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与德育相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体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多年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却发现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体育教育与德育相分离,只重体能训练,而忽视德育渗透的情况,使得体育教育“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情操”这一教学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笔者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教学实践等方法对体育课渗透品德教育进行了探索研究,梳理、整合解决小学体育德育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对小学体育中的“立德树人”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全面发展;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06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大纲设定的任务中也规定:“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情操。”这无疑确定了德育工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是,在多年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和家长在“成绩为先”的社会形势下,只重视身体素质和文化知识的增强,并不重视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功能;部分学校领导也不重视这方面的培训,个别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笔者经过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使学生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也要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怎样才能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家长、学生的认识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无论小学还是中学,体育课都得不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甚至出现为了保证学生取得优异文化课成绩,而在临近考试时,体育、艺术之类的课被取消的情况。针对这样的问题,学校领导首先要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并妥善利用家长学校的沟通渠道,通过家长会、晨会、班队课等方式对教师、家长、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评价体系
   能否让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在体育课堂中,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得到全面发展,最关键的执行者是上课的教师。执教老师既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的责任,又承担着训练基本技能(传授体育技能、技巧)的责任,所以体育教师的是非观和责任心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首先要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不但要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也要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养,让他们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教给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领导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建立健全的体育管理制度和有关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让体育教师有章可循。
   三、根据体育学科的课堂特点渗透道德教育
   在小学课程中,体育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体育课活动范围广,多从事户外活动;2. 体育课内容广泛、方式灵活;3. 体育课堂活动多是集体竞技类活动。正是因为体育课的这些特殊性,为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近距离地观察学生、研究学生、教育学生提供了方便。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掘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契机,并及时总结、整理经验。比如,在示范完某一动作后,让学生自由练习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当发现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好动作要领时,可以鼓励他们向已经学会的同学请教,也可以鼓励已经学会的同学主动进行示范;当发现学生因为多次练习仍然没掌握要领而准备放弃时,则要了解其要放弃的原因,如果是没掌握要领,则再次示范,如果是意志力不强,则鼓励其坚持下去,培养其毅力;教师还可以抓住体育课内容广泛这一特点,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采取不同的方式,在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培养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在训练中长距离跑和仰卧起坐等需要耐力和毅力的体育项目时,适当鼓励学生,循循善诱,培养学生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作为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足球、排球等竞赛运动训练时,除了要教给学生体育的技能和技巧外,还要教会学生在团队中密切交流、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关心他人,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根据活动内容,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设定各种有趣的比赛项目,如赛跑、接力跑、小组运球赛等,事先给学生讲清楚比赛规则,在比赛中严格执行规则,让学生明确奖惩分制,遵守比赛(游戏)规则,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自主能力及诚实面对结果的思想品质。
   四、精心设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随着年级的提高对体育课渐渐失去兴趣,究其原因有三个:1. 体育的目标没有呈现阶梯发展性,部分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过于困难;2. 体育教师没有重视备课,体育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逐渐适应了老师的教法,失去兴趣;3. 部分学生意志力薄弱,缺乏毅力,怕困难。而解决这三个困难的主体还是在于体育教师。首先,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设定符合他们素质发展的教学目标,并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灵活性和趣味性,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体育教师应该注重集体备课,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可以建立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减轻体育教师的备课负担,让体育教师有更多时间去优化每个教学环节;再次,在学校内要多举办有关体育的趣味活动,比如班级拔河比赛、班际篮球比赛、年级跳绳比赛、羊角球比赛、20×100混合接力赛等,比赛的项目既要体现趣味性,又要体现集体性,难度适中,大范围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平时在课堂上遇到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以鼓励为主,可以适当对他们降低要求,稍有进步则加以表扬,旨在激发其锻炼的兴趣,逐渐培养其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五、结合生活实际,加强学习,培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体育教学聚集了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双重任务,在课堂上以学生的活动、训练为主,由于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在参加室外体育活动时难免出现磕磕碰碰的事件,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一切行动和表现,抓住学生中出现的良好或有待改进的现象,及时进行表扬或批评教育。具体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1. 体育教师平时要加强学习,不但要多积累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也应该适当增加师德修养、心理知识学习及班级管理方面的学习,多看案例,提高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抓住课堂上一切可以教育学生的契机,对学生灌输道德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受伤了,教师可以在教给学生自护自救方法的同时灌输“治病救人光荣,落井下石可耻”的思想;遇到突发事件时,以自己为榜样,教育学生遇到突发事件应该沉着冷静,设法帮助同学,并学会保护自己。
   2. 与时俱进,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时事案例对学生的教育。比如,可以结合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上优秀选手的出色表现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結合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的例子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 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班级中的榜样,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在教师层面,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其次体育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在学生中思想道德比较好或者在学习上特别积极刻苦耐劳的学生,经常表扬、鼓励,让其他学生有学习的榜样,从而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信心。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载体,而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一蹴而就,这需要每个体育教师积极寻求提高小学生德育的具体策略,并不断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范罗冈小学 529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