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中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最后提出了加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发展打开了全新的格局,为保证工业领域的稳步前进,需要加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工作,通过教育为该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但实际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尚且存在缺乏师生互动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以老师单纯传输课程理论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中的问题
(一)缺乏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大学生教育中基本的教学内容,但教学质量却往往得不到完全地保证。教学督导总是在巡堂时发现课堂上有学生睡觉、开小差等不良现象。而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是因为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对同学们的纪律管理不够到位,而更深层的原因还有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彼此的交流和互动不够深入。现在的部分教师,在讲课时更多的倾向于单方面传授知识,而轻视了观察学生的反应,缺乏和学生的互动。自课程导入的前期开始,到新课教学、后期总结、作业布置等等一系列流程,全程都由老师主导,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受到限制,因此教学效果往往不容乐观。
(二)课堂教学以老师单纯传输课程理论为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本身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学习量也比较大。尽管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采取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模式。但是由于学生接触社会企业比较少的原因,导致学生对实例的领悟不够深刻,一味地采取死记硬背理论的形式来应对考试,课堂的教学也只是一个抽象的理论灌输。正是这种课堂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使课堂缺乏活力;甚至有老师为追求讲课的进程,对学生是否可以接受和掌握的程度如何很少在意,正是因为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理论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中可以说是收效甚微。
(三)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操领域,机械操作、产品加工、机床制造等等,都是该专业学生要培养的基本实践技能,老师如果只是在课堂上粗略地讲一下这些技能,浅尝辄止,学生是很难全部掌握的。加上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老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一个准确的验证和评估,就进一步导致学生出于惰性而选择放弃练习。这些年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技能大赛的开展对改变这一现状有所帮助,但是为大赛作准备也只是表现在对参赛人员做集中培训,并不能达到提升整体教学效果的作用。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秉承“需要、适用、够用、灵活”的原则
在教学中,要适时改变基础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时间、操作方式,秉承“需要、适用、够用、灵活”的基本理念,做好基础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需要充分考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选择与学生基础水平与学习能力相吻合的内容,为学生发展提供必要的助力。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案,则要求老师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选择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二)建立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需要打破传统的僵局,这表现在老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思路的限制,打破实训与理论二者的界限。将提升学生的核心技能和专业知识作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做全新的设计,可以把各个单元内和传统学科理论相挂钩的部分,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加以展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本身是一种更侧重于培养技能的教学工作,因此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要尽量强调其实用性,包括理论在以后职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设置一些现实性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感受并且完成实践。
(三)按照教学单元编写以技能为核心的教材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会引导着教学工作的进展。在新的形势下,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在教材的设计上,也需要有所侧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知识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可以展示一些基础知识,以增强同学们的理论基础,使他们把握该门学科的主要框架结构。而在后期,知识的实际运用往往表现在行业实践中,与学生职场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增加案例等要點,让同学们在课堂中接触更多现实内容。
三、加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基于专业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工作要关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本原理、科学思维及探究能力、态度与责任三方面的内容,因此老师可以以此为指导,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老师要用基本理念统筹其他两部分,从而明确各个具体的知识点在培养专业观念方面所能发挥的功能,探索其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既探究能力的关系,发现其中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钻研的有利元素,划出其中必须得到重点关注和持续研究的部分,而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具有高度实操性的技术,老师需要向学生传达使用该技术的正确态度和责任要点。
(二)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老师要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进行了解,并且结合不同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认知能力、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等具体情况,为学生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为同学们提供多样化、内容丰富的背景资料,营造出生动形象的课堂内容,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主思考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
(三)加强讨论交流和评价
在教学中,充分的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优化学习效果,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彼此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在操作中,可以采取互动讨论式教学形式,这是一种全面实现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形式。除此之外,在课程教学活动结束之后老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评价的标准应当将以往以学生学习成绩向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以及学习方法等综合性因素。老师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展开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且通过超链接文本的建立,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主学习。
(四)重视开展实验及联系生活
如前文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在教学工作中的比重。在教学中,老师要下意识地为实验环节预留足够的课时,带领同学们准备必需的设施及材料,在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让同学们进行灵活操作,使实验的对象出现一定的改变,交给同学们自行观察,并且使同学们从中发现新现象和验证现象的新方式,让同学们在操作中形成自主钻研、积极实验的良好习惯。而联系生活,则要求老师使同学们意识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设置的题目要符合生活实际及客观规律,提醒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涉及该门学科知识的现象,并且引导同学们及时关注时事,了解生活中最新发现或创造的知识和技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把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秉承“需要、适用、够用、灵活”的原则,建立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按照教学单元编写以技能为核心的教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基于专业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加强讨论交流和评价,重视开展实验及联系生活。
参考文献:
[1]苏春建,范云霄.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校研究,2012(02):41-42.
[2]苏春建,范云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多样性[J].教学研究,2012(01):97-99.
[3]许泽银,徐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2015(04):78-81.
[4]贺兵,胡成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03):114-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7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