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震害分析与减隔震技术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地震灾害的角度出发,分析建筑震害的原因,阐述减隔震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表明减隔震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抗震新技术。
【关键词】震害分析;减隔震技术;推广与应用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发生地震灾害如汶川、玉树、雅安等地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减隔震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成为重中之重。
二、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以汶川地震为例,地震震级为里氏8.0级,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1]。各类结构体系的震害分析如下所述:
(一)砌体—木屋架结构:这种结构的造价非常低,在村镇多采用这种结构作为简易厂房、仓库等。但是这种结构的砌体墙和砌体柱强度不高,且大多年代较长,在地震中容易发生屋面破坏和局部倒塌。
(二)砖混结构:地震区村镇的住宅、教学楼,城市的一些旧的居民楼、办公楼、小型厂房等多采用砖混结构。这类结构在地震区数量最多,震害也比较严重,倒塌的结构具有以下典型特点:结构抗震体系单薄,未设置构造柱,也有的未设置圈梁,预制楼板未拉结。
(三)框架结构:地震中,大多数框架结构的主体结构震害一般较轻,主要破坏发生在围护结构和填充墙,尤其是圆形填充墙的破坏较重。这类破坏仍然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且震后的修复工作量很大,费用很高。个别因施工质量很差、结构布置过于复杂的框架结构也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此外,还有错层结构造成短柱剪切破坏,异形柱端破坏。
三、减隔震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一)减隔震技术的推广。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减隔震技术应用逐渐拓展到高层住宅、公用建筑、大型桥梁及文物保护等诸多领域。目前,全世界约有减隔震建筑(设施)25000余栋。其中,我国有7000余栋,减隔震建筑(设施)总数占全球的近1/3。2012年建成的昆明长水机场航站楼是全球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楼底1800多个大型减隔震支座,支撑起了航站楼大约100万吨的重量,一旦发生地震,减隔震支座可以大幅吸收地震波的冲击力量,从而确保航站楼主体减震的安全。
(二)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减隔震技术发端于19世纪,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在新西兰、意大利、美国、日本和中国推广使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3]。1994年美国加州北岭地震中,距震中36公里的南加州大学医院由于采用了隔震设计,房屋主体结构、非结构构件和室内设施完好无损,保障了作为地震应急救护中心的功能。该州的另外7家医院采用传统抗震设计建造,在地震中都不同程度受到损坏,丧失了正常使用功能。2013年芦山7.0级地震中,位于震中的蘆山县人民医院门诊楼,由于采用了隔震设计,房屋主体结构、非结构构件和室内设施完好无损,为震后应急救护发挥了巨大作用。与之相邻的住院楼,由于采用传统抗震设计,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医护功能基本瘫痪。
减隔震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以更安全、更经济、更方便的技术手段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宏男.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与启示[J].建筑结构学报,2008,(29):4.
[2]姚谦峰.结构减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8,(30):3.
[3]谭 平.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J].施工技术,2008,(37):10.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0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