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思想,感恩意识是个人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个人素养和能力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在小学,利用小学德育课程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提高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在小学德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小学德育工作是难点也是重点。本文从小学德育的实践出发,探索提高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学校乃至全社会开展感恩教育,是解决当代青年感恩危机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摆脱德育实效性现状的出路。加强学校德育,让我们从感恩教育开始。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思想,感恩意识是个人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个人素养和能力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在小学,利用小学德育课程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提高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恩教育策略。
  一、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
  (一)用宣传铺垫,唤醒学生“知恩”意识
  为了使“感恩”活动卓有成效,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室”多次组织了相关的主题活动。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学校建立了“感恩”教育领导班子,加强了指导和对活动过程的监督。班级教师集中讨论每一次“感恩”活动的交流经验和分享资源,为我校德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唤醒孩子的“感恩”意识
  掀起了阅读感恩文章、唱感恩歌、跳感恩舞、讲感恩节故事、看感恩节录像的热潮。每个人都在校园里聊天、分享、探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很乐意分享感恩节的食物,大大丰富了孩子的感恩体验,唤醒了孩子的“感恩”意识。
  (三)感恩教育与日常礼仪教育相结合
  从每一个地方唤起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学生理解:遵守学校的礼仪,做一个有礼貌的学生,感恩老师、同学、学校;遵守家庭礼仪,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那是给父母的感恩。将感恩教育与日常礼仪教育相结合,在整个学校形成一种“感恩、塑文明、守礼仪”的新作风,使感恩教育得以正常开展。
  (四)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传统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实践,这也是制约和促进学生感恩的瓶颈。感恩情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抓住学生,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让他们感觉并知道“恩典”的存在,并明白所有这些事情都不是自然发生的。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定位角色,明确权利义务,转变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合格的公民。例如,旅行时,我们应该努力成为文明的游客,不涂鸦,不损坏文物。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一个好少年,把座位让给老人和孕妇。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做文明的公民,不制造噪音,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
  (五)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在培养感恩意识的过程中,有必要明确学生在校园和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使学生能够顺利发展自己的人格思维和个人意识,增强他们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感激之情。例如,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许多父母更加放纵自己的孩子。许多学生不做家务,也不感恩父母的辛勤工作。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并逐步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做家务的重要性,增强家庭的欣赏。学生在这样的道德教育熏陶下,释放了部分的个性和情感,刺激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能够从家庭角度更深入地发现自己的角色,并提高他们对感恩的理解。所以,在小学教育阶段,通过德育课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感恩意识,德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六)创建生活课堂,引导学生形成公民意识
  在小学传统德育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具有一定的抵触能力。由于小学德育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内容,学生缺乏认同感,儿童无法深刻理解德育课程的意义。所以,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通过德育平台进行培养,可以构建生活课堂。讲述道德教育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然后通过理论指导,激发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主观思维,让他们对身边事物心怀感激。在德育实践中,小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材,内化于内外,让学生深入课堂系统,更加容易接受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感恩意识的培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例如,老师应该教学生爱护生态环境,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节约用水。但是,只是从理论上进行教育,纸上谈兵,对小学生的教育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教师应从培养感恩开始,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水资源保护负责。如果每个人都不重视水资源的保护,最终的罪恶将由他们自己承担。这样,教学知识就能更好地进入头脑,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实践感恩教学
  传统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实践,这也是制约和促进学生感恩的瓶颈。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我们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成为感恩的人,鼓励他们练习,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并向课堂提供反馈,加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学校教育逐步渗透和启发的感激之情,如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探索教材的感恩理念,将感恩教育融入教学材料;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化节的开展,让感恩教育渗透到特别的周年纪念活动中,积极开展社区活动,并报告高级典型人物的讲座。
  二、结语
  道德教育一直是中国学校教育的重点,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德礼仪已经发展了数千年。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要始终坚持感恩教育,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学生的道德品质是知识、情感、意义和行为的统一。万事要以善为前提,善是动力,也是关键,更是善的结果。我们应该从小学教育的初期探索学校德育的发展。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如何在小学德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小学德育工作是难点也是重点。
  参考文献
  [1]李耀培.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育杂志教师,2017(20).
  [2]黄惠穗.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实践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2018(23).
  [3]叶伟学,黄惠琼.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特色中的实践探索[J]. 小学教学月刊,2017(4).
  (编辑:郭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