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人与自然之间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关系体现就是人类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而这项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本质上来看,野生动物的保护属于一个伦理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该问题。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意识到人与自然二者间关系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对野生动物保护这一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与处理,建设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野生动物伦理,将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意识充分激发出来,使我国在开展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时,能够具有相应的理论依据,以此来强化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通过全新的生态价值观对人们的不道德行为予以约束。由此可见,人类与野生动物应该协同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而且能够将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理念全面体现出来,进而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生态伦理;野生动物;对策研究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并指出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重新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审视。作为人与自然各种关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主客体现,野生动物保护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主要是指,人类自觉主动的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并协助其生存,进而使它们得到繁衍生息。从根本上来看,这不仅是人类主动开展的一项工作,而且在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时,能够使人们的行为得到规范,避免野生动物受到伤害,从而使野生动物能够在大自然中依照自身的特点以及本性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只有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审视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才能促使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不仅能够使我们对当前野生动物保护的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能够使我们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加快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下生态伦理理论体系的建设步伐。
  二、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中的生态伦理困境
  (一)公民野生动物保护的伦理意识薄弱
  目前人类在保护野生动物时,通常存在以下两种保护思维:一是“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人类为野生动物设置相应的保护圈,在保护野生动物时,人们采取的基本都是散养或者半圈养的方式,如此一来,既使野生动物的自由受到了限制,又削弱了它们的生存能力。尽管从表面上来看,人类此举的目的在于对野生动物保护,但从本质上来看,这却导致野生动物失去了原本自由的生活;二是“以人为中心”。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保护思想都存在于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行为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从人类角度来看,动物应该服务于人类,原因在于人类属于高等动物,具备独立的思想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均是动物所不具备的。诚然,人类的行为是在保护野生动物,但从本质上来看,人们更多考虑的依然是自身的利益,为此,希望动物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根据上述两种思想可知,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人们尚未树立起正确的伦理意识。以2014年发生的“7.14河南大学生掏鸟案”为例,该事件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大部分网友认为对这两个大学生的判罚过重,与他们掏十几只鸟的行为不匹配,但也有一些网友指出他们掏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并非普通的鸟。通过此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在野生动物保护这一问题上,大部分人都存在严重的“以人为中心”思想,往往从人的角度来分析事件本身,并不会从动物角度思考。这也体现了人们对野生动物尚未完全认识,无法将野生动物准确的分辨出来。因此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使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并引导人们在野生动物的保护方面树立正确的伦理意识。
  (二)野生动物保护中“人的内在自觉性”差
  人类的自律就是所谓的“人的内在自觉性”。这种自律主要体现在人类自我的反省、约束与规范中,是人类对道德的一种认识与领悟,反映了人类对自己欲望以及私欲的克制。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类占用的野生动物资源越来越多,对物质的欲求不断增加,自我约束能力日益下降,进而导致其内在的自觉性逐渐丧失。自觉性是无形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隐形存在的一种最恒久的耐力。人的内在自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识自觉;2.行为自觉;3.态度自觉;4.反省自觉。在笔者看来,现代人最缺乏的两个自觉性主要是态度与反省自觉。在调研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过程中,通过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交谈,笔者发现很多人缺乏态度自觉性,尽管人们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会伤害到野生动物,但依然会不顾一切的实施这些行为。这反映出人们并没有平等的对待野生动物,缺乏相应的态度自觉性。对于野生动物保护而言,“人的内在自觉性”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伦理意识,因此,要想为野生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人们必须加强对于自己的约束和管理,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个人价值”趋势越来越明显
  個人价值主要指的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发现与创造,属于个人的自我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现如今,人们对于个人价值的存在感越来越重视,这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出人的自我价值,全面展现其能力,而且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社会认可度。康德说过,个人并非是满足他人或群体意志的手段和工具,而是一种目的。但假如人们片面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就会导致其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境地,致使人们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做出不正确的选择。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对应存在,二者密不可分,从个人价值的角度来看,社会价值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态伦理指出,当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产生冲突时,人们需要从全局出发,将社会价值摆在首要地位。从长期来看,社会价值的实现能够有效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是在现代人看来,要想实现社会价值,必须首先实现个人价值,这与上述观点恰恰相反。如此一来,势必会引起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冲突,导致二者相悖,进而使得人们一味的追求个人价值。生态伦理学认为,从整体上来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均是价值的一种表现方式,二者只是主体以及追求的意义有所不同。价值的主体并不是唯一的,人与物皆可。在笔者看来,虽然它能够同时为人与物所用,但人并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尺度,即便离开了人,同样存在自然与社会价值。因此,如果人们一味的追求个人价值,那么不仅会降低社会价值,而且会增加人类的私欲,进而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改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中的生态伦理困境的对策浅析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观是我国长期贯彻的基本思想,能够有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保护野生动物期间,同样需要将此观念融入其中,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新的保护观念。可持续发展观主要是指,在确保后代资源不被损害的情况下,使当代人的资源需求得到满足的一种理念。在十八大会议上,我党明确提到,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基于对人们当前生存环境的改善,大力构建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永续发展,进而使子孙后代均能够享受到“青山绿水”。由此可以看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使人类的发展实现可持续性,因此必须加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同时,可持续发展观在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野生资源进行使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生态因素,并将可持续发展观融入到其中,确保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护好各类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同样属于野生资源的范畴,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而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需要注意的是,在可持续发展观中包含着这样一个全新的价值观,即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由自然孕育出来的,与自然共生共存,因此人类需要正确的看待自然。所以,即使人类是自然界中等级最高的生物,但同样不会被视为高于一切的存在。人类对世界上一切存在物的支配权并非是无限的,人类无法统治与主宰自然,也就是说,不仅人类需要得到尊重,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同样需要得到尊重。作为生态伦理体系中的一部分,野生动物保护伦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伦理理念的最终确立与完善。对于可持续发展观念而言,其合理之处在于能够妥善处理人与动物、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使野生动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推广“以价值平等为理念”的生态伦理观
  余谋昌指出,自然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它在人以及其他生命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其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属于自然的外在价值;第二,指自身的生存,能够确保整个地球始终处于健康的发展状态,属于自然的内在价值。由此可见,世间万物均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并非只是人的存在有价值。价值平等主要是指人们以平等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公平的对待所有问题。在大部分人看来,除了人才之外,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均没有价值,甚至还有一些偏执者认为,人与自然并非处于平等的地位,人类地位远在自然界之上,因此人的价值高于一切。针对这些错误的观点,笔者认为应该为其提供正确的引导与方向。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态度,平等是人与人理想的一种交往状态,现代社会的进步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逐步走向了平等。因此,我们要向自然、向世间万物中大力推广这种平等,这主要是由于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均有其各自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同样希望得到平等的对待。野生动物的价值在于其自身,它们不仅有助于生态与社会的平衡发展,而且能够有力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加强对于价值平等的生态理念的推广,能够有效促进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开发程度越来越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步演变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两种关系而言,它们主要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开发、改造、保护与改善。在人们生活空间日益扩张的情况下,现有的生产资料已经无法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人们开始大肆掠夺自然,进而破坏了大自然的生存环境。同时,随着人们的欲望逐渐增多,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索取更加严重,由于过度重视物质需求,导致人们的道德底线逐渐丧失。作为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项生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人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加强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使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主要是指人与自然实现协调发展,这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正确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要转变“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做到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与尊重自然。自然在人的成长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类与自然界存在着长期的联系。在“人-社会-自然”这一体系中,人处在相对主动的地位,因此人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尊重与爱护自然,确保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此外,人类更要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主动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维护自然也更是维护自身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并有效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伦理价值体系,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伦理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所在。將对生态与自然的敬畏的理念深植于人们心理,形成内在的价值信念,并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正确的指引,化为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行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协调发展。因此,为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确保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并将其当作共同的价值追求与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立夫.“天人合一”不能归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哲学研究,2017,(2):67-71.
  [2]  杨通进.动物拥有权力吗[J].河南社会科学,2019,(6):29-32.
  [3]  黄晓行,李建军.关于动物的道德地位的伦理辩护[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6):27-32.
  [4]  高利红.动物作为物的法律本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56-59.
  [5]  王永新,申永贞.论现代西方直流学派对理性的解读[J].广东社会科学,2012,(1):112-117.
  [6]  陈云云,周文娟.生态伦理前沿热点问题研究与展望[J].生态经济,2016,(8):216-223.
  [7]  周光迅,王丽霞.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简论[J].浙江社会科学,2015,(8):96-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0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