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城融合导向下产业园区规划中规划手法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早在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了贵州省加快发展的步伐。贵州“工业强省”战略的全面启动,全省产业园区建设步入加速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产城融合成为当下热议话题之一,如何在产业园区规划中利用规划手法解决产城融合中产、城、人之间的供需均衡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盘南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手法的研究为中心,通过对该规划布局的分析,归纳出几点规划手法,以期对产城融合导向下产业园区规划研究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园区;产城融合;规划手法
  1 项目简介
  盘南产业园区规划范围40平方公里,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带,是贵州省与川西南、滇东、桂西北联合打造国家西南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实施“东西竞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之一。交通便捷,区位优越:高速公路通达贵阳、昆明,规划高速城际铁路向北连接贵阳、向西直通昆明;货运铁路连接周边各大厂矿。拥有富集的矿产资源、广袤的生态空间。
  2 目标定位
  国家重要、盘州市主要的新型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市域副中心、产城示范区和新兴增长极。
  3 实施战略
  实施生态战略,保山护水,节约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
  实施动力战略,产业创新,配套优先,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实施活力战略,行为引导,汇聚人气,塑造公共活动魅力;
  实施宜居战略,安居乐业,绿色生活,建设美好人居环境。
  4 规划布局
  在目标、战略的指引下,盘南产业园区将形成“一轴、五廊、五片区,一核、两带、一门户”的规划结构。一轴是以盘南大道为依托,横贯东西的城市发展轴;五廊是以城市主干路为依托,纵贯南北的五条通风走廊;五片区是指轴、廊之间的五大功能区,包括:上保田产城片区、下保田综合片区、新营科教片区、甘河生态农业片区和高山产业片区。一核是围绕中央公园展开的商业、办公、居住、文体娱乐等综合公共服务核心;两带是指中央公园至高铁站的公共活力带和与之平行的滨河景观休闲游憩带;一门户则是指以高铁站交通枢纽为支撑,形成的城市门户地带的商业、商务集中区。
  5 规划手法
  5.1 产城融合、去污存绿
  盘南大道自东向西串联生态湿地组团、生活组团和产业组团,形成产城融合的横向发展轴线;同时组团之间纵向的山体绿地将从风向频率、视觉感受等方面将工业污染指数降至最低。休闲空间、就业空间以及居住空间的整合布局,形成水、绿、城相交融的现代新城,展现时尚、现代、秀美,兼有民族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
  5.2 塑造轴带、彰显活力
  最具活力的下保田综合片区,依托商业活力带和运河景观带,将聚集现代、有机的商业、商住建筑群,形成城市RBD。商业活力轴,包括5-6个活力街区,在慢行交通系统的组织下,广场、建筑裙楼、空中连廊等展现丰富有趣的室内外商业流线,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购物环境和娱乐空间。这个部分的建筑高度适中,塔楼部分可兼做写字楼或公寓式办公。在高铁站前、中央公园、社区中心将形成3处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制高点,在30层塔楼群的形态控制下,周边建筑有机呼应,构建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线,而功能搭配合理的地面建筑空间的穿插则将为精致的现代宜居生活提供互动空间。东部的甘河湿地公园作为城市设计中具有生态调节功能的自然生态演替区和避险绿地,将保持较为自然的湿地形态,与南侧的观光农业园共同构建城市右肺,映衬向西的城市美景。
  5.3 雕琢核心,凸显魅力
  中央公园将是下保田综合片区的建设引擎,围绕公园湖体,周边布局的城市综合体、五星级酒店、盘南大厦将共同打造活力中心,形成地标建筑群,公园南侧的山体跨越盘南大道,可以直通滨河景观带,实现慢行系统的点线对接。滨河景观带也将为盘南城市慢生活提供绝佳去处,内部设有一条东西向的自行车道,南接中央公园,北接甘河湿地公园,并与整个综合片区的自行车系统有机贯穿。
  5.4 打造门户,展示形象
  高铁站前的建筑群在满足交通枢纽功能的基础上,强调轴线、对景与空间围合的视觉效果,其中心广场按照“现代文化为引领、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理念進行设计,形成新城形象、盘南文化的集中展示门户。广场以南的商业氛围可将人群自然导向商业活力带,实现自然舒适的空间转换。
  5.5 循环生产,培育创新
  基地内布局的工业物流最大程度地满足高效率要求,同时根据产业特点,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内部的节能环保特性,引导循环生产。科研教育组团既独立又与主城区有机联系,中心为公共区,集中布局图书馆、科技馆和名家讲坛,成为不同校园、科技研发主体的共享空间,促进师生、科技人才开展多种方式的交流活动,激发创新灵感。
  5.6 安居乐业,优居盘南
  基地内布局3块较为集中的居住区,均以高层、低密度为布局原则,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活动空间比例,每个居住区均设置了舒适便利的社区中心。
  6 结语
  规划充分结合盘南产业园区的区位、交通、资源、空间四大基础要素,在错落有致的山地地形、蜿蜒交错的河道水系映衬下,盘南新城将诠释有序、生态、活力、宜居的新城内涵。规划采用六大手法,精心锻造,合理布局,必将使盘南产业园区成为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贵州省西南部吸纳资本、技术、人才的要地。
  参考文献:
  [1]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S1).
  [2]李迅.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城市规划,2014(S2).
  x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2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