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林业成绩单“绿意盎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严冬过后,万物复苏,林木披绿,一派生机。齐鲁大地上,从内陆到沿海,放眼望去,满目葱茏,绿意盎然。在这抹日益浓厚的色彩后面,山东林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自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山东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1.6亿人次,共植树超过46亿株,为加快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林业产业方面,山东创造了行业内的“山东现象”,而通过“创森”行动,全省的城乡绿化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植树造林,绿满齐鲁大地
38年来义务植树超46亿株,相当于平均每年植树1.21亿株,这样的造林成绩可称斐然。以2018年为例,山东省共完成造林190万亩,超年度计划27%,完成森林抚育227万亩,超年度计划127%,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8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达到1.2亿株。此外,着眼于提高森林质量,去年山东在16处国有林场开展了省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试点,建成高标准生态修复基地21个,完成林业生态修复面积3万亩。
随着近年来宜林荒地的减少,造林难度越来越大,造林成本也越来越高,能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今年,山东将深入实施“造林绿化十大工程”,争取年内再造林160万亩以上,完成森林抚育120万亩。
虽然近年来山东国土绿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根据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7.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距2020年达成20%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森林总量不足、森林质量不高是山东省森林生态的明显短板。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组一级主任科员王际振介绍,山东省现有的荒山荒滩、疏林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么干旱贫瘠,要么是重盐碱地,不仅扩绿增绿成本高,树木成活、成材也难。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难度无疑比以往更大。
要实现新突破,就当有新举措。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行林长制,这是继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之后,山东进一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大举措。“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林业,将有效破解我省森林总量不足、森林质量不高、林业生态脆弱的现状。”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林草资源与湿地保护督察组牵头人郑汝志介绍,山东将于今年全面建立以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当前,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细则正在修订完善中,各级林长的职责将侧重于加强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国土绿化、生态修复的推进,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久的将来,齐鲁大地的每一片林地都将有自己的林长。
“山东现象”,以产业助推发展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性资源。山东省虽是全国的林业资源小省,却是林业产业大省,以不到全国1%的森林资源,创造了超过全国10%的林业产值,被行业内称为“山东现象”。
近年来,山东省持续推进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技术、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既抓好物质产品生产,又积极发展生态服务业,着力做强第一产业、做优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目前,山东的人造板产量、产值位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和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在山东多个地市,林业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涌现出一大批产业聚集度高、行业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集群。以临沂市为例,近年来,临沂加快发展木业、果品加工、森林旅游、种苗花卉、林下经济等特色林业产业,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450亿元。特别是临沂充分发挥“中国板材之都”的品牌效应,全面打造国家林产工业科技示范园区,木业的产值达到1328.5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91.6%。
自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山东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1.6亿人次,共植树超过46亿株,为加快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林业产业方面,山东创造了行业内的“山东现象”,而通过“创森”行动,全省的城乡绿化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林业的“山东现象”,还体现在林产品品牌的创建上。在企业品牌方面,新港板材、华泰纸业、诸城欧美尔家具、曹普工艺、沾化冬枣等30多家企业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硕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泉城红”枣、青岛沃林蓝莓果业有限公司“佳沃”蓝莓等60种产品被评为齐鲁放心果品品牌。在区域公用品牌方面,山东的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占全国认证总数的1/10,中国经济林之乡近40个,国家级特色林木种苗生产基地80多处;山东森林食品推荐品牌企业50多个,山东省十佳观光果园99处。在产品品牌方面,烟台苹果、蒙阴蜜桃、菏泽牡丹、青州蝴蝶兰、平阴玫瑰、莱州月季、昌邑苗木、青州花卉、任城法桐、惠民白蜡等成为知名品牌。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做大做强,也是山东林业的一大亮点。目前山东企业在境外收购或租赁森林采伐权超过1亿亩,木材蓄积量6亿多立方米,分别相当于省内森林资源的2倍和5倍。全省林产品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种类达200多个,林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00亿美元。
总之,山东能够实现由资源小省到产业大省的跨越,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绿水青山上做文章,真正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从而调动了政府、企业、社会、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各类林业经营主体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创森”行动,城乡面貌换新颜
在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积极倡导中国城市森林建设,为中国城市树立生态建设典范,从2004年起,开始在全国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至2018年底,山东共建成国家森林城市16个,数量居全国前列。此外,山东还建成省级森林城市12个、森林乡镇105个、森林村居1000个,城乡绿化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2009年,威海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此后,临沂、淄博、枣庄、济南、青岛、泰安、潍坊、烟台、日照、莱芜、济宁、聊城、滕州、邹城、曲阜相继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创森行动,有效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了城市绿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山东各地市均结合当地特色,拿出切实有效的行动措施,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案例。被誉为人类最适宜居住地之一的威海,通过强化“没有生态化就没有现代化”的理念,始终按照高标准、高要求规划建设城市森林,形成了“海在城中、城在山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景观特色和“林海相依、碧海蓝天、青山绿水”的生态格局。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5年后,威海林业建设进入由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高的转型期,此时,“森林健康”的新理念再次助推了威海森林城市建设。
作为山东省首个平原地區创建成功的国家森林城市,聊城市不仅克服了种种困难,还创造了“创森+”发展模式,放大了“创森”效应。行走在聊城大地上,你会看到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与苍翠的树木相映,一个个绿色生态小区与碧水蓝天相融,一个个森林村庄与声声莺啼鸟鸣相伴。这是聊城的绿色魅力,也是“创森”工作开始以来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随着近年来宜林荒地逐渐减少,山东省造林绿化在空间布局上正在由重点区域造林向城乡绿化一体化转变。实践证明,创建森林城市是现阶段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载体,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国土绿化的强大合力。通过“创森”引领带动,近五年,全省累计完成造林1280万亩。
虽然山东已有多地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但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据了解,国家森林城市实行动态考核,按照北方城市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5%以上这个创建指标之一,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只是开始,未来还将不断优化完善,在授予称号3年后,国家将组织专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将提出警告,5年后复查仍不合格,将取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因此,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编辑/郭蓓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6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