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下的道路绿化设计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对道路绿化的功能、内容及现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道路绿化设计要点,最后结合实例对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下的道路绿化设计进行探讨与研究,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为我国乡村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乡村;道路建设;绿化设计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经济建设中他们更倾向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当前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对乡村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也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其中道路绿化是乡村环境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着眼于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对道路绿化设计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概述
  道路绿化对于通风、路面保护、土壤与水体优化、气候条件的改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与影响。与此同时,道路绿化还可以使乡村的绿化覆盖面积得到增加,并通过绿地来连接乡村各类建筑物,从而使乡村整体环境得到优化。一般来讲,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环境、交通以及景观。当然,道路绿化对乡村其他功能的实现也有着重大影响。通过道路绿化,可以从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等三个方面获得可观的收益。
  现阶段,我国广大乡村道路多为三级或三级以下标准的公路,二级以上的高等级公路数量相对较少。受限于公路等级,很多乡村道路的绿化空间并不大,有的道路两侧甚至会堆放垃圾或废弃物,进而给乡村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此外,一些乡村道路的绿化植物也缺乏专门的规划与管理,这些植物群存在严重的病虫害,并且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景观效果。
  二、道路绿化设计要点
  1.遵循以人为本。在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下,乡村居民成为了道路绿化的主要受益者,因此在道路绿化设计中,首先就应该对村民的想法与感受予以分析。例如有的居民受到传统观念和经济利益的影响,会选择将杨树种植在房前屋后、路边渠边。最后导致由于树冠遮荫、根系大伤渠、树干高影响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道路綠化设计人员应当根据乡村居民的传统和绿化现状设计方案,既满足乡村居民的需求,又满足道路绿化的要求,促使他们在道路绿化的建设与维护中投入饱满的热情。
  2.坚持生态保护。众所周知,植物所处的环境与其生长习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鉴于此,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应该对生态原则予以尊重,确保植物能够处在一个正常的生长环境当中。具体而言,设计人员应该将乔木、灌木与地被植物搭配到一起,突出生态的多样性,同时也要对乔灌草多层次搭配的形式加以运用,使植物生态景观群落得以形成。此外,在绿化设计中,应该考虑不同植物根系对肥力的竞争,按照层次性原则对不同根系植物进行合理布置,从而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3.适地适树原则。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部分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道路绿化情况也不甚理想。针对此,在道路绿化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乡村的实际情况,对绿化方案进行合理设计。具体而言,应该坚持一路一景的原则,有的路段交通相对繁忙,则应该优先考虑栽种具有较强抗污能力的乔灌植物;或者有的路段相对狭窄,那么选择的树种应该具有较高分支点,并且采用单侧种植的方式;再比如一些道路与农田接近,那么设计人员应该对树种的深根性以及分蘖能力予以充分考虑,确保植物不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三、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下的道路绿化设计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道路绿化对于乡村地区的环境建设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与影响。鉴于此,本文以我国陕西省A县为例,对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下的道路绿化设计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出于对环境因素的考虑,陕西省A县乡村道路绿化用苗主要有桂花、樱花、紫薇、石楠高秆以及球形植物。其道路建设目标为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乡村绿化覆盖率,促使生态布局趋于合理,满足乡村居民对乡村环境建设的实际需求。
  1.树种选择。在选择树种时,首先应该遵循上文所述的适地适树原则,对乡村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予以充分考虑,选择具有较强抗旱、抗旱、耐贫瘠的根系发达的树种。与此同时,设计者也要对节水问题予以考虑,并加强后期管理成本的控制,突出植物的景观效果。在车行道两旁主要选择乔木作为绿化植物,并采用灌木作为辅助,从而实现道路绿化功能。
  2.种苗规划。就物质层面上来讲,造林是基于种苗而实现的,造林成活率与林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苗质量。因此,在造林过程中首先应该对良种壮苗进行筛选,并按照“两证一签”要求选择苗木,确保造林用苗木与我国相关规范与标准相符合。
  3.树种配置与栽植密度。道路林栽种模式以乔、灌、草相结合为主。其中乔木栽种行距以2m×2m、2m×3m为宜,灌木以4m×2m为宜。乔木与灌木的混交种植应该从路边向外进行延伸与扩展。
  4.技术措施。首先是整地,应该对造林地的地形与土壤进行细致勘察,对局部地形进行平整,然后在整地时采用大穴法,如果有部分地区的砾石含量较高,那么就要采取人工的方式将砂石筛除掉,然后对栽植穴进行开挖,在坑边归集细土细砂。在植树过程中,应该在植物根部埋入细沙,然后在上部填入粗砾石,如此可以提高抵御风蚀的能力。在挖植株埋土时,应该在植树穴中填入具有较强肥力的表土,同时也要对树木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实现造林成活率与林分质量的提升。
  其次是造林方法与季节的选择。为了保证土壤具有足够的肥力,在造林前应该按照一定比例将底肥施加到栽植穴中,并将其与土壤均匀混合。在造林过程中,应该采用人工的方式对苗木进行栽种,并选择春秋两季作为造林的主要季节。
  此外是道路绿化的管理措施,具体涉及到灌溉、松土除草、施肥等内容。在灌溉过程中,应该根据整地情况,对土壤的盐渍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在造林初期对灌水量进行合理设计;在幼林成长的前三年应该按照2次/年的频率,对每一条林带进行全方位的松土与除草;关于道路植物的施肥工作,则应该确保在栽植前对施加足够的底肥,并在秋末冬初时期施加一定的农家肥,并及时进行灌水。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下,道路绿化成为美化乡村环境,保护乡村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我们应该细致分析道路绿化在乡村建设环境中的各方面功能,并提出有效对策与措施,提高道路绿化水平,为推动乡村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阳,张万荣,朱丽丽等.美丽乡村建设中绿化专项规划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29):191-192.
  [2] 郭绯绯.新农村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研究[J].乡村科技,2018,(16):59-60.
  [3] 叶丽努尔·叶尔木哈买提.浅谈乡村道路绿化规划设计[J].绿色科技,2014,(8):154,156.
  [4] 谢伟强.回归自然的特色乡村道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