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树栽在石头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湖南省岩溶地区较多,属石漠化较严重的省份。全省有岩溶面积549.46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5.94%。有83个县(市、区)分布有成规模的石漠化土地,累计面积125.8万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达到163.37万公顷,石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四位。湖南自2008年开始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工作,到2014年,共有桑植、慈利、永顺、新邵、安化等32个县(市、区)先后被纳入国家重点综合治理范围,2016年国家重点治理范围缩减到22个县市区。2012年~2018年,中央累计投入14.89亿元,32个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市、区)共完成人工造林4.408万公顷、封山育林7.701万公顷。
  治理篇
  湖南对石漠化治理的探索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1958年,祁东县财宏农业社就在紫色岩山地上采取开山凿石、修筑梯土、客土造针阔混交林,《红旗》杂志曾发文赞扬。上世纪70~80年代,花垣县引进四川桤木在石质山地造林,5年生平均胸径达到12.3厘米,平均树高达到14.5米。慈利、新晃等县采取封造结合,以护保苗,以封定型的模式,使一些地方的石质山地恢复了森林植被。隆回县同期开始大规模绿化石质山地,从50多个乡土树种中,选择柏木、刺楸、刺槐、柿子、枣子等主要树种,按不同坡位、不同土层厚度配置不同树种,实行高密度造林,大大加快了石质山地的造林速度。大体而言,湖南石漠化治理经历了4个阶段:
  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在消灭宜林荒山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发出了向“三难地”(紫色页岩山地、钙质页岩山地、石灰岩山地)绿化进军的号召,规划用5年时间,投资1.7亿元,重点改造“三难地”48.2万公顷。经过近5年的艰苦努力,到2003年底,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十五”期间,全省岩溶地区各种工程造林23.8万公顷、人工种草7.2万公顷。
  试点阶段。随着2008年国家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湖南的慈利、桑植、安化、新邵4个县先后纳入,至2010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1.1亿元,共完成人工造林0.41万公顷,封山育林1.38万公顷。
  “十二五”重点县治理阶段。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全面铺开,2011年从4个试点县扩大到15个重点县,2012年增加到31个重点县,2014年增加到32个。5年中,共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9.49亿元,共完成人工造林2.85万公顷,封山育林5.58万公顷。
  “十三五”重点县集中治理阶段。治理重点县从32个压缩到22个,每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2亿元。“十三五”期间,全省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拟治理岩溶土地5500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土地2200平方公里。2016年至2019年,已安排中央资金8.8亿元,已完成人工造林2.42万公顷,封山育林3.7万公顷。
  成就篇
  绿了石漠。经过积极治理,全省石漠化治理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森林蓄积量增加2.93万立方米,水土流失初步得到控制,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慈利县经过多年的石漠化治理,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24.7平方千米,土壤侵蚀模数每年由1256吨/平方千米减少到546吨/平方千米,土壤侵蚀量每年减少1.29万吨,增加蓄水27.9万立方米,增产粮食1.2万吨。
  富了百姓。在石漠化治理的带动下,石漠化治理区的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GDP年均增长12.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4%,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958元,增幅均高于全省和周边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龙山县通过治理建设,新增4353公顷有林地,预计成林后,森林储备蓄积量将达到52.2万立方米,木材储备价值将达15658万元。该县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全部措施生效后,治理区每年可增加粮食产量65.2万公斤,当地农户因此可增加收入204.73万元。
  美了家园。据慈利县统计,在石漠化治理中,10年来共投入劳动力30多万个,参加项目建设的农民获得劳务费达4000余万元。石漠化综合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为项目实施区的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对缓解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石漠化综合治理也带动了建材、育苗、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石漠化治理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经验篇
  加强组织领导。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省林业局将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了“湘林杯”考核范围。項目县林业局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并建立了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目标考核制度。
  力争林业建设的投资份额。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首要问题是恢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为此,湖南林业系统据理力争、想方设法、积极主动地做好各级政府、发改及设计单位的工作,逐县落实林业建设份额,林业生态建设占60%以上。
  积极创新林业建设模式。一是把石漠化治理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实施一项工程,致富一方百姓”,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林业,筛选出林药、林果、林油、林纸等造林模式。积极探索林下种植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油茶、木瓜、金银花、光皮树等特色产业,并着力培育形成产业链,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二是加强对石漠化形成机理、石漠化植被恢复规律等研究,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破解难题,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高效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从2012年开始,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常绿阔叶树恢复课题研究。2018年,组织省林科院在祁东县紫色页岩山地开展了无人机精准飞播造林试点,不断探索治理新模式。同时还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技术培训。三是各治理县依托林改,引导林地合理流转,鼓励公司租赁林地经营、企业农户联合经营、合作社经营、大户承包经营等多种模式,激发林农参与的积极性,加快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步伐。四是积极拓展资金渠道,探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途径。从2017年起,省发改委每年在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石漠化综合治理改革试点。从列入国家“十三五”石漠化治理规划的22个重点县中,选择3~5个县,每县安排500~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石漠化建设,主要用于治理石漠化土地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治石”与“治贫”相结合,把建设绿水青山过程变成贫困地区增收脱贫过程。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一是严把建设质量关。在项目实施中,积极推行领导到一线服务、氛围在一线营造、质量在一线检验、问题在一线解决、督查在一线落实的五位一体“一线工作法”,严把规划、种苗、整地、栽植、管护、验收“六道关”,积极推行专业队伍造林,确保造林质量。二是合理确定投资标准。省林业局与省发改委协商,2016年,国家规划每平方公里的治理单价从20万元提高到25万元,2017年起建设单价提高到经济林3万元/公顷,防护林1.5万元/公顷,封山育林4500元/公顷。三是巩固治理成果。在编制年度初步设计时,人工造林投资按3年安排,预留好后2年的抚育资金;封山育林资金按5年安排,预留好后4年的管护费用,为后期管护提供了资金保障。在易遭受牲畜危害的路边和沟口建围栏对新造林进行保护;同步规划建设森林防火林带;实行禁止滥开垦、滥放牧、滥樵采的“三禁”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和巡查力度,从严打击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3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