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外对比视野下我国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缺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对于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塑造学校良好形象、推动国家兴旺发达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校园文化软实力薄弱、大学生交际圈窄小、学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归属感的缺失。本文基于中外比较视角,以美国、日本、英国为例,阐述了国外高校培养大学生归属感的经验,同时提出了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治理策略、加强新时代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师素养和教学效果、搭建师生共享型社交平台等提升大学生归属感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学校归属感,理工科大学,非重点学科,人文关怀,政策扶持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5-0040-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5.008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和国家全面深入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坚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育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素质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的成长成才与祖国的兴旺发达紧密相连。培养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对促进其健康人格发展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近年来备受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获得被接纳、尊重和支持的感觉[1],亦或对其就读学校在思想、感情以及心理上的认同与投入等[2],都是学校归属感的具体表现。然而,纵观我国各地高校不难发现,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缺失现象一直以来都普遍存在,直接影响着学校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也降低了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和在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关于学校归属感问题研究应给予高度重视。
   一、我国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缺失现状及原因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一个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就会继续追寻社交需求,包括对归属和爱的需求,即期望伙伴之间的关系融洽,得到群体的认同、重视和接纳,渴望获得友谊、支持、关怀和爱护。从这个角度上看,归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个体从属于群体中一员并逐步形成对群体的认同。De Vos与Dijkstra指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重要成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并与他人成为共同体的一种情感[3]。笔者经过调查分析提出,学校归属感是以校园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支撑,个体与群体(同学、老师)之间有着相对稳定而深入的互动体验,并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被接纳与认可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感受。然而事实上,这些年我国大学校园里的不良事件多有发生,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与大学生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压力日益增大而引起的心理问题有关;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對学校的心理依赖、精神寄托等归属感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本文基于对天津市某理工科大学的访谈和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拟从4个方面揭示我国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大学硬件设施落后
  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4],学校空间环境建设是大学生校园生活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的必要保障,也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步入大学校园,学生最先接触到的是校园大环境和基础设施,由此形成对学校的第一印象,进而影响学生对学校产生好感的程度乃至上升为学校归属感的可能性。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具体问题,比如由于校内超市物价相比一般市场价格普遍偏高,加上校园周边没有其他购物场所,因而有不少学生不得已选择网购;又如学校住宿条件不理想却一直未见改善,宿舍楼里没有配置饮水机、空调、公共浴室等基础设施,让大学生日常生活承受诸多不便;再如教学楼供暖严重不足、教学设备陈旧匮乏、厕所年久失修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大降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也难以建立学校认同感和依附感。由此可见,校园硬件设施的好坏与大学生归属感的强弱成正比,学校空间环境相对落后且建设进程过缓是导致大学生对所属学校归属感缺失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文化软实力薄弱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家园,需要通过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表达出来。根据“文化象征社区”理论[5],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学校这一特殊场域,由师生双方共创共享的一种稳定持久的人文精神园地和人文关怀氛围;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及创新性的校园文化,无疑是培养师生双方学校归属感的重要激励力量。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二是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
  首先,教书育人是学校最基本的功能。然而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基础教学课程使用的部分教材存在着相对滞后或过时等问题,加上有些教师课堂讲授缺乏生动形象的新鲜案例或辅助性教学资料的及时补充更新,因而学生感到课堂内容的枯燥而无趣;又如有些教师对课上与学生的双向互动环节重视不足,面向全体学生的“关心、交心、育心”程度不够,因而不能及时观察把握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和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久而久之一些课堂获得感较差的学生则容易萌生旷课念头,或逐渐进入“理想间歇期”。其次,优质的校园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为班级增光添彩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团体合作中相互碰撞、了解、联结情感,进而增强个体对群体的向心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仍存在开放性不够、吸引力不足、创新力不强等问题。由于挖掘个体内在潜能和创造力的平台匮乏,大学生往往感到业余生活单调、枯燥,容易产生寂寞感和失落感,降低对学校的期待值。可以说,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归属感的强弱。学校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不高、扶持力度不大等问题是造成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丧失的关键因素。   (三)大学生交际圈窄小
  马克思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6]人际网络可分为基于个人层面情感联结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和基于集体身份归属的正式关系网络,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人类日常生存的手段,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在思想上和感情上的交流需求[7]。首先,教师是学生校园生活中最主要的引领者、指导者,学生应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积极主动与教师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当下我国高校师生相互之间普遍缺少课后(第二课堂)的分享探讨、观点碰撞及思想沟通,这难免会造成师生间的情感阻隔,而淡薄的师生关系既不利于彼此传递关爱和增进理解,也有碍于学生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其次,同辈群体是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渠道。然而,有些学生试图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求心理满足,沉迷于虚拟人际交往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友谊建立与维系,长时间则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而造成交际困难。最后,校友群体是能够创造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生态链,可持续性开发与综合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长远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归属感强的毕业生往往会反哺母校,譬如向学弟学妹提供就业、创业等有用信息,或以捐款、捐物等方式来回报母校,这必然给后辈树立了良好榜样,强化了在读大学生的学校荣誉感与主人翁责任感。不过笔者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校友会组织建设亟待拓展完善,由于目前校友团体数量少、发展慢,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比较疏远,因此造成了校友资源的巨大浪费,校友归属感低下也不利于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扩大。
  (四)学校政策制度不健全
  首先,因学校品牌形象和美誉度而带来的自豪感,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和归属感。已有研究表明,通常学生非常重视学校知名度,知名度越高的学校越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8]。倘若社会人员对某所学校给予了众多积极评价,那么该校学生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以及共同体意识也会增强。其次,所学专业越受学校重视,学生自信心和底气越足;反之被相对边缘化的专业学生对所属院系及学校的感情并不深厚,甚至可能因择校、选专业的较大落差而产生负面情绪,失去努力方向与前进动力,以致滋生逃课、混学历等消极行为。通过对天津市某理工大学本科生的访谈得知,该校理工类专业学生在本院系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活跃程度、满意程度等都明显高于文科类、艺术类等非重点学科的学生。由于理工类专业是该校的强势学科,受到校领导和名职能部门的重视程度高,因此无论从科研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上,还是从教学师资、教学环境、交流学习机会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力度上都更加优越,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好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他们对学校的评价更高、感情更深、感恩心也更强。
  据笔者调查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有的理工科大学综合性发展实力尚弱,难以突破理工类院校固有的治理思维和治理格局,缺少了凝聚“一群教育人”之博大人文情怀。一方面,个别关键处室领导看待新形势下的新問题思想不够开放、思路不够开阔、举措不够创新,处理办法通常从功利性(如业绩考核)出发,而非秉持着以人为本(如对师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定)的服务理念,因而无法设身处地满足或鼓励支持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多年遗留问题(如师生反映的实际困难等)迟迟未见明确解决或答复,甚至出现了搁置不理、不予以尊重、不履行承诺等有失学校气度和诚信的现象,忽视了“群众事无小事”的使命担当;高校内部“官场化、行政化、世故化”倾向严重,破坏了大学校园里应有的神圣自由、恬静淡然。此外,还有为快马加鞭建设高水平大学而一味贪大求全、急功近利,唯课题(重视课题级别大小而非科研内容本身,重视经费多寡而非科研人员成果贡献)、唯论文(重视刊物级别,非核心期刊科研论文均不被承认)的一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变本加厉,“重科研轻教学”的整体导向仍旧存留,而真正教书育人的良性教育生态氛围却亟待营造。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以上种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压抑了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机遇,造成校园隐性环境的失衡和教育资源的流失,而且有可能致使非重点学科师生的“相对剥夺感”愈演愈烈,加剧这部分群体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低下,减弱了他们原有的饱满工作热情和学习劲头。可以说,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亟需我国理工类院校等非综合性大学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深刻反思和切实整改。
   二、国外高校培养大学生归属感的启示
  放眼全球,诸多国外高校对在校师生的归属感培养尤为重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的不同,各国高校培养归属感的手段各具特色。其中,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沿,这些国家培养大学生归属感的方式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独特性,值得我们探讨、思考和选择性借鉴。
  (一)美国培养大学生归属感的独特经验
  美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归属感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设置服务性学习课程。服务性学习是一种经验教育,将社区服务与课程学习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尊重差异、自立自强等个性品质[9]。服务性学习课程的参与者比较多元化,往往有着不同的种族、年龄、性别,学生可以在复杂群体中探讨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不断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意识与服务奉献精神,同时增强了同辈群体彼此信任感和对同属集体的向心力。当社区服务活动结束后,学校通常利用新闻报道、节日庆典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对参与服务性学习的学生表示认可,这种认可是学生对学校形成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催化剂。二是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在美国,几乎所有高校都配有针对大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的心理卫生类机构,全天候为在校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心理健康、心理治疗等咨询服务。无论是遇到学业问题,还是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咨询师都会认真倾听并尽可能予以有效帮助,成为学生信得过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向导。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充满精神关怀的人性化服务,让学生感受到持续的温暖并自然而然建立学校归属感。
  (二)日本培养大学生归属感的显著特征   日本高校看重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感召力,将人文关怀作为提升学生归属感的主要着力点。首先,日本的校园建筑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精心致力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比如在教学楼、学校餐厅摆放风格迥异、极富创意的沙发、桌椅或同时配有饮料、食品自动贩卖机等,为大家营造了小坐休息或自由畅谈的温馨休憩空间和交流场所,在细微处体现学校服务理念。又如课堂上使用的白板,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等多功能于一体,写字无粉笔灰,为师生提供了舒适且环保健康的学习环境。再如,各主楼台阶最侧边增设轮椅通道、电梯中有供盲人使用的触点等,为身体特殊学生适应校园生活而配备便利的基础设施。此外,连接教学楼的走廊两侧摆放新奇有趣的手工艺展品、琳琅满目的校园活动宣传画报、内容丰富的公开讲座以及主题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通知等,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其次,日本高校通过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祭”,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节,面向校内外全面开放。譬如东京大学的“驹场祭”、杏林大学的“杏园祭”、庆应大学的“三田祭”等等。大学祭的举办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各高校的举办时间会尽量错开,这样有利于大家参加多所学校的大学祭,便于增强各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互鉴,了解不同学校的文化底蕴。大学祭的参与者除面向大学生外,一般社会人员或中小学生也可以入校前来参观游玩。因此,大力宣传和开展大学祭活动成为日本各高校提高其在社会上知名度的有效渠道。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两点,一是大学祭校园文化节是完全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独立活动,学校领导不作指示或限制干预;二是积极吸引不同国家留学生融入其中,他们会亲自制作本国特色小吃或者贩卖民族特色饰品等,通过跨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友谊和相互理解。总之,可持续性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使所有参与者感受到学校的文化魅力,而且让学生在自主筹备、策划运营的内部协作和贩卖、经营的外部社交中,大大提升了个体价值感、成就感及集体意识。
  (三)英国培养大学生归属感的鲜明特点
  英国有着悠久宗教传统,宗教信仰对人们思想和生活的影响随处可见。英国高校通常利用宗教教育来感召和凝聚人心,成为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英国近一半的学校由教会创办,把宗教教育列为基础课程中的必修课。内容包括弘扬公平正义、主张尊重差异、维持社会多样性平衡、教导人与人之间亲睦关爱、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对地球的保护等等。其中,集体礼拜是英国加强学生宗教学习的一种独特方式,一般利用每天上课前20分钟举行;礼拜活动主要有合唱赞美诗、学生代表发言、讨论热点新闻事件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通识性、普惠性的宗教教育相当于综合了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心理韧性、行为修养、传统文化与伦理等多棱面的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群体内部学会了正向思考、积极作为并收获了共同成长与进步,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构建起校园集体记忆与归属感。
   三、提升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策略建议
  学校归属感具有稳定性[10],一旦形成就会深入人心、扎根记忆,不因脱离学生身份而消失殆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毕业后的工作生活都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通过分析访谈资料,笔者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普遍不高,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水平,也不利于学校对外影响力的提升与实力(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增强。情感育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高校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启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由不得蜻蜓点水的表面功夫或应景造势的形式主义,尤其要杜绝这类问题在教书育人的圣地侵害蔓延。以下尝试提出几点提升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策略建议。
  (一)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和治理策略
  校园硬件设施是确保学校正常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显性载体。一方面,校园建设规划要坚守“为教学一线服务”“以师生为本”的根本宗旨,打造智慧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创意校园、科技校园等特色校园氛围,通过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发挥陶冶情操、催人上进、净化心灵、增进融合、凝聚人心等重要功能。例如复旦大学以历任校长的名字为校内道路命名,在润物无声中让师生感知到学校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精神传承,同时也体现出学校在校园建设规划上的良苦用心。因此,要提升廣大师生的学校归属感关键离不开学校领导层的用功和走心。第一,学校领导应该时常走进基层,诚恳倾听广大师生的心声,防止少数利益群体左右改革进程或隐瞒真相;第二,学校领导要以多做好事诠释使命担当,杜绝高高在上、一面难见的官僚主义或作秀般走访慰问、过分留痕的形式主义。总之,学校管理层必须清楚“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的道理,斩断“裙带管理”、遏制“派系利益”,全力以赴提升新时代下广大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另一方面,学校要把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做成雪中送炭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首先,重视提升教室档次和教育功能,按照现代化高标准改造教室内的教学设备等,完善学习环境。其次,改善学生的住宿环境,在学生公寓适当安装饮水机、空调等日常生活必备的基本设施,提升学生的宿舍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再次,严格监管学校食堂、超市,全力确保食堂饭菜卫生、安全、健康,坚决整顿校内高价超市,捍卫师生合法权益;最后,定期征求师生在图书使用方面的新需求,不断扩充图书馆书籍资源并及时向师生发布新书上架信息,尽量满足各个专业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二)加强新时代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于个体具有熏陶和教化作用。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大学精神”的领悟。“大学精神”指的是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风貌与精神内涵,往往会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表现出来。例如武汉大学以樱花文化闻名全国、浙江大学以对联文化振奋人心等等。无论是美丽的校容校貌,还是趣味的文化气息无不体现着学校“为学生健康成长、为教师快乐工作”的发展理念, 因此收获了积聚人气、汇聚人才、凝聚人力的良好效果。其次,要注重发挥学生社团文化的联结作用。归属感易形成于由共同的地缘、趣缘、志缘等因素结成的非正式小团体中,如老乡会、宿舍联谊会等等,基于个人层面的小团体成员之间往来频繁、关系密切、互为信任。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或交流活动,联合各类学生社团共同参与并引导小团体之间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开放的多元化氛围中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大家庭中一员,从而将团体归属感扩大为学校归属感。   (三)提升教師素养和教学效果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往往是从信服教育者的人品、学识开始[11]。因而亲和力强、学识渊博、思维活跃的教师一般更受学生欢迎,学生更容易接受其传授的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也就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过程。首先,要适当增加师生课外接触和攀谈的机会,教师应给予每位学生尊重平等和关注关心,通过个人经验分享等方法,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获得学生的信任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并信服教师的教学才华。其次,“一言堂、满堂灌”“车轱辘话来回转”等单一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新时代需要教师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学业任务,帮助学生在互助性学习过程中提高集体归属感。再次,坚持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借鉴国外高校隐性教育的经验,适当开设社区服务课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将课堂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现实意义。最后,在倾心打造本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同时,应适度平衡对其他非重点学科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争为每位在校学生提供相对公正的发展机会,以诚心赢得学生的信赖。
  (四)搭建师生共享型社交平台
  社群主义强调从环境及其变化来理解人[12]。学生在学校环境中通过与学校及周围人的互动,对自身做出调整和改变,这是一个不断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本质是实现个性化并建立与他人的联结[13]。网络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培育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提供了便利,创造了契机。全方位为师生搭建共享型社交平台至关重要。一方面,学校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搭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多元沟通平台,如通过建立班级公共邮箱、微信群、网络通信录等手段,提高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为学生提供亲情化、人性化的服务,从而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和友谊。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搭建校友沟通桥梁。可利用邮件追踪等方式,收集校友信息,邀请校友重回母校参加校友联谊会或校庆招待会等庆典活动;或者以邮件、明信片等形式定期向校友发送节日祝福,让往届校友感受到“被惦念、被需要”的亲切感,筑起连接学子和母校间深厚的、可持续的联系纽带。
  参考文献:
  [1]GOODENOW C.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among adolescents:scal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orrelates[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1993,30(1):79-90.
  [2][3]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51-54.
  [4]吴倩,都秋薇,尹天子.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人际关系困扰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8(4).
  [5]张慧婧.日本中国新移民研究的新视角:“文化象征社区”理论探析[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7(3):1-9.
  [6]陈羿竹.当代大学生归属感困境与文化价值观重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79-184.
  [7]张慧婧,李方舟.赴外中国高校交换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对策探析[J]. 高教论坛,2018(10):82-84.
  [8]李倩.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12]唐克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2,39.
  [10]哈战荣,杨向鹏.高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理论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7-80.
  [1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1.
  [13]丁立.大学生学校认同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责任编辑:刘 宇)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chool belong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shaping a good image of the school and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Lack of school hardware facilities, weak soft power of campus culture, narrow circle of communi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erfect school system lead to the lack of sense of belonging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aking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as exampl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universities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such as improving school infra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strategi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with new era characteristics, improving teachers literacy and teaching effect, and building a shared social platform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school belong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nonkey disciplines; humanistic care; policy suppor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