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药的危害及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气候的异常变化,加上农业田间管理的过于粗放,农业病虫害的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在提倡绿色植保理念下,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势在必行。该文分析了农药对人类、物种多样性、生态安全性等方面的危害,结合寿县地区病虫害防控实践,提出了适宜当地推广的绿色植保技术,包括理化诱控、免疫诱控、生物农药防控等,并对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概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农药;危害性;绿色植保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1-0090-2
  在农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农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其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不容小视,在国家提倡绿色植保的理念下,农药的不规范使用限制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导致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1]。绿色植保技术是采取包括农业措施、生态防控措施、物理生物防控措施等将农业有害生物控制在安全水平内的植保技术,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可以对农药的危害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应用绿色植保技术,合理使用药剂,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的用量,确保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品质安全[1]。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寿县树立了“绿色植保”的理念,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推广示范了绿色防控技术,对控制当地饮用水源的面源污染、实现粮食绿色增产、确保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现结合寿县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的实际情况,对农药的危害以及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等进行简单总结。
  1 农药的危害
  1.1 危害人体安全 农药危害人体的安全最为直接,危害性较强。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较长时间直接与农药接触,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3]。此外不规范使用农药会造成农产品中农残超标,这样的农产品进入到餐桌后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农药对人类的危害主要可从3个方面分析:一是慢性危害,农藥厂的工人或者附近的居民,其生活或者工作的环境中长期有大量的农药成分,农药会在身体内部逐渐积累,虽然刚开始不会有明显中毒症状,但是时间久了可造成慢性中毒,对人类的呼吸系统等产生影响,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二是急性危害,在使用农药时,皮肤有破损,农药通过伤口进入到体内,或者出现误食农药等问题,在较短的时间里可导致患者昏厥、抽搐,严重的可造成死亡[3]。三是产生突变,导致致癌、致畸等问题。孕妇接触到农药后,可导致胎儿的发育受到影响,出现畸形;农药还可导致人体细胞产生癌变,甚至引起基因突变,遗传给后代的几率很大。
  1.2 危害生物物种平衡 农药应用在病虫害的防治中,虽然短时期内可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长期使用会导致病虫害的抗药能力增强,再次施药时会大幅度降低防治效果。而人们认为效果不理想是因为药剂浓度不够,因此,提高药剂的用量,导致在消灭有害生物的同时对有益生物也有影响,打破物种的多样性平衡。农药在其它动植物内残留,经过食物链的传递,也会传递到人体内[4]。
  1.3 影响生态环境 在生态系统平衡性较好的情况下,所有的生物互相依存、互相制约,通过自然调节将各种生物的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农药的施用,虽然将有害生物消灭了,也导致了一些有益生物的灭绝,即使田间的有益生物未完全消灭,也因为食物的匮乏影响到其繁殖,最终导致物种数量大幅下降,有害生物因为没有天敌又会大量呈爆发式繁殖。农药的施入可以通过水、空气、土壤等传到很远的地方,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2 适宜寿县地区的绿色植保技术
  2.1 理化诱控 一是太阳能杀虫灯。通过在田间悬挂太阳能杀虫灯,对水稻、蔬菜等多种作物上的一些害虫能够起到很好的诱杀效果,平均控害面积在0.67~1hm2/台。二是性诱剂诱杀。此技术是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一类新绿色防控技术,其具体原理是利用性成熟的雌性成虫释放性信息素,将果园内同种雄性成虫吸引过来交配繁殖后代。通过人工合成性信息素,将雄性成虫诱集到诱捕器内,一方面降低田间害虫数量,另一方面也使雌性成虫无法交配产生后代,进而降低种群后代的基数,达到防治虫害的作用。寿县农技中心通过在田间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平均控害面积为0.0667hm2/台左右。三是粘虫板诱控。粘虫板是利用有害生物对色彩等具有趋向性等特点,对田间的蓟马、蚜虫、粉虱等有很好的诱杀效果。该诱控技术操作简单,对害虫的防控效果好,常用的有黄色粘虫板、蓝色粘虫板等,田间悬挂的密度为450~600个/hm2(规格为20㎝×30㎝)。
  2.2 免疫诱控 植物免疫诱抗剂又被称为植物疫苗,属于一类新型的生物农药,是近年来农药生产中研究的热点,其防病、增产、提高品质的效果明显,不会对人畜产生危害,属于环境友好型的农药类型。免疫诱控技术的原理:植物在外界条件的刺激下,可以激发自身的防御免疫体系,以降低危害。此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降低植物中农药残留。寿县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推广了免疫诱控技术,激活了植物自身的免疫体系,产生抗性物质,提高了植物的广谱性抗性水平,起到抗病、增产提质的效果,且免疫诱控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不会产生残留。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植物免疫诱控药剂有碧护、芸苔素、菇类多糖、氨基寡糖素、阿泰灵等,如寿县地区推广应用的阿泰灵,剂量一般为45g/hm2。
  2.3 农药减量助剂 农药减量助剂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中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即在应用农药时适当添加助剂,提高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减少农药的喷施次数及喷施量,避免过多应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广泛应用的农药减量助剂为“激健”,主要的成分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达到食品级标准,无污染)、食用菜籽油、食用玉米胚芽油等,安全无污染,不含有任何的有毒有害物质。“激健”应用后可降低杀虫剂、杀菌剂的用量。目前寿县地区在病虫害绿色防控中“激健”用量为225g/hm2。   2.4 生物农药防控 生物农药防控是利用生物活体以及其代谢产物或者仿生合成的具有某些特异作用的农药,对农业有害生物(鼠类、害虫、病原菌、杂草等)起到防控效果的一种技术。生物农药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不会危害到人畜的安全、不会伤害田间的有益生物,更不会导致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属于无公害型农药。目前市场上应用比较多的生物农药主要有井·蜡芽(用于小麦赤霉病、纹枯病,水稻稻曲病、纹枯病等的防控)、春雷霉素(用于水稻稻瘟病等的防控)、阿维菌素(用于水稻卷叶螟等的防控)、申嗪霉素(用于水稻稻曲病、纹枯病的防控)、短稳杆菌(用于水稻卷叶螟的防控)、多杀霉素(用于蔬菜鳞翅目类害虫的防控)等。
  2.5 纳米农药防控 纳米农药的溶剂都为水,属于水性制剂,可以提高农药的表面积,喷施在作物上后可以分散的更均匀,与生物靶标接触的更加充分,更好地发挥农药的防控效果,符合安全、经济、无污染等特点,是确保我国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零增长的必然要求。纳米农药可以使农药中有效活性物质的活性大大增强,提高其药效持续的时间,进而起到减少农药用量的效果。
  3 绿色防治技术在寿县的推广应用情况
  寿县在安丰镇某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上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00台,绿色诱控面积66.67hm2;在寿县地区的6个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区推广了二化螟性诱控剂,每处诱控面积20hm2,共实施120hm2,二化螟诱控剂诱捕器安装的密度为15套/hm2。在刘岗、三觉、保义、安丰等7个乡镇推广了生物农药+免疫诱抗+减量助剂,主要推广应用春雷霉素有效成分45g/hm2、申嗪霉素有效成分9g/hm2、短稳杆菌1500mL/hm2、阿泰灵450g/hm2。目前通過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寿县地区的杀虫剂、杀菌剂用量减少1/2左右,除草剂用量减少40%,农药减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怀彪.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探讨[J].山西农经,2017(22):90.
  [2]热依汗·阿布都克依木.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96(4):71-72.
  [3]白云飞,郝彦飞.论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20):66.
  [4]武留超.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9):154-154.
  (责编:王慧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3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