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加强安全教育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社会发展下,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文化水平要求更加严格,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的保护自身安全与社会安全。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教育现状;高校安全
引言
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安全自卫、自救的特殊使命。大学生安全问题心系这千家万户,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频繁发生各种触动人心的安全事故,直接反映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迫切性。因为当前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大学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较弱问题,因此,大学需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1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安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国防、战争等方面,对于现代化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认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境外的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渠道如学术研讨、交流等公开或者秘密的方式不断传播西方所谓的民主模式和价值观念,以培养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1]。第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由于我国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校教育的重心都在学生如何学习课程、如何获取知识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塑造教育。随着办学条件的政策放宽,越来越多的学生能顺利地进入大学校园,这也使高校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化,从而使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从初级教育到高级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面对一些突发的情况无所适从、无法解决,最终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996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安全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的长久性工作,必须纳入到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也明确指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各高校也开展了安全教育,但是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未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无教学大纲,缺少统一的课程设计等。国内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安全教育研究成果比较少,尤其是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方面数量更少[2]。目前国内高校(含独立学院)安全教育课程的教研团队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型教研能力。课时量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受到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缺少多维度的思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欠缺,进而无法真正使学生充分掌握安全技能。课堂互动性不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3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提升对策
3.1安全教育内容的革新
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自身安全为主要教育路线,让很多学生感觉厌烦。我们可以采取分年级、分层次,与时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内容的组建。每年的9月为我国新生入学月,开展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校园安全、防诈骗等),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求职或自身的其他原因自杀的人数比例不断攀高,可在他们毕业之前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求职陷阱、合同诈骗方面的知识。
3.2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大力支持教师开发具备声、色、光、画多种表现手段的微课、慕课,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输送给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网络社区讨论、校园论坛等交流方式开展知识解答和思想交流,通过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安全的认知水平[3]。
3.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大熔炉,它总是通过营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把社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与当代大學生的亲切感,例如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进而保证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3.4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全覆盖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作用,将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本科培养阶段。通过加强安全课程建设,坚持拓展课程传播方式,有效扩大了网络课程覆盖面,同时改善传统安全类课程的传播途径,为推进总体安全观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系统有机的安全课堂教育培养机制,实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全员覆盖,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安全问题,认清当前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做好大学安全教育工作能够维护整个教育环境,同时对建设良好育人环境与校园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意义。因此大学需要紧抓安全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变化和教育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在培养大学生技能与能力的同时,为大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搭建安全保障,务实校园环境安全建设工作,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亮.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61-62.
[2] 宋娅文.关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科教论坛,2016,(08):40.
[3] 董雯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J].兰台世界,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