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舞蹈生态学看湖南花鼓灯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态学分析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舞蹈表演中的形态分析,研究分析舞蹈中主要的动作部位、次要的动作部位以及相应的舞蹈动作范畴等;其二是对舞蹈表演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综合性地分析舞蹈的形态与相应生态环境之间存在联系。运用生态学对舞蹈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舞蹈的内涵。湖南花鼓灯戏作为湖南最有影响的地方小戏,由各地农村劳动山歌、民间小调、灯舞和对子戏、地花鼓发展而来。花鼓戏本身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在人民群众中有很深基础。由此本文就以舞蹈生态学角度对湖南花鼓灯戏进行分析研究,对这一类型舞蹈做出更为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分析;湖南花鼓灯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作为经过千百年传承发展并具备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湖南民间舞蹈——花鼓灯戏,在湖湘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十分重要。
  湖南花鼓灯戏对生活元素非常重视,在舞台上对日常生活或劳动过程中的动作进行虚拟化是湖南花鼓灯戏的重要特色,比如像开门、掸灰、撩门帘、喝水、推磨等生活化的动作表演方式是湖南花鼓灯戏吸引大众的根本原因。湖南花鼓戏是基于民间歌舞“竹马灯”“地花鼓”等形式发展而来的小戏,目前三小戏的表演形式是由最初的一旦一丑发展而来的,歌舞戏是湖南花鼓灯戏的表演方式。
  一、湖南花鼓灯戏的形态分析
  (一)显要部位形态特征分析
  相较其他地方戏曲而言,湖南花鼓灯戏更加朴素、通俗,动作也更加明确、简练又细腻。它丰富的舞蹈动作均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身体形态。较好比《补锅》中的“拉风箱”“刘海砍樵”中的“砍柴”等舞蹈动作均是将人民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动作舞台化的表现而已。
  《刘海砍樵》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因为剧中主人公刘海这一角色具备的代表性使这部剧成为“雅俗共赏”的范本。起初刘海一角的定位为一丑角,然后因为考虑到将丑角作为第一主人公不妥,因此在将民间“地花鼓”转型为专业化的“花鼓戏”后,在舞蹈中加入大量夸张伸展的动作,尽可能凸显其雅致的一面。整部作品中通过采用大流量民间舞步伐,仅仅登山步的变化都有多种,进而营造出刘海上山砍樵图中的不同情景。轻盈跳跃的登山步映衬了刘海初上山时轻松愉快的心情;刘海踏泥趟水的场景则是通过脚掌重心着实点地,小起伏的膝关节登山步交代的;刘海越过山坎、绕过障碍的场景则是通过带小腿花圈、后踢臀部(类似后踢步)及纵身起跳的登山步表现的;还有表现欲摔倒时前倾动势的登山步。除此之外,在刘海与胡秀英结婚后,通过对大量十字秧歌步的使用来表现其激动的心情。不仅如此,在对刘海欲带新媳妇见母亲是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也采用了大量连蹉带滑的大幅度步伐来表现。由此可见,湖南花鼓灯戏对于步伐的采用也是非常大胆和合理的。
  (二)次要部位形态特征分析
  通常情况下戏曲都有生、旦、净、未、丑几角,而湖南花鼓灯戏却只有小旦、小丑和小生。一般小旦的装扮都是劳动妇女形象,表演的身段、手法所具备的家庭生活气味非常浓郁,朴素的动作、明媚的眼神是其典型的特征。她的手形大多采用兰花手(大指微贴于中指第三关节,食指伸直,无名指与小指稍微弯曲)。湖南花鼓灯戏中的小丑则是一个活泼诙谐的形象,更多时候是根据猴的特点进行表演,眼神较为灵敏,鸡爪形的手形,灵活紧凑的身段是他的特点所在,这样的形态造型将人机智灵活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步伐上,时常采用矮子步(弯曲双膝,上身保持直立左右循环前进或后退)。在湖南花鼓灯戏中小生一角则是较为年轻的男性角色,洒脱的表演风格,脸部干净没有胡子是他重要的特点,小生的扮相一般都比较清秀、英俊。以《送表妹》中的表哥为例,身着白袍,将伞作为道具,背手持伞柄,将小生儒雅的气质完美显现了出来。配以稳健的步伐,同丑角的矮子步形成鲜明对比。微笑是小生一角的主要表情,时而微微皱眉,表情幅度偏小,在湖南花鼓灯戏中常为配角。
  (三)舞蹈范畴特征
  湖南花鼓灯戏的舞蹈动作大多都是即兴的,它的特点在于其动作幅度比较大,舞蹈演员的内在情绪和舞蹈动作保持一致,经常表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与群众自娱性。湖南花鼓灯戏的背景音乐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旋律优美、活泼、轻快,节奏多变。由于地方语言特点及流行地区民间艺术的影响,湖南花鼓灯戏主要分为岳阳花鼓灯、零陵花鼓灯、常德花鼓灯、邵阳花鼓灯以及衡州花鼓灯等流派。
  二、湖南花鼓灯戏的生态环境分析
  (一)湖南花鼓灯戏形态特征
  湖南花鼓灯主要由山歌结合而成,因此比较接近生活,它的旦角的丢媚眼、丑角的拖沓步等都具备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花鼓灯戏的单个动作通常被稱为“套子”,然而又并不是针对单一动作的身体某个部位的活动而言的,而是手、眼和脚相连的整体动作。花鼓戏的舞姿吸收了古典舞中兰花指,并且还有柳叶掌、其它肩部动作。通常情况下动作比较干脆,不拖泥带水,并且同剧情的情绪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湖南花鼓戏在舞台表演中的精髓。下一个部位自然是步伐,“便步”是花鼓戏中最为常见的步伐,较为粗犷,两手自然摆动;还有“三步半”“后散步”以及“矮桩步”等等。
  (二)湖南花鼓灯戏形态特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湖南花鼓灯戏在原长沙府一代较为流行,基于民间小调、农村山歌和本地花鼓演变而来。湖南花鼓灯戏是一个笼统的剧种概念,根据不同流行地区将其分为六个流派,所以湖南花鼓灯戏并不是单一剧种。长沙花鼓灯戏,在“三小”基础上发展出了生、旦、净、丑四角,小丑、小旦和小生依旧代表着该剧种的独特风格;岳阳花鼓灯戏,在艺术上的审美价值是非常独特的,植根于岳阳民间本土,地方色彩更加浓郁,是我国地方戏曲的珍贵财富;永州花鼓戏,它的源头则分别源于祁阳花鼓灯及道州调子。祁阳的习俗为求认出平安,在立冬前请巫师唱“庆神戏”,巫师在庆神过程中戴着木雕假面具,一人击鼓、一人坐唱,后来发展至六人,头戴面具,载歌载舞。道州调子源于民间“戏狮子”歌舞演唱,正月间,农村人演唱“狮子大调”,舞狮并表演武术,最后由一丑一旦唱“对子调”,这种“狮子戏”情节简单,便是道州调子戏的前型;衡州花鼓戏,主要以衡州地方方言为舞台语而精心提炼而成的湘南花鼓灯戏独一流派。音乐活泼开朗,表演形式热情奔放、山歌浓郁;邵阳花鼓灯戏,生活气息浓郁及载歌载舞表现形式,显得更加诙谐、活泼和浓烈的演出风格更受广大群众喜爱,音乐在剧目中的特点以唱腔丰富、曲牌众多而闻名,进而形成了川调类、牌子类和小调类的音乐声腔形式融合为一体的自身音乐体系;常德花鼓灯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园、汉寿等地,源于民间“采茶灯”“车儿灯”,清末传入城市。因为宣统年间禁止常德“花灯戏”表演的情况发生,因此迫使花鼓灯戏与汉班合演,合演中也受到汉班的直接影响。因此在解放前,许多花鼓戏人都入学汉剧,在演出中也是花鼓、汉调“两下锅”,这种情形一直到解放后才得到改善。
  三、结束语
  对湖南花鼓灯戏进行生态学分析是为了能够对湖南花鼓灯戏进行深入地了解,能够了解湖南花鼓灯戏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它的舞蹈起源于发展。能够丰富我们湖南花鼓灯戏舞蹈方面和湖南花鼓灯戏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一些湖南花鼓灯戏的艺术形态,懂得用生态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不同戏曲舞种之间的异同。
  参考文献
  [1]潘丽.论花鼓灯的形态特征与表演程式[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9):15.
  [2]肖艳.衡山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J].歌海,2016(9):15.
  作者简介:张雪(1996—),女,湖南省常德市,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法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