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协奏曲《天山风情》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这首二胡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乐这是一首极具特色的西域风格音乐色彩的现代乐曲,新疆音乐特色在这首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此基础上,结合多次舞台实践经验,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首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有自己真正地了解这首乐曲真切的情感,才能让每一位听众身临其境,仿佛在天山的脚下体会着大自然的美。
【关键词】作品风格;曲式分析;演奏体会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一、创作背景及风格
(一)创作背景
《天山风情》以新疆音乐作为整首乐曲的主题,1994年,二胡演奏家许可请王建民写一首关于“丝绸之路”题材的二胡曲,而作者王建民先生突然想起自己以前创作过一首轻音乐,于是将这首轻音乐加以改编,从而产生了《天山风情》这首乐曲。乐曲曲式结构自由,并加入了西洋乐器的演奏手法,充分体现了新疆音乐特色。
(二)风格特征
1.时代风格
作品《天山风情》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这个年代正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音乐蓬勃兴起的时代,是音乐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不止只有中国音乐,还有一些外国音乐文化流入中国,所以,许多作曲家开始尝试不同的风格,这首乐曲是西方音乐与传统音乐巧妙的结合,成为二胡现代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2.乐曲风格
作品采用新疆音乐素材,与新疆音乐的节奏和语言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新疆的人们说话声音较大,生活习惯自由,并且说话会绕好几个弯,语速很快,重音一般落在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上。新疆音乐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节奏都采用切分节奏,并且每个乐曲中都会不断地重复相同的切分节奏,体现出新疆特有的音乐风格。
二、作品《天山风情》的曲式分析及音乐分析
(一)《天山风情》的曲式构架
《天山风情》的曲式结构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由引子部分、八个段落、尾声组成,主调为C调。这个曲子里有6次转调:C-F-降B-C-降E-F-C-F。曲子从主调C调开始,经过两次转调(从F大调转到降B大调)后回到主调C调,又通过两次转调(从降E大调转到F大调)之后又回到主调C调,最后以下属调F调作为尾声结束了整个乐曲。因为调式的不断变化可以看出这首乐曲是回旋式的,所以,整首乐曲的主线呈现为曲线状的线条,感情也非常饱满。
(二)引子、高潮、尾声的音乐分析
乐曲一开始是散板式的引子,散板中讲求“形散神不散”,看起来没有固定的节奏,没有小节线像一气呵成的,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将散板分为四个乐句组成,每一个乐句演奏起来的音乐时值不像谱子所表现的那样精确,而是拍子没有固定的节奏,在遵循节奏型大的框架下,可以自由发挥,一会稍长或稍短,这主要体现了演奏者对音乐有怎样的理解。
第一段是稍快的行板,由钢琴引出二胡旋律,并以各种连音线而成的节奏和变化音展开,以切分节奏为主,旋律是突出变化的,具有回忆性并且抒发内心柔情的感觉,主题旋律具有歌唱性,以层层递进的音符引出节奏较快的旋律。
第二段音乐作者采用节奏感较强的八七拍节奏,而且在四拍子的节奏中恰当地使用了空拍的节奏,有一种先是三拍子之后又是四拍子的感觉,加入了连顿弓和重音,三个顿音后面加两个重音,突破了以前常用的强弱弱的节奏,加重了弱拍音。
第三段转至F调,从一个带有连接句性质的华彩乐段开始,仿佛构成了一个高山流水的场景。音乐使用了上行模进的方式推动着音乐发展,第三段又回到了4/4拍,主题正式开始的节奏,并且是一个主题部分变奏式的再现部分,第三段中的每一乐句也是从弱拍开始,最后渐弱,引出下一段的开始。
第四段是一个热烈的快板,音乐描绘了载歌载舞的画面。不断的变化音以及节奏变得密集,使得音乐有了一种欢快感,临时变化音的出现使富有诗意的旋律又多了些飘逸、神秘的色彩。与前三段的感觉大不相同,像是一个转折的过渡,这是个散板的段落,为下一段欢快的气氛做了一个融洽的铺垫。
第五段是一个歌唱性的段落,音乐极富张力。乐曲由F大调转到了bB大调,速度也逐渐变快,旋律采用的是模进的手法,气氛一下变得热闹起来。最后用四小节的十六分音符将第六段引了出来。
第六段是一段旋律悠扬的乐段,为第七段炫技的乐段做了一个很长的铺垫,使听众的心理有一个过渡的缓冲。
第七段和第八段作为一个快速技巧段落出现,演奏技巧较难。第七段不断地转换调性,从bE调转到bB调,再到F调,最后是主调C调,节奏富有流动性、舒畅,旋律使用重复和模进将音乐推向高潮。第八段是一个华彩乐段,音乐从高逐渐转向低,从小字一组的e音开始接着级进上行,全部使用装饰音颤音,将音乐进行到小字三组的a音,泛音处结束。中间运用了仿照新疆独特的手鼓的音响引出的二胡的拨弦,最后以散板结束。尾声是一个慢板,当二胡奏出空灵的泛音时,调式转回F调,音乐变得抒情,再现主题音调,旋律中的音全部为泛音,共重复了8次,就像是美妙的歌声逐渐向远处飘去。
三、演奏分析
(一)散板部分
引子部分第一句是在小字二组的e开始,这个音在谱例中节奏很长,演奏时要注意右手持弓的力度以及速度的运用,开始起弓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弓子的长度以及起弓时弓子拉出来的音的强弱。这一句是全曲的中心句,演奏出来给观众的第一感觉仿佛站在天山上眺望远方的感觉,脑海中出现天山的壮丽风景。散板部分一共有五个乐句,前两个乐句由慢渐快,要拉出由远到近的感觉,第三个乐句是一组由高到低上行的半音,最后落在小字一组e。华彩部分的散板在演奏时一定要注意第一句中的顿弓,音头刚刚出来就要将右手放松弛,这就将天山的风景从大到小表达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几句都是将前一句的最后两个音运用到下一句中级进下行,这是一种“鱼咬尾”的方式。这一段中节奏有一定的规律,不能太过于散。
(二)行板部分
进入行板之后,乐曲长短相结合,如小字一组a到小字二组e,e是跨小节的连线,时值为9拍,这是一段基本的节奏型,每一乐句的前四个音还运用到了顿弓的演奏手法,并且用到了断奏,而变化音是弦乐当中最难把握音准的,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必须用一种现代风格的听觉来把握音准,这首作品和传统作品是不一样的,传统作品多以民族调为主,而民族调中的基本旋律音只有宫、商、角、徴、羽,所以我们应该多利用钢琴加强对变化音音准的把握。
(三)快板部分
快板部分的拨弦在平常的二胡演奏中是左手按音,右手撥弦,比如说《赛马》。这首乐曲中的拨弦是为了模仿新疆手鼓及“冬不拉”音色的拨弦,就像一群新疆的人们围在一起跳舞,其乐融融。这种拨弦是左手在固定的把位由中指开始由内向外拨弦,正如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当中所说的轮指,而右手是按照节奏进行拉弓。演奏时要找到节奏的感觉,要想象自己沉浸在新疆独特音乐的氛围中,身临其境地融入到新疆音乐的感觉中才能将其演奏得完美无瑕,才能真正演奏出新疆独特的音乐风格。
参考文献
[1]陈月红.《天山风情》的艺术特点[J].音乐时空,2013.
[2]柯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观[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王习文(1996—),硕士,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