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电子信息系统作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产物,其作用不可或缺,但电子信息系统发展到今天,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些弊端,因此,我们应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优化设计,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可靠性研究;优化设计
  引言
  对电子系统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得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学者对电子信息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围绕着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做了相关分析,本篇文章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说明。
  一、概念界定
  (一)电子信息系统
  电子信息系统,顾名思义,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带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依托,包括信息处理、信息接收与信息决策。在中国积极参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信息系统在居民生活、现代通讯等产业上得到运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但伴随着时代进步,我国对电子信息系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二)可靠性
  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电子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并保证信息安全的一个综合特性,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存在较大的障碍,涉及到许多专业特性与技术,而我国现阶段的电子信息工程人员并不具备完全的专业特性与技术技能,使得现阶段的电子信息系统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
  (三)软件开发研制环节
  在电子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發展过程当中,软件开发与研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可以转变为软件使用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应从源头出发,从软件的研制过程开始,便注重可靠性的分析。
  软件研制是一个包括开发人员、开发工具和测试过程的整个流程,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对软件使用的可靠性均会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应关注每一个环节的可靠性分析,对软件的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深入剖析,从而使软件的研制与开发变得可靠。
  二、可靠性管理
  现阶段在我国的电子信息系统发展现状中,对可靠性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实行专业的软件可靠性计划
  可靠性计划是指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对软件的相关规定,使其满足既定的可靠性计划目标而做出的努力,可靠性计划中包含研发人员,研发经费以及研发工具的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行事,实现软件的可靠性,使软件能够按规定进行可靠性能够得到保证。
  在软件的可靠性计划中,相关人员可以利用检查评审报告等措施向上级人员汇报软件可靠性的执行程度,并将设计的分析阶段,实行阶段和测试阶段分门别类的撰写专业性报告,反馈给上级。
  (二)软件技术评审工作的强度提升
  对软件技术进行定期的评审工作,有利于提升软件的可靠性。因此,在现有基础上,我们还应加强软件技术的评审工作,在评审中对软件技术的相关流程和设计进行全面性的跟踪,并用报告和评审材料的方式,对评审过程进行全面反应,评审小组也应对相应的评审材料和报告进行全面性的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在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并得到解决,从而能够促使软件设计的各环节中,软件可靠性得以提高。
  (三)落实软件问题归零
  在软件开发测试的相关流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软件问题,因此在各个环节中应落实软件问题归零,将软件测试问题进行及时的修理和更改,例如在软件单元测试中,应针对具体软件单元的特色设计独特的软件测试方案,有序的实施个单元,个功能性指标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分析修改和再次测试,将问题解决后再进行下一轮的软件开发,真正落实软件问题归零,提升软件开发的可靠性水平。
  综上所述,在进行电子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应严格实施可靠性计划指标,并贯彻落实软件的相关规范,分阶段,分时间的进行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也应加强。软件技术的评审工作和落实软件问题归零方案。
  三、可靠性设计要求
  在电子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研制过程中,应注重可靠性设计,主要包括支撑平台,共享机制,信息接口的统一调节等部分,在各个部分中进行可靠性设计,从而为整个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坚实的桥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软件结构性设计
  在一个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应用文件中包括系统应用层,公共支撑层和技术数据层,每一个软件结构的可靠性设计都不可或缺,我们应从系统应用层中的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出发,逐步将专业支撑,公共支撑等数据结合起来,在基础数据中进行数据的储存与管理,从而使整个软件结构设计中的可靠性得以保证。
  (二)容错设计
  虽然对可靠性要求提出了一定的指标计划,但电子信息系统中也存在着容错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数据库中应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各业务数据库中按照统一标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业务中心统筹协调数据的成果和交换。
  (三)安全保密设计
  安全保密设计是提升可靠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中,对安全保密设计并不到位,存在着防护差,防御低和感知弱的固有缺陷,因此我们应加大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设计。
  首先应设置一套合理的安全保密系统结构,从结构中进行完善。在结构中应包含信息加密,身份认证,防火墙,备份等安全保密措施,从而能够全面落实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要求,实现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
  (四)系统设计
  对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中除通常的网状结构外,还应进行进一步的开拓与创新,采取多种方式设置和负荷分担,使电子信息系统的整体性的可靠性得以提高。
  例如我们可以从数字化技术入手。运用智能化技术,提升系统的有效监控和可靠性,并引进相关国内外专业性人才对系统结构进行专业化设计。   四、可靠性评价
  在电子信息系统的相关设计中,还应设计一套完整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对系统的可靠性以量化指标进行评价,从而能够提升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一)软件测试环节
  在软件测试环节中,应对软件中的单元测试、接口测试等测试步骤,设计一套完整的测试方案,从而提升软件的可靠性水平,保证其基础性质量。
  通过对软件的单一测试,应及时发现软件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探讨,及时使软件问题得以解决,使其能够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和安全保密需要。
  (二)系统联试分析
  除电子信息系统软件的单个模拟分析外,还应进行系统联试,并且在综合连试过程中,应对相关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与分析,确保测试结果真实可信,从而提升电子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
  目前我国的系统联试中有33项综合测试和2项应用软件责任故障,对系统进行联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33 +2的整体检测,使覆盖率达100%,并且在系统联试过程中,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应独立进行相关工作,不能有沟通,以免给对方造成相关价值上的影响,通过系统联系的办法,可以使得电子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能得一保障,并能够充分满足电子信息系统的相关要求和设计目标,从而实现了电子信息系统工作人员的最初目的。
  结束语:
  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中,应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的相关优势,还应对现有的技术进行综合论述与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能够促进电子信息系统可靠性相关政策,本篇文章便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可靠性管理下我国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与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小雷.嵌入式电子信息系统可靠度优化[J].中国信息化,2018(11):50-52.
  [2]王华,王学宁,张连伟,王山.电子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可靠性分析[J].环境技术,2016,34(06):26-29.
  [3]王海峰.金融系統高可用供配电架构 金融系统的数据中心可靠性应放在第一位[J].电气应用,2016,35(22):15-16.
  [4]陈相岑.电子信息系统中的接地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138.
  [5]周忠洋.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故障树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作者单位:重庆信科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0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