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水稻稻瘟病可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影响稻谷品质,是制约水稻种植户增收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针对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选择抗病品种、控制稻瘟病源、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措施,以期为水稻稻瘟病防治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品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稻瘟病是由Magnaportheoryzae(无性态:Pyriculariaoryzae)引起的一种突发性强、易于流行的水稻病害,我国每年因稻瘟病造成减产约10亿kg,是我国各水稻产区广泛分布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农场水稻的主栽品种单一,水稻抗稻瘟病的能力下降,若是遇到连雨天,空气湿度大、气温低,或栽培管理不当等,很容易诱发稻瘟病的流行。发病轻者导致使谷粒不饱满,品质下降,重者减产或颗粒无收。稻瘟病具有发病严重、易反复、难控制的特点。研究稻瘟病的发病规律,对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粮食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稻瘟病的病理特征
稻瘟病根据危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穗颈瘟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影响最大。穗颈瘟初期在稻节上形成褐色小点,逐渐扩展,使穗颈部变褐变黑,造成枯白穗或茎秆弯曲;苗瘟发生在三叶前,病苗变黄褐色或灰褐色,缩卷而死;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病斑分为急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白点型病斑和褐点型病斑4种;谷粒瘟,,产生褐色斑,稻谷变黑,使种子带菌。
2稻瘟病的发病原因
2.1品种抗性
不同的水稻品种抗病性不同,根据工作实践表明,籼稻品种的抗病性高于粳稻品种,杂交稻品种抗病性优于常规稻品种;同一水稻品种对不同稻瘟病生理小种抗性也不同,多表现为垂直抗性,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较少;即使同一生理小种,也因生理小种高度的变异性,容易造成寄主植株抗性退化的现象。
2.2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对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和侵染影响最大。日照不足、温度低或者阴雨天气,最易诱发稻瘟病。农场水稻生产中后期,气温低,连续阴雨、大风天气等是造成稻瘟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2.3栽培管理
当前的水稻抗稻瘟病品种大多是垂直抗性,农业生产又偏向品种单一化种植,容易导致侵染植株的某个生理小种迅速蔓延;而且生产中用种量大,植株分蘖后透气性、透光性差,同时偏施氮肥,稻株旺长,细胞壁变薄,表皮细胞硅化程度低,易造成稻瘟病大范围流行。
3综合防治措施
3.1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水稻品种时,需要选择综合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良、耐冷害能力强、抗病性强、适应广、生育期适宜等特点。尽量由种子公司统一提供包衣种,同时经过科技园区试验、示范才能种植。如选用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种与空育131搭配种植,种植前做好种子的检疫检验和清选消毒工作,合理布局,合理搭配,提高群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水稻稻瘟病发生。
3.2清除越冬菌源
稻瘟病菌主要在稻草和田埂间杂草及种子上越冬,田间残留的带病稻草及杂草要作燃烧处理,不能将带病的稻草和稻壳直接还田,以免将病菌带人稻田。如果用病稻草做堆肥或垫圈,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种子要进行药剂浸种,以减少病菌的残留。
3.3加强水肥管理
目前,农场稻区施肥量普遍偏高,存在偏施氮肥的现象,有的地块施尿素量达300~350kg/hm2,造成水稻抗病性降低。建议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针对不同地块进行平衡施肥。严格控制氮肥用量,减少前期施氮量,在生育中后期看苗看天巧施肥,采用勤施,少施的保健栽培模式。近年来,农场有针对性地应用硅肥、锌肥,在防治稻瘟病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水浆管理上,重点抓好适时露田、搁田,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促进扎根、控制无效分蘖。
3.4把握好用药关键时期,选准药种,提高防效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应抓住关键期。为了准确及时用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应把握好关键的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喷药,药量要足,并选2种以上的药种交叉使用。选晴天或早上露水干后喷药,并把握好拔节一孕穗期、破口期、
齐穗期几个关键时期的喷药。
准备播种前,用75%三环唑2000倍液浸种24h,取出冲净,催芽播种。稻叶中心有急性病斑时,可分别选用40%稻瘟灵乳油、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2%春雷霉素1500mL/hm21200~1500g/hm2、1500~2250mL/hm?,兑水675~900L/hm2均匀喷雾,交替使用,每10d喷1次,连喷2~3次。防治穗颈瘟要着重在抽穗期对水稻进行保护,特别是破口期和齐穗期。一般在破口见穗5%~10%开始施第1次药,齐穗期施第2次药即可达到预防目的。
3.5生物防治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生物防治在综合治理植物病害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生物农药是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它是利用微生物自身或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合成与修饰制成,优点是不易产生抗药性、药害发生少、生产原料广泛、环境兼容性好、安全性高。通过实验表明,蜡状芽泡菌和枯草芽泡菌对水稻稻瘟病菌防治效果最好。可使用1000亿活枯草芽泡菌龟的可湿性粉剂,每667m210g,兑水20kg,均匀地喷涂在叶片上。在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喷1次,可以预防穗颈瘟。
3.6加强预測预报、技术培训与宣传
植保部门要增强防病意识,积极做好稻瘟病的监测预警工作,结合实际,科学研判发展趋势,提前部署防治措施。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联合柯桥区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组织人员深人基层,指导农民调整防治技术,及时更新、补充相关知识。此外,建立示范基地,鼓励广大农民参观学习,使广大农户能及时改变防治策略,从整体上提高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靳学慧,郭永霞,郑雯,等.黑龙江省稻瘟病发生特点及2017年发生趋势的分析[J].北方水稻,2017(2):57-61.
[2]肖佳雷,张国民,辛爱华,等.黑龙江省2012年水稻主产区稻瘟病生理小种动态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40(3):12-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1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