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自然保护区是政府专门划出一定面积的区域来管理和保护自然遗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系统等,其中湿地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资源之一。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恢复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9-115-2
  湿地是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自然综合体,是由水体系统与陆地系统相互作用而出现的生态系统,既是人类最佳的生存环境之一,又聚集了大量多样化的动植物。湿地与人类的生长繁衍密切相关,既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又能产生较高的环境效益与环境功能,在美化环境、降解污染、调节径流、调节气候等方面均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尤其是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目前来看,湿地面积占全球6%的陆地总面积,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湿地被转化为住宅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等,导致湿地面积及湿地质量都呈快速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显得尤为重要。自然保护区是政府专门划出一定面积的区域来管理和保护自然遗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系统等,其中湿地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资源之一。本文就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进行探讨。
  1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措施
  1.1 水质保护
  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完善的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垃圾中转与垃圾收集进行规范,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向自然保护区水体倾倒垃圾的情况。与此同时,严禁船舶在自然保护区水域运输危险化学品或者直接排放污染物,最大限度地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水环境安全[1]。
  1.2 水系保护
  为了能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需要规范自然保护区水系保护,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周边环境影响湿地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还可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紧密合作来科学调度生态水位,进而有效推动洲滩湿地植被的正常生长。
  1.3 栖息地(生境)保护
  务必要详细调查自然保护区内湿地动植物的分布情况、数量多少、栖息环境等,为栖息地(生境)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水禽、鸟类相对集中的区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行为和人为活动,确保其可安静生活。此外,对于鸟类栖息地,还要通过修建防护围栏、退耕还湿等多种措施来予以人工恢复。
  2 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措施
  2.1 基质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措施较多,但最基本的还是在于基质恢复,而恢复措施也较多,包括清除底泥污染物、地形塑造、回填覆盖、保护表土等。其中,地形塑造是指通过挖低填高或削高填低等多种方式来治理由于地势起伏而导致出现的基底沉积区域或基底侵蚀区域,使之成为造型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表土是指在施工之前先剥离基质条件较佳区域的部分湿地表土,将其利用到土壤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或者结束施工作业之后将湿地表土重新运回原位,进而确保湿地表土仍然具有较佳的质量。回填覆盖是指针对基质条件较差的区域采用种植带方式、种植坑方式、分层方式来回填不同厚度的基质,以此来更好地达到植物多样化生长的需求,并且可有效改善基质理化特性。清除底泥污染物则主要是指利用机械清除或者人工挖掘的方式来对源污染区域进行清理,进而有效地营造出较佳的湿地生物生存环境。
  2.2 岸坡恢復措施
  岸坡恢复通常是基于湿地水陆交接区的植被分层和水位变化情况来对岸坡进行有效恢复,或可采用生态砖护坡方式,或可采用植物护坡方式,或可采用块石护坡方式,或可采用木桩护坡方式[2]。其中,生态砖护坡方式是指采用生态砖来对易被水流冲击坍塌的岸坡区域进行有效恢复。由于生态砖具有多孔性、高强度性,故可有效阻挡水流冲蚀。而且可在生态砖的缝隙处或表面种植一些根系生长速度迅猛的植物,这样岸坡的稳定性无疑能得到大大提升。植物护坡方式是指将具有发达根系的草本植物与灌木植物深植于易出现土壤侵蚀、植物数量稀少的岸坡区域,通过植物根系的不断生长来大幅度提升湿地岸坡的稳定性。块石护坡方式是指采用石笼护坡、散抛块石等多种方法来提高稳定性较差岸坡的稳定性,具体方法如下:基于水流的冲刷力在岸坡上放置一些石块,可将粒径较大的块石铺设在临水区域的上层,可将粒径较小的碎石铺设在临水区域的下层,并且可将适量的种植土覆盖在其上方。这样既可有效避免水流冲击侵蚀岸坡,又可有效恢复岸坡植物。木桩护坡方式是指将具有发达根系的植物种植在湿地的陡斜岸坡,并且在水平面垂直放置木桩,而且要将木桩深深地嵌入斜坡中[3]。这样既可避免出现滑坡、塌陷等灾害,又可大大提高湿地斜坡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汤国平,刘小青.湿地功能及保护措施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4-6.
  [2]赵建成,吴跃峰,李盼威.温带暖温带交接带生物多样性研究: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王京国,白山,王毅杰.湿地的功能与湿地资源的保护对策[J].吉林林业科技,2010(2):54-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5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