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路生态学原理下道路生态景观研究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景观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现代景观建设的热点领域也开始从美学价值的创造转变到了生态价值的创造之上,并在一系列相关理论支持下蓬勃发展。本文便是在道路生态学这一理论基础之下,从发展进程、研究意义、热点领域以及问题等四个方面对道路生态景观建设进行了研究,并进行总结。
  关键词:道路生态学;道路景观;生态设计
  0 引言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建设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近些年来,随着景观生态学蓬勃发展,许多学者也在尝试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道路建设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道路生态学。以下便是笔者在道路生态学的基础之上对道路生态景观的一些研究.
  1 道路生态景观研究意义
  1.1 生态价值
  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在道路设计中,以景观为依托,通过合理的乔灌草搭配达到滞尘、降噪、遮阴等生态功能,同时减少道路在修建和使用过程中理化污染以及路面硬化对于和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扰动和景观破碎化的影响。此外,道路在宏观层面是线性结构,联系着多个区域;而在实际层面,道路建设又占有一定面积,通过道路周边的景观可以形成生态廊道,实现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保护生态多样性以及促进各地群落之间的物种交流等现实功能。
  1.2 美学价值
  道路作为城市门户,人们对于城市风貌印象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路景观的认同感。在道路景观之中通过合理地勾勒线条,运用多种植物素材的合理搭配,将其颜色、质感和形态充分展现,给人们具有自然生态美的视觉享受,缓解驾驶者的疲劳。对于风景区或者具有文化底蕴的地区,通过运用合理造景手法构成起来的道路景观将地形、植被、水体、色彩、文化等元素統一整合,使整个的景观风貌更为完整,有效地消除道路建设所带来的空间破碎感,更加和谐。
  2 道路生态景观的主要研究领域
  2.1 道路周边生态的维护与修复
  在道路建设过程之中不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轻则会影响周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重则会引周边环境的巨变,相关动植物死亡,生态资源数量锐减。因此道路生态景观研究,一方面是对建设初期重视周边生态保护,具有良好生态基础的道路,探究如何可以更好维持现有良好环境,减少道路后期运行对于生态的干扰。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较差的道路,探究运用道路生态学原理改善道路沿线景观,实现一定的生态修复、环境修补。
  2.2 道路生态景观的美学研究
  道路景观的服务主体是人,因此景观的美学价值也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不同的景观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都会对景观的美学价值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之下,公众对于美的认识有一致性,因此探究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的景观设计原则,对于公路景观设计、资源保护和建设有地方特色公路景观有极大的意义。此外,在一些具有特殊美学价值的地区,道路景观的营造对区域特色的保护同样其重大作用。对于这类区域的景观组织和协调,依靠的是不仅是生态学的知识,还有艺术和文化的共同作用。
  3 我国道路生态景观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生态问题的不断重视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道路生态景观建设也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在相关的学术领域,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于此,一批又一批新的理论不断出现,为我国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着科学的支持。然而,在这样繁荣现状背后,我们同样应该意识到相关不足依旧很多,我们仍然需要正视。
  3.1 系统性不完善
  景观从建设初期到建成完工以及最后管理养护的全部过程缺乏系统性的联系,各个阶段之间缺乏衔接。道路景观建成质量参差不齐,后期修补养护不够及时,出现死苗、缺苗现象。
  3.2 生态性不合理
  部分道路生态景观虽有生态之名,但无生态之实,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视野狭窄,只是考虑到道路两侧的绿地中景观的生态性,选择植物搭配构建植物景观,而没有与当地的现状充分结合,不考虑当地动物的生存空间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更有甚者在植物上要么盲目堆砌,要么过于单一、千篇一律,不尊重自然生长的规律以及季节的变化。
  3.3 地域性不明显
  生态环境景观建设过分参考成功案例,搬运现有的景观配置模式,缺乏变通,没有与当地的自然状况充分结合,导致千路一面的现象,丧失的当地特色。同时也降低了植物景观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可能会出现一损俱损的严重后果。
  4 结语
  道路生态景观作为我国一个新兴领域,许多方面都仍待探索。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以及景观生态学、道路生态学都值得我们去总结,去吸取经验。随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个领域,越来越多学科力量对道路生态景观的关注,相信未来的研究队伍会更加壮大,前景会更加美好,我们一定能打造出兼具和谐美、生态美和人文美的道路景观。
  参考文献:
  [1] 杨希.道路景观生态学研究综述[J].吉林农业,2011,28(5):281.
  [2] 杨丽珠.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探析[D].苏州大学,2015.
  作者简介:刘鸿儒(1998—),男,山东临沂人,南京林业大学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钱可敦(1992—),男,江苏常州人,研究生,南京林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1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