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并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出发,引用趣味元素,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指引学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未来,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这是语文教师们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丰富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我们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运用
  引言:其实,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开阔他们的想象空间,核心素养的培育计划实施起来异常艰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组织的课堂活动,局限性比较大,互动效果不够好。在新课程背景下,针对上述弊端现状的改善,要求我们教师重新确立教学的目标,不断探索有效的策略,在潜移默化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升了核心素养的同时助推着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
  一、学生朗读背诵积累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首先,应让学生积累基础的知识,了解基本的规律,包括一些常用成语、名言警句等等[1]。其次,应让学生活跃语文思维,养成朗读习惯,锻炼自主的学习能力。再次,应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腾出更多时间来积极思考,慢慢地突出自我,争做有理想、有追求、优秀的人。最后,应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阅读教学工作顺利的推进下去。如在讲解《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先将课文大声地朗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对文章有了大概的了解与体会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最终完成对文章的理解与学习。除了朗誦能够让学生了解和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外,背诵自然也是学生进行语文积累的一种重要方式。背诵不仅仅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个东西,而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一个过程,通过背诵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语感,同时能够让学生对于文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整个小学语文中要求学生进行背诵的段落和诗词总共有160多篇,每一个段落和诗文都是书籍撰写者花费巨大的心思,经过多方研究和讨论才定下来的,这些诗文和段落都是国内外众多文章和诗词中的精华,学生通过背诵这些诗词与段落所得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本身,更加重要的是对于语文的理解,是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如在背诵曹植的《七步诗》的时候,学生通过对七步诗的背诵,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曹植对于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沉郁与悲哀,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封建帝王家族内部的残酷斗争。
  二、阅读教学结合实际
  在开展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必须要搞清楚概念,什么是“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一“核心素养”应当是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阅读教学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技能与技巧,更是可以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与文章作者激发出情感共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是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学的前提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学,通过文章阅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核心素养”,再由此深入到“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如教师在《背影》(朱自清)这一课外延展教学时,不仅可以讲述这篇课文自身所具有的人文背景及其自身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人文内涵教育,培养学生人文观念,更可以结合当年或前一年全国道德模范中与学生可以产生共鸣的人选,来为学生仔细讲解人文关怀的含义,以提高学生对人文关怀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会增加学生对“人文内涵”这一概念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学习方式中施加影响,使学生在接触新的文本阅读时会首先考虑这一阅读材料的人文内涵,这种对人文内涵的重视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体验的重视,同时,人文内涵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侧面证明了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三、点亮思维丰富理解
  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点亮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通过品读课文,分析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的不同看法,并创设情境,让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等描写来探究人物的内心,从而明白文中的爱有两种表现形式。结合生活中的孩子越来越不懂得父母的爱,围绕“你是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的?”展开辩论。让学生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自由表达心中所想。此时的他们,融入自己平时对爱的感悟和理解,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说得有情有理,个性飞扬的同时,更体验到表达的快乐、学习的愉悦。此时,再拓展至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有类似的感受,说一说,再写下来。“读、思、悟、说、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拓展思维的广度,提升阅读能力。
  四、质疑提升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需教师带领和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还需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年龄以及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以探索到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课文内容的学习就是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通过质疑、释疑,拓展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如《将相和》这一课中,出示课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质疑:题目是《将相和》,是否有不和的时候?为什么要做到将相和呢?如何做到将相和……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认真分析课本内容,通过每个句子的反复读诵,品味句子含义,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从而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以质疑的方式,掌握小学生的思考范围,通过逐步释疑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文化智慧,以形成深厚的文化素养。
  五、鼓励学生个性阅读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升华为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2]。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的机会,搭设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如可以组织“我爱读书”的专题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给图书分类,做个书目;读书笔记展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
  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积极探讨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是体现语文学科价值的必由之路,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改进阅读策略,创设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兴素.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5):182-183.
  [2]余进金.立足言语实践,提升核心素养:“语用”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深思考[J].好家长,2017(8):8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3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