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计算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计算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只是通过长时间的枯燥乏味训练,学生越做越没意思,越做出错越多,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较小,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计算教学中改变教师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和学生机械训练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教学;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让学生口算练习。
口算是基础,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口算练习,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但口算练习又较为枯燥无味,学生不太喜欢,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竞赛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常见的有开火车、夺红旗、争第一的游戏,这样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效果良好。在教学中,我常扮演学生角色,或领头引发思考或插话激励深思或装糊涂引导争论。比如有一次,在“我与学生比高低”活动中,故意把“5200—2000”的得数说成“5000”,还若无其事地接着往下说,“错了,错了”学生纷纷举起了手,这时我就让几个同学说:“老师错在哪里?为什么?那么正确答案是什么?”“因为把2000看成200”,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及时纠正,并强调防止这种错误。这样找出病因后,学生再也没有出现此类错误了。另外,在教学中坚持每堂课的“复习铺垫”一环节中增设口算练习,利用口算卡片反复训练,学生口算能力明显提高。
二、多给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乐于探究。
俗话说:讲一万遍,还不如动手做一遍。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吝啬与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学生也就不会有自主探究的机会。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的。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怎样算,也就是加强算理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应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动手,人人主动地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动,既领悟到学习方法,获取知识,体验自我参与的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使学生乐于探究。例如: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余数,了解余数是怎样产生的,数学教师可设计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拿出9根小棒,按每份3根;4根;5根等3种分法,并记录每种不同的分法所得的份数和分后余下的个数(填在表格中)由此发现分发小棒的过程中出现两种情况:正好分完和分后还有剩余。学生操作完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学生分的情况,这样学生对余数的产生就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新课学习作好了铺垫。
三、扩大学生学习自主,参与计算材料提供。
让学生参与计算材料的提供和组织,能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可适当地放手讓学生提供一些计算题,并用它代替例题,让全班学生来解答,对不合乎要求的题还可以做适当地改动,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可出示2、3、6、9、8五个数字,让学生从中挑选三个组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题目,再把学生写的算式分成“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类后展开新课教学。这样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计算活动中。
四、鼓励算法多样化,提倡算法的优化。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不同,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以“减法简便计算”为例,在探讨387-199的算法时,让学生充分争论、交流,最后得出了这些算法:有把387分成300和87,用300-199=1,1+87=88;有把199看成200,用287-200+1=88;有把287看成300,用300-199-13=88;这时,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通过学生比较得出用287-200+1=88这种方法计算最简便。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计算,还要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掌握最简便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且在解决这一计算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