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用地的面积正逐渐减少,因此,如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想要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和加强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对农作物科学种植进行了探讨,就病虫害具体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作物;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630046
引言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改善农产品质量和提升农产品产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面临的粮食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提高农产品的产质量尤为重要。因此,围绕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探析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作物科学种植
1.1 多样化种植,保持生态平衡
不同种農作物种类所采用的种植技术也是不同的,而若想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就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下,大多数农户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失衡,因此,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户要充分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多样化种植,保持生态平衡,避免因农作物种植而破坏生态环境。多样化种植技术的多样化体现在空间多样化和时间多样化2个方面,其中,空间多样化指的是的根据不同种农作物不同的生长环境要求,在空间上进行多样化种植,例如,利用不同种农作物的光照要求不同,在进一块农田中科学种植高矮不同的农作物,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而时间多样化是指根据不同种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和成熟时间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种植,例如,北方地区在玉米种植后,进行冬小麦种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空间多样化种植技术和时间多样化种植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多样化种植技术利用的植物生长的特性,并不需要化学因素的干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免受破坏,保持了生态平衡。
1.2 严格监管农作物生产过程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使用化学农药是一种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还会诱使害虫基因突变,使得其抗药性增强,同时,化学农药的使用还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失衡又会引发新品种的病虫害,如此循环,最终导致农作物种植环境不断恶化。农户在种植农作物时,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提前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户要做好农作物生长情况的监控工作,根据农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和生长特性,进行施肥、浇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避免因监管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农作物收获后,农户还应该做好清理工作,为后续种植做好准备,只有严格监管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及时有效的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才能够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免受破坏。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式包括很多种,比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具体的防治方式本文在下文将进行具体的介绍。
1.3 加大技术投入,加强种植人员技术培训
种植人员种植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是否能够达到科学种植的目标,因此,各地有关部门要组织种植人员进行科学种植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科学种植技术水平,掌握更多的农作物栽培技术。与此同时,各地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一线,与农户进行沟通交流,并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进而对农户进行各方面的指导,提升其农作物种植技术水平,促进农作物品质与产量的提升。各地有关部门还可以定期组织种植技术水平较高的种植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并将他们的经验和成果分享给其他农户与技术人员,以促进广大农户种植技术的全面提升,促进农作物科学种植的发展,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与质量。各地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方面的投入,积极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科学种植技术,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各地不同种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是有规律可循的,农户可以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和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例如,农作物播种前,做好选种工作,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药处理,防止种子被害虫破坏,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季节规律,对土地进行翻新和修整,提高农作物秸秆和枯叶的腐烂速度,降低病虫害的存活率,保障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实行轮作,不给病虫害的生存留有空间等。值得注意的是,农户如果需要采用化学药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要根据土壤条件、病虫害的特点和农作物受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用药,以免对农作物种植环境造成破坏。
2.2 加强田间管理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耕地、耕作、施肥和浇水等,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具体而言,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消除病虫害的生存空间,防止杂草与农作物争夺土壤营养;实行轮作制度,防止农作物受到寡食性、单食性虫害的破坏;及时进行施肥、浇水,防止因干旱而导致蚜虫、螨虫类虫害的发生,使得农作物产质量降低。
2.3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指的是在农作物科学种植过程中,采用物理手段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具体包括覆盖地膜、对种子进行拌药处理、诱杀害虫、人工捕杀害虫等。采用物理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还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与科学种植理念的要求相吻合。
2.4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指的是利用病虫害的干扰激素和自然界的天敌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例如,利用青蛙、益鸟、赤小蜂、草蛉、七星瓢虫等益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借助病菌、细菌和真菌等诱发病虫害感染致命疾病,起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利用害虫激素对害虫的繁育进行干扰,降低病虫害的存活率。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不会对人和农作物产生影响,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技术,但是,这种技术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显著的治理效果。
2.5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指的是借助化学农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化学防治技术的优点在于应用范围广、见效快等,但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人、畜和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该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护土壤环境。同时,我国有关专家学者和科研部门应该加强新型生物农药产品的研发,在达到病虫害防治目的的同时,防止对人、畜和土壤环境造成破坏。
3 结语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采用多样化种植技术,严格监管农作物生产过程,加大技术投入、加强种植人员技术培训,同时,采用多种防治技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促进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昌贤.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种子科技,2016,34(8):92.
[2] 杨丽琼.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16,10(15):66,68.
[3] 葛曼,陆海英.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12):93-94.
[4] 姚沁伶.浅析植物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17,35(03):98.
[5] 时玉强.浅析农作物种植、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5):121.
作者简介:
王传丽(1973-),女, 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