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危害及防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牛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腹泻病,传染性较强。所以,做好相应的防控和管理是现代兽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有效并良好地防治牛病毒性腹泻病,对我国这种病症的危害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探究防控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我国牛病毒性腹泻病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危害与防控;改进方案;防控现状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8.080
  牛病毒性腹泻病主要是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下引起的一种复杂度较高的传染病症。这种病在发病后感染牛往往不会出现较为显著的病症,主要以咳嗽和发热等常见症状为主,部分病牛可见腹泻症状,怀孕母牛可见流产或产畸形牛胎。感染此类病毒后,牛往往表现出先天性缺陷和白细胞减少的现象[1]。这种病症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其中美国、印度等国家是该病的主要分布地点。值得注意的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不仅可感染牛,也可感染山羊和绵羊等反刍动物,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动物传染病。由于这种病症个体状况较为隐蔽,大多数动物具有较高的携带病毒率,并且影响现代养牛业,所以做好病毒的防控对我国畜牧业来说有积极的意义。
  1 传染病危害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导致牛群出现繁殖障碍的因素之一。由于这种病症传染性极强,感染该病的宿主范围也愈加广泛,大部分偶蹄家畜均会感染。母畜在受精时或胚胎发育时期内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均可导致胚胎出现死亡或出现畸形胎。而产奶期若出现感染,则会导致产奶量下降,进一步降低乳制品的质量,甚至可能引起人畜交叉传染,对于养殖者的经济和生命都会造成一定威胁。
  多数牛病毒性腹泻疾病病毒感染动物后,动物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感染。如感染怀孕母牛或造成牛犊出现免疫耐受后,就会出现持续性感染特征。部分感染牛表现为外观健康,但这种病毒的抗原呈现阳性,抗体呈现阴性。这种持续性感染牛会出现终身携带病毒和传播病毒的状况,对于其他牛群的健康会造成极大影响。虽然持续性感染牛在感染后其症状表现不明显,但往往会发育不良,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对于养殖者来说,感染牛没有任何饲养价值。通常情况下,牛场的抗体阳性率若在60%~80%,其持续性感染率仅为1%~2%[2-3]。所以,做好病毒的防控和持续性感染的预防,是保证这种疾病传染得到控制的主要方案。
  通常情况下,当宿主感染病毒后,病毒会对宿主免疫抑制功能造成极大影响,也是导致各种重症疾病出现的主要诱因。因此,在病牛感染疾病后,病毒会在患病牛体内增强其他病毒的致病性和毒性,进一步影响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导致病牛出现多种疾病,进而降低其生产力。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后会引起一种黏膜病症,是一种临床上最严重的病症类型。虽然这种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病,几乎所有患病牛都会死亡,死亡率高达95%[4],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2 防控现状
  牛病毒性腹泻病症的危害状况极为严重,一旦爆发,难以控制和彻底消灭。随着我国近年来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牛的养殖量有所增加,养殖模式逐渐从个体户的零散养殖转变为规模化和技术化的现代养殖模式。在这种养殖背景下,一旦感染此类病毒,就会引起各种疫情爆发。部分临床研究表明,通常选择疫苗接种的方式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预防,并且在进行牛群管理时加强疾病的监测,淘汰持续感染和免疫耐受的牛群,能够有助于控制疾病。此防治方法在大部分欧美国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对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认知较晚,缺乏相应的认知度和重视度,所以在我国全国范围内没有开展相关疾病的流行学调查,因而对于这种疾病的流行规律和主要流行因素尚不明确,导致这类疾病未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3 防控建议
  3.1 加强检疫
  为了进一步减少牛病毒性腹泻病症的威胁,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病症检疫程序,通过加强产地管理和运输过程管理的方式处理我国国内的病毒流行状况。同时,需要加强进出口牛群的检疫工作,严格检疫奶制品等相关产品[5]。此外,对牛场内的奶牛和引进牛进行定期检疫,及时掌握不同牛场的病症流行动态,明确周边环境中的流行状况,有助于保护各个地区的牛群安全,降低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3.2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制疫苗
  在我国国内应当做好相应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子流行学调查。同时,针对我国大规模养殖区域进行进一步管理,做好优良品种繁殖基地的疫情控制,全面、明确了解我国国内流行状况和疾病疫情的规律。此外,研究我国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毒株,明确其生物型和基因型,并根据相关资料建立完善的病毒遗传图谱,明确不同病株的致病性和危害性,在此基础上严格选择出相关疫苗和候选毒株开展疫苗研究,进一步保证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3.3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动物时,相关饲养人员应当做好牛群的饲养管理。这是避免疫病发生的主要方式。例如,在进行实际养殖过程中,切不可直接将部分新引进的牲畜录入牛群,需要先对其进行隔离观察并检疫,明确其病症状况,然后进行适当消毒,预防病毒的感染,避免新引进牲畜将病毒携入牛群。同时,在进行实际管理时,需要避免牲畜与潜在感染或已经发病的动物接触,有助于减少病症的相互传染[6]。
  3.4 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兽医理论专科机构,为养殖户提供相关的疾病控制和治疗咨询服务。例如,在我国大型养殖区域内建立完善的兽医医院,通过流行病管理的方式设立国家级或区域级参考实验室或专家咨询委员会,有助于建立完善的专业防控网络,使各个地区的养殖户做好疫情防治管理。
  4 结语
  动物疫情防控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涉及因素较多。为了进一步在我国建立完善的牛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防疫体系,应当先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养殖户应当做好牛群的环境卫生管理和持续感染监测,及时进行日常预防和接种,淘汰持续感染的牛个体,从多个环节进行动物疫情监督和检测,以达到控制疾病、全面保证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文梅,朱骏,沈林辉,等.上海市松江区牛病毒性腹泻病血清学调查[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9(2):50,52.
  [2] 林招和.猪病毒性腹泻病的主要特征及治疗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9(9):158.
  [3] 阮文强,张丹丹,覃思楠,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评价[J/OL].中国兽医科学:1-14[2019-02-20].https://doi.org/10.16656/j.issn.1673-4696.2019.0093.
  [4] 馬莉莉,陈月季,翟军军,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MDBK细胞后差异表达基因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32(3):279-285.
  [5] 张淑琴,谭斌,刘泽余,等.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JLS-01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9,46(2):557-564.
  [6] 许大力.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综合防制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2):26.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