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给排水专业方向探讨小城镇环境改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建制镇的城镇建设不断扩大,城镇建设新区与老区并存,老区老街环境改造是现阶段美化城乡的重要任务,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改造是小城镇环境改造的重头戏,经过多年的城市化扩张与建设,大中城市排水系统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在一些小城镇中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排水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给排水专业对小城镇环境改造方式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城镇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雨污分流改造的具体措施,分别为“改造建筑雨污合流立管、改变雨污水合流排出建筑室外的雨污水合用管道系统、完善老街区室外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充分利用和改善原有的合流制排水管道、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及排水收集处理措施”等对策,希望可以对城镇环境改造起到帮助。
  关键词 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排水管道;地形条件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渐日臻完善,但自从二十一世纪以来,城镇人口数量大增,自来水的全面普及,使得用水排水量大增,原有老建筑及老街区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排水困难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因为排水设施较为落后或者是最初的设计标准较低,所以导致雨污合流、城镇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极为严重。如果不及时的对小城镇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那么就会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小城镇污废水对区域河流的污染无法控制,因此,小城镇展开全面改造排水系统活动是极为必要的。
  1 小城镇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小城镇给排水系统的实际调查后,发现目前我国小城镇给排水系统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排水体制不够健全,部分镇乡还没有雨污分流概念;第二,排水系统管道偏小,雨季淹水问题严重。
  首先,一个合理的排水体制可以有效降低排水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同时降低城市内涝危害。但是对于一些小城镇而言,老区老街多为一家一户贴邻建设,各为自己的利益出发,没有统一的规划及设计,导致很多地下管线的布置不够合理,道路過于狭窄、地下空间较小,想要实施雨污分流制度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导致形成雨污合流,雨污水排水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城市排水系统改造的基础需求。有的地方就是市政雨污分流改造了,个体住户雨污水还是无法排至建成的雨污分流系统中,其次,在实际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小城镇的雨水管受到了原始建设等方面的影响,水系独立,雨水管道的利用率较低[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四个方面:①城镇规模较小、人口数量较小,这些小城镇多由国道省道两旁个人密集建房而成集市,但是整体密度较高,随着城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镇排水管网建设速度却相对较慢。②小区、单位等建筑集群在建设排水管道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和实际需求进行建设。③城区内排水泵站的建设规模不符合城市规划,整体排水能力较低。④雨污水管网存在严重的混接情况,下游管道存在极大的截流负担。
  2 小城镇给排水系统改造具体对策
  2.1 改造建筑中雨污合流立管
  小城镇建设,新老建筑及新旧街区混杂,部分历史保护性街区更是历史久远,这些区域中建筑年头较长,这些建筑中雨水立管大多穿过了居民的生活阳台,因此很多生活污废水就进入了雨水立管中。为此,让原阳台合用立管单独排放阳台洗涤废水,汇流进入污水系统,增设新的单独排放屋面雨水的立管,使雨污分流从建筑物本身开始改造。
  2.2 完善老区老街的市政雨污道路排水系统
  现如今,在我国县城以上的城镇城市大都设置了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系统,县城以下的部分小城镇作了市政雨污系统改造及设置了污水处理站等,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小城镇,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的一些小城镇,发展方式主要通过过境省道、国道道路的平坦位置通过居民自主建设而形成的街道,本身的过境国道省道道路没有相应雨污排水系统,多数只有道路两旁的排水明沟,这些老区老街只有政府出资,通过改造已建成的市政道路两旁雨污排水系统,才可以更好地实现雨污水分流,从而有效减轻下游管道的截流负担。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雨污分流管道系统的后期管理,规范单独住户或小区雨污水分流排入对应排水系统,防止乱搭乱接乱排,以贵州遵义某小城镇为例,为了进一步优化城镇环境,降低城镇水污染,由政府牵头出资对城镇已经建筑完成的小区展开雨污合流立管改造活动,同时要求新建小区在修建排水系统时,必须要实现雨水分流,并同时推进老区老街城市道路的升级改造,完善市政道路两旁的雨污分流管道系统的建设,以此让城市排水系统日臻完善,提升城镇的人居环境。
  2.3 完善改变原有合流制管道系统
  大部分城镇都存在着雨污排水系统混接的问题,但是在大部分雨水管道中都没有相应的沉淀、净化措施,当雨水直接排入到受纳水体中,也带入了的一部分污水,直接造成了水质污染问题的发生。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市政单位就要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当管道发生损坏或者老化现象时,要立即对其进行改造,同时还要在管道中加入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避免水体污染。或通过完善改变原有合流制管道初期雨污水能有效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中后期大暴雨时较洁净的雨
  污水直接排入接纳水体或进入河道,主要通过在合流雨污水干管上设置三通流量改道阀的方式来实现。比如,以某城镇为例,在雨水进入到受纳河道水体之前,让初期混流雨污水进入相应的接纳水体蓄水池中,再对初期污废雨水进行全面处理后,保证蓄水水体经过了专业的处理,还要对水体的水质进行评价,确定水体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后,在进入到相应的河道中。中后期大暴雨混合雨污水直接排至水体中,但这种合流制处理方法都是由于经济上的临时性的,最终新建道路或小区还是应采用独立的雨污分流系统,有条件的地区初期雨水净化处理后再排入河流水体。
  2.4 充分利用原有的排水管道
  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基础上,想要进一步展开排水管道设置工作,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排水管道。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小区都建立了雨水、污水排水系统,但是想要提高效率,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给排水管道的基础上,展开更加科学合理的给排水工程。比如,当地政府应该对污水管道进行系统的规划,然后确定扩建参数,以此避免管道出现堵塞现象。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降低排水系统改造的成本,在原有管道的基础上,增加雨水管道系统,提高了设备处理效率让生活污水、天气污水、工厂污水等得到科学的处理。
  2.5 充分利用地形等其他雨水收集处理方案
  在建设给排水系统中,可以充分利用地区的地形条件、地形结构等,比如,湿地条件就是一种较优的出水蓄水系统,不仅可以保证雨水的良性,还能够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湿地水体水量的人工补给,以此解决了城市水体健康、暴雨对流域的过度冲刷及减少对水源地水体污染,保证居民饮用水健康等有很好的作用。除了要合理利用周边地形结构之外,对于小城镇而言,还有一种对策可以有效改变小城镇的给排水系统,那就是初期雨水管建设。在设计水处理过程中,因为雨水污染问题,地面上的一些污染物会的进入到水体之中。因此政府可以建设雨水初期管道系统,将初期带污染的雨水以截流的方式,对其进行收集和系统化的处理。通过在进入水体或河流前端的雨水管路上设置弃流溢流措施,使前期带污染雨水进入雨水处理系统,中后期雨水直接排至河流或水体.比如,某城市在建立完善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的同时还专门建立了初期雨水处理系统,在这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让初期雨水经过系统沉淀、消毒等环节,初步处理后再排入河流或水体,该系统的建立,使排入河流的雨水水质大大提高,有效地减轻了城市雨污水对周围河流的污染,城镇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提高[2]。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给排水层面,加强对城镇环境改造,可以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政策,也能够更好地开展水之源的后期管理和养护工作,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小城镇给排水系统改造,改造建筑中雨污合流立管、完善利用和改造原有合流制管道,让城镇雨水、污水得到根本上的分流、污废水满足处理后达标排放,雨污分流,避免出现雨水内涝、水之源污染等问题。可以说小城镇给排水系统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社会意义及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磊.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260-00260.
  [2] 白云.关于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相关问题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7,(2):215.
  作者简介
  刘朝志(1968-),男,贵州遵义人;学历:本科,中级工程师,现就职单位:遵义市建筑设计院,研究方向:给排设计方面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16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