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创业层次不断提升的良好形势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深化对“双创”教育的内涵理解,强化“双创”教育的顶层设计,持续强化课程建设和教法改革,完善教学组织和支撑机制,整合“双创”教育实践环节。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
  为了掌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客观情况,探索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受教育部指导和委托,从2016年开始每年编写发布《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报告编写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样本问卷调查,并在全国10余个城市、几十所高校开展调研访谈。调研成果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这一根本性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调查与趋势概览
  2016年的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763所高校,共有434827名在校或毕业五年以内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在校大学生有效问卷313251份(占比72.0%),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或已毕业学生有效问卷77776份(占比17.9%),有过创业经历者有效问卷43800份(占比10.1%)。2017年的调查进一步调整了高校抽样框,结合2016年调查发现的问题修订了问卷内容并增加了高校教师问卷,建立了跟踪调查网络。问卷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2所高校,共有3983名在校大学生、476名大学生创业者和910名高校教师参与。其中,在校大学生有效问卷3674份(占比76.7%),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或已毕业学生有效问卷322份(占比6.7%),高校教师有效问卷793份(占比16.6%)。
  调查结果显示:首先,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在2016年与2017年的调查中,有近九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创业。在2016年的调查中,显示出较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8.1%,而2017年这个比例是26.2%,有了显著提升。
  其次,大学生创业层次不断提升。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或毕业生的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从性质上来看更多是“机会型创业”,即为追求商业机会而从事创业活动,而非为了解决就业温饱问题而从事“生存型创业”。学生创业动机主要包括“自由自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实现个人理想”“响应国家‘双创’号召”“服务社会,创业报国”等。具体来看,从事“机会型创业”的创业者比例由2016年的73.2%上升至2017年的76.4%,而“生存型创业”比例由26.5%下降至21.7%。调研进一步发现,有58%的大学生以“发现某个市场痛点”为切入点而选择创业,另有42%则因“发现某种技术的商业潜质”而进行创业。可见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主要出于自我价值实现动机,而非因为生存压力所迫。通过比对正在创业者的专业特征可以发现,75%的创业行为发生在本专业领域内,显示出基于专业的创业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这也有助于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再次,大学生创新创业制约因素依旧存在。数据显示,制约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两大阻力因素是资金和经验不足。两年的调查中,都有超过半数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创业的最大阻碍是资金缺乏。从创投融资来源看,2017年被调查的创业者中,大多数没有风险投资方的介入(占比86%)。大部分创业者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自己或是创业伙伴。七成以上大学生创业者从未获得创业担保贷款,“不了解相关政策”是创业者没有获得创业担保贷款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顶层设计、内生动力、文化氛围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与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有偏差,缺乏顶层设计。创新精神的培育、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核心要素之一,在学生全面长远发展、为创新型国家输送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普遍性意义。但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还有高校并未实质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还定位于部分学生、部分教师和部分教学活动。例如2017年调查所覆盖的在校生或毕业生中,有8%认为所在学校没有开展创业教育,57%认为所在学校的创业教育开展很少。此外,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等同于几门创新创业课程、几次实践环节或商业企业创办等情况还非常普遍,有学校甚至盲目鼓励学生脱离专业学习,过早介入创业实践。这些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识的偏差,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或者设计非常不合理,组织机制和主体责任分工不明确,不能有效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并制定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政策和机制。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在调查中,34.2%的高校教师认为本校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显然,这些高校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这一方面造成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借助学校学科优势和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学科化。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无法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缺乏内生动力,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化、生态性不足,文化氛围亟待提升。综合调查情况来看,目前高校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脱节的现象,难以形成有机互补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都有将创业培养与就业相对立的倾向,就业创业观念缺乏合理的统筹和引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高校内部难以得到全员关注,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亟待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建议
  深化創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也是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全国最早的9所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改革实际,将创新创业教育深植于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融合、目标融合、知识融合、机制融合和模式融合,在深度融合中突出重点和主线,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深化“双创”教育的内涵理解,实现与人才培养的理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质是引领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方式的改革。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贯彻“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性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理念中红色基因传承、健全人格养成的具象化体现,学校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育人传统高度凝练为培养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为人类进步创新、为社会发展创业”的“双创”情怀。学校提出“业”“新”“育”“融”“圈”五字方针,深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业”,创业不仅仅是创办企业,更要学业、就业、创业、事业“四业”并举,为学生创造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育”,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融”,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圈”,构建学科圈、要素圈、校友圈,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
  强化“双创”教育的顶层设计,实现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融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要义,是结合学校育人传统和学科特色,在整体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中,纳入学生拔尖创新能力与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将创新创业作为培养方案的重要指标,将自主创业作为培养成果的重要体现,科学合理地实现“双创”教育与整体人才培养的目标融合。中国人民大学从2012年起整体实施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将着力培养学生厚重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作为整体目标。通过各类具体项目和配套支持政策,全面推进研究性、创新性学习制度体系建设,为学生自觉创新创业打下基础。基于“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以“养报国之心,育创业之才”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突出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与“双创”价值的引领。学校于2015年和2016年两度修订本科培养方案,强调全程融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持续强化课程建设和教法改革,实现与人才培养的知识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紧扣“课程”“课堂”的教学核心环节,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专业教育教学,将创新创业的知识融通、能力复合、学科交叉等要求在教育教学层面落到实处,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的知识获取需求。一是因材施教的课程规划融合。学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面向有创业意向学生的“系统教育”、面向有创业目标学生的“重点教育”以及面向创业实践学生的“实践教育”,形成了“入门·激发、通识·基础、专业·深度、行动·实践”四个层次递进衔接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现实需求的课程设置融合。学校根据学科特色优势和人才培养定位,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趋势,按照专业深度融合的要求开发特色专业创业课程,已开设互联网+创业、互联网金融、人力资源外包创业、新媒体创业等纳入专业学分的创业课程包。三是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融合。课程全程采取课堂讲授、课外研学、课堂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师讲授、引导和启发下,促进学生参与研究实践,实现体验式、批判式、探究式学习。结合创新创业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的特殊需要,教学中突出案例教学教法改革与情境模拟。
  完善教学组织和支撑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机制融合。克服创新创业教育在融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与障碍,需要精细化的机制设计与政策考量。这既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组织架构等顶层设计,也需要具体教学环节的微创新。在与原有人才培养机制无缝衔接的同时,还要结合时代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持续创新和动态调整。从中国人民大学的实践经验来看,至少有三个层面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进行精细化的创新设计与结构再造。一是组织机制融合。学校构建起了教学、就业、团学、科技园等部门及相关学院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协调机制。学校持续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统一校内机构的行动目标,于2015年成立创业学院、2016年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服务等工作。二是选拔培养机制融合。为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学校实行培养机制创新,开设了10余个复合型实验班,培养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双选认证”制度,使所有学生均可跨学院辅修专业或学位;开发了300余门跨学科课程资源,要求全校学生选修8学分的跨专业课程,将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实训孵化环节纳入学生推免、学分转换等培养制度。三是教育教学支撑机制的融合。学校按照“双师型”、国际化的要求培养创业师资,实现授课教师副教授以上职称80%以上具有知名海外创业教育机构进修的背景;同时还聘请校外创业导师126人,导师深度融入到创业课程、实践辅导、评审路演、投资支撑等工作中。
  整合“双创”教育实践环节,实现与人才培养的模式融合。创业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创业主体及其所處的创业环境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经过彼此复杂的交互作用提高整体创业活动水平。构建创业生态系统,要求学校把握创业者、平台、环境、文化等要素的内在关联,进一步整合资源,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要求的教学实践环节融为一体,形成课内与课外、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训、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协同育人平台。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实现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制度化,每周一次的创业路演,每月两次的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辅以创业导师一对一指导、校友创业投资基金等实际支持手段,共同形成了创业服务系统。其次,通过实践训练的方式打通“课程——训练——竞赛——孵化”一条龙服务,全程化解决创意落地、成果转化、创业实践检验等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再次,在校内外形成全流程、全方位、全链条、立体化的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校内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园“文化科技园”的平台作用,该平台已经累计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90余家。在校外则发挥各级校友、各类要素的圈层作用,联合地方政府、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企业、校友企业等积极构建校外创新实习实训基地260余个,创业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
  综上所述,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道路上,高校必须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特色,系统性地做到理念相融合、目标相融合、机制相融合、模式相融合、知识相融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完成党的十九大所赋予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洪大用,毛基业,叶康涛.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201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雷朝滋.关于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7(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8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