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指导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可以巧设思维情境,要注重培养欣赏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确保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指导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指导;策略
引言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欲望。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探索和实施更为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策略已经是非常关键的任务。
1 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过程本应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互动中体现、思索和发现,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语文课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尤其是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老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其主动学习的意识,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体会、抒发情感;在朗读、理解、体验、交流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1]。例如学习《看雪》这一课,可以在讲课之前提一个问题:“文中的雪和现实生活中雪有什么不一样?文中想表达什么中心思想?”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三遍文章,前两遍熟悉整篇文章,最后把问题带入文章中去读,读完之后,对于问题会有一个更深的见解,并分别谈谈自己对于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回答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这样有序的指导学生阅读文章,不仅使学生能够明了文章中的内容,还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2]。例如对于学习《乡下人家》一课,在理解“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一句时,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理解这句话时,要多让学生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从而使自己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所以,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3 深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学生有没有欣赏能力,这直接关系到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的理解、体会。作者写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欣赏水平,那精彩的文章也不会读出味道[3]。所以,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是主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呢?第一,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品。联系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第二,要善于联系实际,许多知识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在阅读教学中,能巧妙地组织这些联系,从知识的联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丰富,不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小学课本中的许多文章属于形象文章,形象文章要用形象方式来读。通过想象,把话变为画,让学生头脑中浮现出优美的意境。这样,就能更好地拓宽思维空间。
4 多读多写多思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阅读效果非常的重要,如果没有好的阅读习惯,那么阅读就是没有效果的[4]。一个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从多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其一要养成专心的习惯,阅读的过程中不能三心二意,边读边聊天,阅读要有计划、有安排;其二要养成多读的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才能记忆深刻,经久不忘,广泛读书才能增长见识;其三阅读要带有疑问,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带着疑问阅读文章并找出答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其四,还要培养学生的动笔习惯,可以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段落,日后勤翻阅,有助于积累写作素材。小学是培养练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阅读、拓展文学知识,陶冶情操;能够增强语感,提高分析、鉴赏能力;还能够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结语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从而达到读好书的目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教学,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把阅读坚持养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乐于沉浸于书香氛围之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影.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指导[J].新课程(小学),2014(03):59.
[2]贾存凤.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指导[J].读书文摘,2017(02):40-41.
[3]冯艳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指导[J].陕西教育:教育,2016(10):93.
[4]閆妙.谈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指导[J].散文百家旬刊,2016(04):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