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校企协同育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育人的现状,从完善组织机制、落实制度方案、强化管理流程以及提升保障水平等几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新时期创新平台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的对策,旨在促进学校与企业的高度融合,为市场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新时期;协同创新平台;高职;校企协同育人
作者简介:植宝,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广东 广州 51148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共建课题“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8GZGJ19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3-0073-0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办学质量和规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了确保职业人才满足新时期的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加大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力度,转变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方法颇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就此展开讨论,目的是提出新时期创新理念下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校企协同育人的种类
现阶段,高职院校主要使用的校企协同育人方法包括双元制和工学交替。施行双元制时企业为教学主体,学校起到辅助作用,当地政府会在前期介入并落实相关制度支持校企合作的有效推进;工学交替这种教学模式与前一种恰好相反,由学校担当教学主体,企业起到辅助作用,当地政府只负责后期的制度把控。还有两种方法被称为“订单式”和“实习模式”。订单式即是由校企共同签订办学合同,由双方承担教学责任;实习模式则要求学生要修满规定学期后才可去对口企业见习、实习以及培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1]
二、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
校企协同育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教学者、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上都有所转变,教学者由学校教师转变为学校教师和企业领导,教学环境由校园转变为校园和企业,教学内容由理论知识转变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学生的身份也转变成为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这有助于学校和企业的良好对接,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搭建了稳固的桥梁。但是当前校企合作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作意识匮乏。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很多企业目光局限于其内部的管理、经营和销售,没有认识到校企协同育人对企业的长远影响,在洽谈中不愿提供教学场地和专业员工指导,致使校企合作难以有效推进。
其次,教学思想守旧。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大多数教师都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课堂上,将学校的理论教学放到了主要位置,忽视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对协同教学也持观望态度,长此以往,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实践能力差、创新性不足,致使教学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再者,教学目标模糊。新时期教学政策的推进强化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时仍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导致协同育人流于形式。还有院校认为校企合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仍旧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抑制校企协同育人落实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最后,学生利益缺失。学生是校企育人的主体,应为合作教学的主要受惠者,学校既要确保其就业竞争力,又要在实习期间保障其合法权益。但是,当前很多协同教学模式规划的不够合理,导致教材与实践内容脱离,学生在合作教学期间缺少安全保障,顶岗实习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三、新时期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1. 完善组织机制。组织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教学的基础,就协同创新层面来讲,完善组织机制是促进校企合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落实方法为:将高职划分为三个管理层,在校企合作中,第一个管理层的主要负责人是校长和企业领导,他们起到商讨和决策的作用,需要在培养计划、师资配置、工作对接以及合同签订等方面落实协同育人;第二个管理层的主要负责人是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属于为校企合作专门设置的责任个人或团队,职责是辅助第一管理层制定组织计划,推动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落实;第三个管理层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教师与企业培训者,二者之间要针对教学内容展开交流探讨,提高教材的适应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企业教学要与院校教学相互适应,起到检验理论学习的作用。[2]除此之外,教师与培训者之间还要依据学生的反馈改进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2. 落实制度方案。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要确保制度方案的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避免学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学校应在创新平台的支持下规范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分析并制定教学方案,明确校企合作目標,与企业形成良好的交互关系。在合作前,高职院校和专业负责人应与相关企业之间就育人计划、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展开探讨并达成统一意见,经过专业部门审核评价后方可投入使用。
以珠宝首饰类专业为例,教学制度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以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这个期间学生需要掌握珠宝首饰的专业知识,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聘请专业的企业讲师来校指导,以讲座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当前市场中珠宝首饰的发展现状以及创新方式,通过问答形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第二阶段为仿真模拟教学,此环节的教学环境分为学校和企业两部分,这也是学生由课堂转向工作的重要阶段,学生要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企业实践中,用结果来检验知识的情况;第三阶段为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阶段,企业是教学的主体,学校与企业之间要配合默契,让学生提前接触到工作内容,增强其责任心和使命感,表现出色的学生能通过这一过程获得就业机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3]
3. 强化管理流程。校企合作管理的内容有培养方向、教学模式、课堂内容、落实程度以及总结评价等,具体管理流程为:①制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在要按照这一目标制定培养计划,结合校企发展现状并融入专业特色;②满足毕业要求,校企合作需要结合学生的毕业要求,有针对性地落实创新培养制度,确保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效率;③设计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流程时要根据专业特点来确定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要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与新时期的市场需求相吻合。
4. 提升资源保障水平。高职院校应为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提供资源保障,丰富教学资源,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确保校企合作的有效推进。教学资源除了教材和教具以外还包括实践基地、校企协同教学实验室等。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其创新性发展奠定基础;组建教师团队除了招聘专业学校教师外还要提供专项资金用于聘请企业优秀员工,本校教师还可以去优秀企业进修,确保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学校还要与企业及学生之间签订三方合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保险、工作报酬、就业计划等。而协同育人模式也能帮助学校缓解教学压力,为企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形成三方互利的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校企协同育人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其精髓在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也应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方式,从组织、实施、管理及保障方面入手强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接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解决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离的现状,推动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1] 杨正校.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体系[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5-88.
[2] 杨光芬.以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论,2016,(15):176-177.
[3] 马超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8):19-20.
责任编辑 程 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2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