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协同创新理念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协同创新是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学校及企业机构等多方主体之前相互协作配合的创新行为,能够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发挥各自职能还能够将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融合和互补。政府应该引导学校与企业机构等协同建立更具创业教学能力的教育团队,为学生创造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创新思考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氛围环境。
  [关键词]协同创新;大学生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6-000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0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创新创业,重在一个创字。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是当代高校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都应具备的良好素质。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也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我们国家的快速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创业教育的革新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使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开展。但与国外的创业教育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创业教育內容空泛,教育体系缺乏整体性、条理性和局限性。创业教育水平过低导致我国高校教育中出现了很多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和认知仅有“一知半解”的情况,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自然也不会高。在协同创新理念的引导下,政府主导学校、企业机构等协同组织科研创新类的教育活动,多媒体去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为在校大学生创造更加有创业意识的环境。此外,国内高校的师资配备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力度不够,教师除了要具备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应该有着创新创业意识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影响并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应多组织开设关于对教师的培训课程,鼓励在线老师进入企业参加工作,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还能积攒很多的企业工作实践经验。
  一、关于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在当今经济、科技趋势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创新手段,多个社会机构、企业等在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相应政府政策的号召下,各机构或产业主体之间分工协作,互助互惠,通过对优势资源共享和融合构建出的新的学、产、研等多平台交流合作共赢的模式。各主体间的合作交流之中,一般都是学校、科研机构等给出理论、实验数据,然后各个机构单位协同开展工作将其在科研基地或别的平台场所整合和利用起来,通过现代高科技技术和信息技术搭建新的平台或基地,以实现共同发展、开发新科技产品等的最终目标。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是各方主体会合并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变成一个整体性的创新生态系统,共享资源协同合作,共同发展。不过这个“有机结合体”不断有新的动态出现,同时各方主体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动态变化。各方主体之间的协作往往也都是属于大跨度的合作模式,各自看起来“互不相关”却有着“生死相依”的关系。在我国教育部门在之前的“2011计划”中就提出要引导和促进高校、企业产业、科研所之前的沟通交流,开拓出一种适应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形式,营造协同创新下高校创新科研的校园环境。对于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来说,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通过政府机制的引导高校与高校、科研所与高校、企业与高校间通过不断开展跨学科、跨行业的合作,理论或科研成果的共享利用,以此来带动学生、科研人员、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研制新产品、得出有关研究课题的实验结论或开展有关创新教育类活动等。高校与研究院等协同合作开展的科研活动或建立创新研究院等可以在给高校大学生营造出很好的创新思考、积极向上的氛围,对在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作用。
  二、现今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创业教育旨在培育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创业的指出方向,是大学生创业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还不成熟,创业教育水平相比国外还落后很多,我国政府必须引导各大学院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真正提到日程上来。
  (一)创业教育体系不全面且覆盖范围小
  我国的创业教育没有形成全面的教育体系,内容空泛且缺乏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创业教育类活动基本都是在校内或者学校的创业园区开展,与社会企业的接触面非常窄小,学生对无法对企业工作有更为直接的了解,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效果也不理想。现阶段的创业教育无法满足高校大学生所需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学需求。我国的创业教育还没有被纳入正式的高校教学课程之中,基本属于教育体系以外的业余教育范畴。虽然有少数关于创业类内容的学科,但是相对国外创业教育来说差距还是非常大。就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联系来讲,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基本是处于隔离状态,在我国高校的专业课程中很少有引入关于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
  (二)基于协同创新下高校未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
  与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严重缺乏对大学生积极创新思考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比如,美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风”,有着这种“教育风”的院校被称之为创业型高等院校,我们所熟知的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便是其中的代表。这类学校每年会在校内多次开展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会斥巨资让学生得以参加科技创新探究和学术研究讨论。不过我国政府近几年实施的政策已经在支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而且国内很多产业、行业机构也提供了许多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条件,一些高校开始在校内外开设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等。
  (三)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具备协同创新理念的教学团队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各方面的发展条件不够成熟,尤其是缺乏具有创新理念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高校的师资队伍是紧密相关的,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行为思想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教师对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我们国家的各高校教师大多是来自师范类学院,他们这一类教师往往是理论知识优秀但对工作和实践严重缺少经验,这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显然是负面的。我们国家必须改善现有的教师教学模式,引入更具创新理念的师资队伍。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
  在渗入协同创新理念的前提下,高校应把加强大学生创新思考能力、自主创业意识和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再结合社会多方面平台为学校引入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和思考能力的教师,协同建立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的新理念师资队伍,并且要在政府的帮助下将这些想法落到实处。
  (一)政府引导学校、企业、科研等机构等协同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大力发展政府主导的学校、企业、科研所等的结合教育教学模式和由他们协同合作建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开展各种科研讨论和创业教育活动,将他们各自的资源和平台优势深度融合,协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可以促进他们各主体的紧密互动,也为国家的未来做好储备力量。各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项课程,开展校企结合开办的创业教育相关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创业教育面,也打破了现有的创业教育的局限性。学、研、企三方主体的有机结合,协调开展工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营造校园积极创业的氛围
  高校良好的创业氛围能带动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正向引导,能够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各高校应该动用学校全系的力量,建立健全对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以多鼓励各系的学生去参加多种行业创业教育活动、创新计划大赛等,使他们能够感受创新创业的浓烈气氛。
  (三)建立并完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创业教育团队
  兼职教师相对于高校教师虽然有着教学模式和观念的差距,但是在科研创新更具有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和思考的能力,高校应该完善和运用兼职教师与高校教师的双聘模式,建立更适合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教育师资队伍。另外高校要多与企业多交流,比如联席、协调配合来完成对双聘模式的教师任用等。还要多利用政府的职能和优势资源,尽可能多的解决相关资金问题,不仅是创造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条件还要多开展对教师培训的课程活动。另外要多给在校老师一些到企业工作的机会,这样还能积累很多在企业就职的实践经验。
  (四)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
  政府出台的新政策要引导和组织企业、学校、科研所等协同完成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搭建。更多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等地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让学生都可以多对社会多种企业的深入了解,以便他们可以明确今后的创业目标或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高校毕业生对自己未来迷茫的现象。学校要加强与企业、政府的沟通和协同配合,更深层次的将各自的资源优势结合利用,合力组建和运用双聘教师隊伍,多开展校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宣传活动,引导并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结语
  在我国高校教育现状的背景下,基于协同创新理念开展学校、政府、企业等协同开展一系列、全方面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共同培育社会所需要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对我们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将协同创新的理念渗入和实践到创业教育中,同时不要忘记要求学生了解当前的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7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