到创办培训机构这个总项目,再依据学生的自身的特点去组建一支创新创业团队,然后,由创新创业团队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去论证这个项目的市场可行性,最后,将这个项目进行注册从而推向市场。
1.2 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重点是体现“做-演-用-学”一体化教学原则,以及遵循“四化”原则。一是主体化,即教学活动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原则;二是具体化,即采用明确具体的方式将课程整體教学设计中较为概略化的内容舒展开来;三是操作化,即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中较为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可观察和测量的具体内容;四是高效化,即教学材料、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学方法手段等安排,贯彻高效率、高效益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实施可分“五步走”:第一步进行学习任务点评,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线上完成自评和互评。第二步告知引入,通过让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领会到本次课的教学主题;第三步展示探究,通过让学生分析创新创业实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可在课将相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自行下载观看并进行交流和进行小组讨论,在课上,学生分组展示他们的结果和依据,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和补充;第四步拓展深化,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将本次课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同时,进行小组自评和组间的互评等;第五步总结提炼,教师进行本次课知识点的总结,并下发下次课的学习任务单,学生进行反思。
1.3 课程的考核评价设计
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考核设计强调实践操作,体现综合应用能力,加大形成性考核分值比重。课程考核大体分学习素养(20%)、学习能力(40%)和学习效果(40%)。其中,学习素养考核学生的考勤和课堂的表现与参与度;学习能力主要是考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次完成的任务训练情况。课程的期末考试按照项目答辩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和制作项目路演的PPT,并邀请有关行业的专家与专业教师参与期末评审,要求每组选派一位主讲人进行项目路演。
2 结语
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院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将项目化教学引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说教模式”,通过完成若干个预先设计的项目和训练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一方面,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该怎么做[J].职教通讯,2016(27):1.
[2] 王素兰.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8(24):36-37.
[3]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7(13):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7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