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古与中国水墨画之间的联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百余年来,对中国水墨画的研究难以率而明言其宗,统而演其流变,特别是中国水墨画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究其原因主要是实物资料的匮乏。晚清民国以来,随着考古文物的层出不穷,中国画的起源问题也得以被研究。本文旨在浅显的探讨中国画的起源与艺术考古的联系。
关键词:艺术考古;中国画;起源;联系
一、什么是艺术考古
考古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人类生存状态的学科。同时,作为考古学的单个分支,艺术考古学就是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把各种艺术品作为实物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复原古代文化。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建立在研究对象纷繁复杂的特征基础之上的。艺术考古学的对象不但在数量、艺术种类、制作材料、工艺技术、装饰手法、表现题材上丰富多样,而且历史悠久。对他们进行研究的方法,也必定是多角度、多学科的理论综合。一般来说,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对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资料的应用。
考古学提供研究对象和对研究对像进行断代并分类,艺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则在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和阐述中起较大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其最终目的主要就是探索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动力,同时为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增加新的活力。
二、什么是中国写意人物画
纵观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为白描画、二为工笔画、三为写意画。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相对比较晚熟,它出现于工笔人物画已经相对称成熟的两宋时期。由石恪、梁楷将行草书法的笔法入画,以其天才的创造表现的减笔人物画发展而来。但在其后来的七八百年间始终没有出现过一个成绩斐然的写意画大画家。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西方艺术以及素面理论的系统传入和影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学派指出中国画的出路就在于以西方的素描造型加以转化。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重视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当下精神世界,推动了写意人物画的复兴和发展。随着蒋兆和、黄胄、卢沉、周思聪等一批批优秀的画家坚持不懈的写生实践,中国写意人物画可算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風格多样、形式活泼、内容广泛,具备了超越前辈的优势。中国写意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三、艺术考古学与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联系
百余年来,对中国写意水墨画的研究难以率而明言其宗,统而演其流变,特别是中国水墨写意画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考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实物资料的匮乏。我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起初是尽力聚敛文物古籍而最后却是在杀伐过程中践踏毁佚,用火焚既是一大恶手,诸如焚殿堂宫室、焚古籍书画等,加之水淹兵掠,先秦诸子两汉文献中言论涉及到了的诸多画事,使我们难以得见笔勾墨晕的实物了。虽则如此,笔者亦信然古贤者记述所言之事物属实。综之,是由于时间相隔遥远而史料疏散,难以联接出个相对清晰的线索。此问题不仅困扰着我们,即便是在写意水墨画大兴的唐宋时期,也没有关于写意水墨画源流的论断。
晚清民国以来,随着考古文物的层出不穷,有大量的实物见证,及西方艺术观的涌入所带来的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中国写意水墨画的起源问题,方被纳入到学者们的研究视野。民国时期,涌现了以黄宾虹、傅抱石、郑午昌等人为代表的画学研究者们,在思考水墨之于中国画的关系时,才有意识地将之纳入到完整的中国画学的框架中去认识。建国之后,随着大量远古、先秦、秦汉时期的绘画文物出土,使我们对中国画起源问题的研究基础得到了一定的充实,但因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仍在于原始史料材料的辨析、整理以及解读工作,其性质亦偏于考古和人类学。新时期以来,受益于前辈研究成果的累积,又受西方艺术观念的影响,对中国画的起源问题研究,已逐步成为当代中国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优秀的著作相继问世,如王朝闻总主编的《中国美术史》、郑岩的《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葛路的《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温肇桐的《中国绘画批评史略》、曾祖荫的《中国古典美学》、张晓凌的《中国原始艺术精神》、巫鸿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袁有根等人合著的《顾恺之研究》、赵权利的《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等,或以中国人的原始思维为探究目标,或以某种类中国的早期艺术为研究对象,或以逻辑结构、美学范畴论古代的画史画论,借鉴了西方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重视田野考古工作的现场性,或借鉴西方图像学的研究方法,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他们对于中国艺术起源问题的思考与解答方式,期间或也涉及了写意水墨画的起源问题。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写意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显示出学术界对中国写意画水墨画的重视,但多以相邻领域的研究成果去补画史画论之不足或空白,并没有对中国写意水墨画的起源起到实质上的认识和帮助。在中国画数千年的变迁史中,写意水墨画不仅是由丹青绘画所分支出的新品种,而且是实现了在更高创作技巧、思维方法、艺术精神等层面上的、一种带有“返祖”性质的循环和攀升。尽管写意水墨画之于中国画的本质规定蕴含着向各种艺术形式演变的可能,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中国文化思想对之的贯注。
综上,皆是笔者对艺术考古与中国水墨画的认识以及对它二者之间联系的认识。考古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解决人类生存状态的学科,也是能够让现代人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中国水墨画的一门学科。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石涛,《石涛画语录》[M],杭州,西泠印社,2006;
[3]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作者简介:赵心慧(1992.9.—),女,汉族,籍贯:河北省邢台市,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人物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