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普通高校及少数民族院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培养专门的数学民族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及边远地区的发展。预科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十分明确,其也可以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实际教学中,民族预科生的英语水平与汉族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原本适用于汉族学生的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少数民族预科班就出现一定的不足。文章主要分析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不适用性,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 英语教学 分层教学法 问题分析
【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少数民族预科英语课程分层教学研究,课程编号:GZC1317058。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115-02
预科生是指国家指定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在本年度高考的考生中选择符合特定要求的考生择优录取,该在校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再通过学校的预科考试进入本、专科的学习,并根据本校的预科考试成绩分配具体专业。对于英语水平相对较差的民族预科生而言,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英语教学,从而提高民族预科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不同的教学层次,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因材施教”的理论核心就是将学生个体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学生通过扬长避短实现最好的发展;通过分层教学法,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素质,实现从已达到的发展水平向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跨越。
二、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存在的不足
(一)分层依据单一
学生的合理分层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基础,而科学的分层标准及依据是会对分层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而学生的分层结果又会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效果。以往在民族预科英语分层教学中,往往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单一划分,其实这种划分方法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技能:首先高考仅是通过一次考试检测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并不能很好的说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其次,按照高考成绩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但实际上由于民族预科生的英语文平差异非常大,这种分层方法不仅无法使得每个学生都处于相近的水平,而且不利于老师开展教学工作。因此单一的分层依据会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预科生分层结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不利于分层教学的开展。
(二)分层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在实际情况中,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分到A层而出现自我膨胀,对自己的要求也有所放松,久而久之会导致其成绩下滑,反而与分层教学的初衷背道而弛;而对于分到较低层次的学生而言,原本民族预科生的英语基础就比较差,得知自己被分到较低的C层,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会更加不足,甚至自暴自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反而对分层教学产生不满情绪。此外,分层教学还可能会增加学生管理的问题,比如班级名单变动,会有部分不自觉的学生利用这一漏洞请假造假、上课缺勤。
(三)分层教学评价不合理
虽然在很多高校的分层教学模式中都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即学生的日常表现会占据期末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则占70%,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日常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于其日常表现做出评价。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日常表现的评价不仅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多数评价项目没有量化,导致老师的评价比较主观,且不同的任课老师对于同一个学生的评价分值存在差异。在这种评价查模式中,老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仅仅是评价结象,单向的评价结果对于学生而言,无法有针对性的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无法明确努力的方向。并且期末考试成绩还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老师自然更加关注试题的设计及测试的结果,无法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三、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一)建立合理的分层依据
上文中提到,普通高校的分层教学法中学生的分层依据过于单一,不适用于少数民族预科生,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对分层依据进行改进,以提高分层的合理性。除了学生高考入学的成绩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学校还要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由外语系根据学生的高考试卷提供难度适中、题量适中的试题,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知识及技能的测试,以便了解新生真实的英语水平。除此以外,还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见,由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目标、对英语的喜爱程度等向老师提出申请,申请到自己愿意的层次学习。这种分层方法既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分层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二)采用隐性分层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所谓隐性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潜力等将学生暗中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在隐性分层中,只有老师自己清楚学生的实际分层情况,并不会将分层结果公开,这种方法既可以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优势体现出来,又能够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与传统的显性分层教学相比,隐性分层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人性化,这种教学方法有意识的模糊了“标签效应”对学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失落感、被歧视感,使其对英语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并且隐性分层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与照顾,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重
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分层教学的评价,要在现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重,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及空间。除了期末考试成绩外,日常学习中的进行性评价共分为四个环节,即课堂预习、课程作业、课外阅读、课外讨论等。其中课程预习是指学生是否在课前对各单元内容进行预习,老师可以通过课堂问答、抽查笔记、标注等形式进行随机检查,并针对检查结果设计详细的量化评分标准,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打分。课程作业则包括课后习题、小论文、技能测试等等,作业的形式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作业,老师要按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给予对应的分数;针对作业抄袭、缺交作业量大于三分之一者,则取消学生的本学期英语考试资格。课外阅读则由老师在本学期开始时列出相关阅读书目、论文、专刊及经典视频等,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更具体,并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完成情况;由于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自律性要求较高,因此要适当减少课外阅读情况在教学评价中的比重。课外讨论则是由老师对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其制定详细的讨论内容,讨论的形式可以是随堂讨论,也可以是集中讨论,可以是辨论,也可以报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给予相应的评分;由于课外讨论的评价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色彩,因此也要适当减少其在教学评价中的比重。
评价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可以进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之間的互相评价则可以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影响的作用,改变教学评价老师“一家独大”的现状,提高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四、结语
总之,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英语对于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水平差异悬殊的现状,应用分层教学法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当然,在普通高校英语分层教学法的基础上,我们要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分层教学进行适当改进,通过完善学生分层依据、采用隐性分层教学法、改进分层教学评价方法等提高分层教学的适用性,将分层教学法的作用真正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周佳.分层次教学: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3):36-37.
[2]邵迪,任晓龙.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70-75.
作者简介:
刘日波(1970.8-),男,朝鲜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