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扣灯笼:匠心不负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扣灯笼的核心构件是“六柱锁扣”,由六根秸秆榫卯相接,锁扣而成。不用钉胶、针线,仅依赖秸秆的咬合,时间越久越牢固。虽然这秸秆是俯拾皆是的原料,但要保证粗细均为8毫米,而且开榫的位置、宽窄也要严格一致。制作一个灯笼,需要在一根秸秆上连续完成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锁扣,其中只要有一个是歪的都会导致整体失败,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经常使用的连接工艺,在无需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即可使万千广厦历经朝代更迭而屹立不倒。在善于使用工具的当今,这种传统工艺早已鲜有人知晓,但在德州市临邑县后仓村村民张运才的手中,却焕发出全新的生命。
  “慧眼观材不恃高,精心作榫卯丝牢。”用这句话总结张运才40多年的退休生活再确切不过了。87岁的张运才粗糙的手背上根根骨头清晰可见,五个指节也因长期制作灯笼而严重变形,并不断地抖动着。他说,这双手如今抖得厉害,已经很难再做灯笼了。
  最初发现榫卯结构可用于灯笼制作奥秘的是张运才的爷爷,他用搭建出的简单框架糊成纸灯笼哄孩子开心。后来,张运才虽时常看父亲制作,但从未真正学过。1978年,他从机械厂退休,闲来无事便拾起了地上的高梁秸秆模仿父亲的制作方法将多根进行连接,没想到竟然成功了。再三琢磨后,张运才在父辈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将结构加固并制作成更加新颖别致的形状,从观音阁到东方明珠,只要是世上成形的东西他看一眼便能做出来。因其一榫一卯间环环相扣,遂取名为“扣灯笼”。
  眼看灯笼越做越大,不少愿花高价购买的人主动登门却都被张运才回绝了。“这手艺是无价的,我卖了就给它定了价,我不愿意。”张运才说。也因为他如此看重这门手艺,40年来从未收过一个徒弟。张运才说,人们把事情做好了,就难免开始偷工减料,他不愿意让自己引以為豪的手艺因牟利坏了名声。可他也不怕别人来学,因为尝试30次才可能成功一次的事,一般人是学不会的。
  原来,扣灯笼的核心构件是“六柱锁扣”,由六根秸秆榫卯相接,锁扣而成。不用钉胶、针线,仅依赖秸秆的咬合,时间越久越牢固。虽然这秸秆是俯拾皆是的原料,但要保证粗细均为8毫米,而且开榫的位置、宽窄也要严格一致。制作一个灯笼,需要在一根秸秆上连续完成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锁扣,其中只要有一个是歪的都会导致整体失败,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读建筑学的张爽在爷爷张运才生病时曾照顾其衣食起居,这期间,她日夜钻研扣灯笼制作技艺,意外人了门。据她介绍,由于工艺复杂,一个普通的六角灯笼虽然只有2斤多重,但至少需要5斤的秸秆原料。其中耗费的精力,更是一言难尽。
  因自幼跟随张运才长大,在张爽的记忆中爷爷总爱“捡破烂”,家人扔了的东西总被他捡回来重新打磨,那秸秆更是田间地头最没用的东西,烧火做饭尚且勉强,却没想到爷爷能以此参悟出智慧。张爽说,她的爷爷是村里“一怪”,明明从未有人催促却时常“赶工”到凌晨三点,花费数月完成了却又不卖。
  如今,作为扣灯笼的传承人,张爽终于.晤出了其中的真谛:世上没有无用的东西,万物都有生命也有创造伟大的潜力。2017年,在她的申报下,扣灯笼正式人选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出自田间地头的艺术终于现身公众视野。“我会成为一名美术老师,与学生分享这门手艺的乐趣,也与他们分享爷爷的人生智慧。”张爽说。
  老一辈人对“灯”的敬重,便是对生活的虔诚,对文化的虔诚。每至年节,张运才总会在自家院落里挂上琳琅满目的扣灯笼,与家人分享亲手编织出的年味。
  编辑/郭蓓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58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