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高中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知识最多的时间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模式,构建师生合作的平台,提高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主性,构建高效、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主题式教学;方法
一、主题式教学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开展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象,把信息技术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设定相应的主题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机动性较强、氛围浓郁的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的学习。主题式教学模式更为注重学习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生活素材联系起来,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与逻辑性思维能力,这对未来的生活与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的方法
1.创设主题式学习情境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主题式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习“Word文档”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Word文档操作平台,结合学生当前正在举办的“诗歌散文写作”活动,把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都选择一个作品,把这个作品编辑在Word文档中,或者也可以对诗歌、散文展开美化、编辑、排版,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的自主性,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学到教材知识过程中,不断地拓宽自身信息技术知识面。在主题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象,结合学生的真实学习进度与需求来设定教学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去。
2.明确主题教学的范围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明确主题教学的范围,同时也要在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的情况下,设定符合学生发展的主题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紧跟教学进度。其次,在信息技术主题课堂教学中,要选择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日新月异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展现信息技术改革与创新的过程,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兴趣点选择信息技术素材,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更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还可以设定“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变化”为教学主题,让学生明白艾尼阿克属于最早的计算机,重量为30吨,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让学生感叹科技的进步。同时结合教学进度,为学生展示每一个时代下计算机的视频与图片,让学生在感叹中能够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奉献出一份力量。
3.布置教學实践训练
高中信息技术属于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多布置一些教学实践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这样既能够巩固、复习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在学习“发邮件”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发邮件,学生也可以给教师发一些邮件,教师给学生回复一些鼓励、表扬的邮件,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发邮件的形式来布置课后作业,同样也让学生用邮件的形式向教师发送完成的作业,增添信息技术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4.构建师生合作教学平台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模式,需要构建师生合作教学平台,教师要让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场所,增强信息技术学习的互动性,以此来构建共赢、合作、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向教师讲述自身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让彼此成为知识的提供者与探讨者,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在学习“人工智能”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在合作之下表演一个和智能机器人相关的节目,然后教师让学生去思考在真实生活中所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这时候学生就能够回答出:智能电脑、智能手机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望未来,构建出智能社会的美好蓝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精神。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进度来设定教学方案,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4):163-164.
[2]许华.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0):11.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