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1812年卫国战争对俄国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1812年爆发的俄法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战争之一,对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俄国来讲,这是一场艰苦而伟大的胜利,俄国一跃而成为欧洲的超级力量,站到了“欧洲的秩序的顶峰”;亚历山大一世也因此被誉为“欧洲的解放者”。但这场战争使得沙皇的执政思想发生深刻转变,由自由走向保守,而国内自由主义进一步传播,导致了十二月党人起义,拉开了俄国思想运动的序幕,保守与自由成为1812年卫国战争留给俄国最重要的政治遗产。
关键词:亚历山大一世:自由主义:1812年卫国战争
中图分类号:K51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3-0047-03
拿破仑战争对于整个欧洲的秩序和格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1812年的俄法战争,更是深刻影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但这场卫国战争究竟对俄国近代化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俄国的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对此史学界尚未有一致的结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拿破仑战争期间的俄法关系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引起欧洲各君主制度国家的恐慌和仇视。作为传统的农奴专制国家,沙皇俄国一直十分仇视法国革命。沙皇叶卡捷琳娜实行联英反法的外交政策,参与反法同盟,但到了保罗一世却实施截然相反的外交政策,俄英关系破裂,俄国开始与法国接近。在保罗一世被杀、亚历山大一世登基后,俄国外交再次从亲法转向反法,参加第三次反法同盟,在奥斯特里茨等战役中遭到惨败,面对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不满情绪,亚历山大一世开始考虑和法国结盟。此时拿破仑为尽快结束大陆战争,腾出手对付英国,也非常愿意与俄国进行和谈。于是俄法双方在提尔西特进行谈判。拿破仑对战败的俄国给予充分的“照顾”,不仅没有要求割地赔款,而且愿意与其结盟。亚历山大最终与拿破仑结盟,共同来瓜分世界:“西方归拿破仑,东方归亚历山大”,法国则要求其参与大陆封锁政策,不干预俄国对土耳其和瑞典用兵,俄国的利益得到充分满足。
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之后,俄法双方维持表面的结盟。俄国随即对瑞典用兵,占领芬兰,后来又兼并了多瑙河两公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这是拿破仑不想看到的,在波兰问题上法俄两国分岐更大,两国关系出现裂痕。除此以外,沙皇还想争夺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两海峡,沙俄对土耳其帝国的扩张政策,遭到法国强烈反对。君士坦丁堡是俄法世界霸权政策的一个争夺点,双方都不会对此让步。还有一点是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给俄国造成严重经济危机,引起俄国贵族和商人的强烈不满。亚历山大一世为维护俄国的经济利益,开始允许商人走私货物,后来直接采取公开的抵制行动,于1810年12月与中立国开展贸易。这三个重要的原因使得法俄矛盾不能调和,双方都加紧进行战争的准备,大战一触即发。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亲率42万大军渡过涅曼河,法俄战争开始。俄国组织24万人进行了抵抗,因为是法军入侵俄国本土,所以这次战争对于俄国人民来说是一场保卫祖国的爱国战争。起初法国军队势不可挡、节节胜利,俄国采纳了名将库图佐夫提出的坚壁清野保存实力、诱敌深入待机决战策略。俄国人民爱国主义情绪高涨,同仇敌忾,在严寒的帮助之下,法军没有足够的后勤供应,最终输掉了战争。这次战争成为拿破仑战争的转折点,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瓦解。在俄、英、普、瑞共同参与下,俄国军队于1814年渡过莱茵河,开进法国首都巴黎,受到法国普通民眾的热烈欢迎,亚历山大也因此得到了“欧洲解放者”的荣誉。
二、俄国从权力顶峰到跌入谷底
“卫国战争和出境作战的胜利把俄国送上了欧洲权力的顶峰”。俄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俄国军队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大规模扩充,1815年战争结束时,俄国军队有约70万人。”作为击败拿破仑的关键力量,俄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尤其是在处理战败国法国,召开维也纳国际会议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对帝国利益的追求,争取新的土地,是俄国政府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所要争取的目标之一。俄国获得了波兰的大部分领土,亚历山大一世兼任波兰国王,同时也兼并了芬兰和比萨拉比亚。“但在处理战败法国的问题上,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按照一般设想的那样,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实现欧洲的霸权。”在维也纳会议上,俄国让战败的法国一同坐在谈判桌上,并没有过分剥夺法国权力,考虑了其合理的权益;会议确立大国协商机制,主要的问题由俄英法普奥五个国家通过协商来解决。为了更好维护俄国自身利益和现有国际地位,亚历山大一世主张建立神圣同盟来维持欧洲的“正统主义”。也正因为诸上措施,战败的法国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抵触情绪,所有争执通过大国仲裁协商,使得欧洲维持了将近40多年的相对和平。这是亚历山大对欧洲的一大贡献,这对于处于欧洲权力巅峰的俄国来说是非常高明和克制的。神圣同盟的建立,是亚历山大出于宗教理念与道德立场提出了主张。后来因为同盟者之间根本利益的不同,神圣同盟最终走向瓦解。亚历山大一世相信宗教力量,但并没有过度迷恋意识形态,而是意识形态和现实主义两手并用,合理调整外交政策,镇压西班牙革命;在希腊问题上采取克制协商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恪守正统主义原则对其进行镇压。然而亚历山大一世的继任者尼古拉一世却特别重视神圣同盟,把正统主义绝对化,作为外交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把意识形态放在外交政策优先考虑的位置,镇压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匈牙利等欧洲革命,成了欧洲“宪兵”,并且完全排斥法国,使得法国站到对立面成为敌人。同时尼古拉一世也过度透支国力去追求黑海利益,在攻打土耳其问题上,高估了俄国与普鲁士、奥地利共同意识形态的合作,加上“自己对国内体制的权威,误判了国内对战争的支持程度”,最后导致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丧失了在黑海拥有防御工事与舰队的权力,丧失了保护两公国和奥斯曼帝国其他地区东正教的权力。俄国不再被看作是主要的欧洲大国,因为它现在“在欧洲事务中的分量轻到了自1721年北方战争以来的最低程度”,其国际地位随即跌入谷底。 三、亚历山大一世执政思想的转变:自由到保守
亚历山大一世是叶卡捷琳娜大帝亲自带到宫里抚养的,聘请自由主义者、瑞士的拉加尔普作为他的私人老师,对其影响巨大。继位之初的亚历山大一世立志于将自己的自由主义改革思想付诸现实,于是组建“秘密委员会”,和年轻的自由主义贵族共商国事,来支持自己的自由主义改革。他也开始恢复参政院的权力;推行部委制度,设立八个部;进行社会立法,颁布《自由农民法》,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兴办学校和图书馆。斯佩兰斯基的宪政改革计划,由于贵族和官僚的强烈反对,没有在全国推行,但亚历山大一世对此给予一定的肯定。自由主义改革的步伐随着1812卫国战争被无限搁置,在1812年卫国战争后,俄国站上了欧洲权力的顶峰,亚历山大一世也获得了“解放者”的殊荣,但此时的亚历山大一世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他虽允许波兰实行宪政体制改革,但因为对法国自由主义的仇视和担忧,他在对内的政治改革中放缓了脚步,对内对外政策逐渐趋于保守。最为典型的就是改革之初的“秘密委员会”被沙皇强令解散,宣传自由主义思想的秘密团体也被相继取消。促成亚历山大一世内政改革思想变化的原因在于:从内部原因来看,卫国战争让皇帝与政府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无心继续当年的改革创举,甚至对自己原来的政治理想也感到有些失望。”因为改革并没有取得相应效果,军事上开始也是连连失利。另一方面,从外部原因看,亚历山大一世取得的国际事务胜利“促使俄国去反对法国革命的成果,俄国政府在某种程度上由于自身的状况而成了国际关系中的守旧者、正统的捍卫者,因而也是复旧的维护者。亚历山大一世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一只手支持西方守旧原则,另一只手继续国内改革措施,是绝对办不到的”。亚历山大一世思想的转变,并不是因为他对自由主义完全失去了信心,而是作为封建制度的捍卫者和利益最大拥有者,他不得不从自身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角度出发,做出自认为是最合适的选择。
四、十二月党人起义:自由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1812年战争俄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打败拿破仑后,俄国远征军进入欧洲,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贵族青年军官并没有因为胜利而欢欣鼓舞,因为见识到了欧洲的先进,他们开始羡慕法国,法国并不是落后封建的,恰恰相反他们看到了法国拥有更自由的社会氛围和更富足的市民生活,于是开始反思俄国的落后,一些贵族开始忏悔对农奴所作的种种行为。俄国自叶卡捷琳娜女皇开始便十分推崇法国的启蒙主义和人本思想,很多贵族青年都有自己的私教,从小开始接触法国的自由主义思想,接受自由主义式的教育,在远征回来后,他们便成为俄国历史上最早一代革命者,先后成立了救国协会、幸福协会、南方协会和北方协会,并于1825年12月趁亚历山大一世去世时发动了起义。
从本质上来说,十二月党人是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影响的自由主义者,虽然在具体道路选择上产生差异,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希望在俄罗斯建立宪政,实现基本的自由,并废除农奴制”。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俄国自由主义的传播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十二月党人开启了俄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俄国人。他们唤醒了俄国先进分子和社会民众,开始对西方自由与文化进行更为深层的思考,探索俄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十二月党人的历史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他们作为反对专制和农奴制的解放斗争的先驱进入了俄罗斯的历史,动摇了沙皇专制制度。”“十二月党人运动是欧化的贵族青年力圖用革命方式把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移植到俄罗斯土壤上来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对于俄国思想和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难以估计的影响。
结语
1812年的卫国战争在俄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俄国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战争的胜利使得俄国站上了欧洲权力的顶峰,以后的俄国再也没有取得可以与之相媲美的荣誉。但是因为尼古拉一世对时局的判断失误,过分迷恋意识形态,过高估计自身力量,导致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俄国很快从权力的“金字塔”上滑落,国内各阶级纷纷要求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1861年大改革,开始了俄国现代化;另一方面亚历山大一世因打败拿破仑、建立神圣同盟而载入史册,但是后来他的对内与对外政策,面向传统与正统主义,均显示了一定的专制主义色彩,给俄国外交奠定了基调。加上俄国远征军对法国文化与自由的亲身感受与俄国农奴制、禁锢的社会形成巨大反差,自由主义贵族青年开始寻求另一条道路来改变俄国,于是发起了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爱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却在俄国迅速传播。从这个角度来说,1812年的卫国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俄国向前发展的步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5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