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兴趣的培养越来越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尊重儿童学习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本文从师生关系、教学组织形式、课堂及课外活动安排等方面介绍了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兴趣;培养
  一、尊重儿童学习特点
  儿童与生俱来对世界就有独特的感受和观察的角度。他们活泼好动;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对一切充满幻想;他们富有创造力……这些独特的本性一旦在外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将会成为他们学习外语的巨大推动力。在设计和实施任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另外,还要非常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儿童语言学习的本能,创设有意义的交际情景,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实现目标,感受成功带来的快感。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应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这种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尊师爱生是良好师生情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心,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教师应该培养和学生之间关系: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是和谐关系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2、合作的师生关系,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一一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3、互动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牛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一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一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三、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课堂安排灵活
  1、多样的教学形式形式可以多样。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随有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的教学方式的态势语教学方式,性格严肃的教师可借助于简笔画刻画出人物喜、怒、哀、乐等表情及走、跑、跳等动作,同时再加上老师绘声绘色、有感情的描述,学生脑海里一定会产生一个清晰的画面,学习起来定会轻松而且效果好。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恶学习到热爱学习。
  2、灵活的课堂安排安排灵活,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短时间、高频率,保证学生多次接触英语和足够的实践量。课堂上课桌椅的摆放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圆式、全圆式、双圆式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互相关心、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倡自主、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与教材相关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展各种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验证自己的学习结果,展示自己的才能,还能在活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和个性,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语言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朗读、讲故事、演讲、表演、调查、访问、报告会、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爹,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作為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任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汪洋. 关于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探究[J]. 才智,2014(3):23-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1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