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的创作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音乐艺术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音乐也逐渐发展起来。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的现代电子音乐在创作理论、创作思路、创作技法和创作元素等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突破,将电子音乐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电子音乐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论述电子音乐的创作特点上,积极探寻电子音乐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电子音乐;创作;创新研究
1948年6月,法国作曲家皮埃尔·舍费尔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首电子音乐——《地铁练习曲》。它以地铁的鸣笛声和后期简单拼接方法,将几段音响进行组合,从而成为电子音乐的肇始。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电子音乐经历了具体音乐、磁带音乐、电子声学音乐和计算机音乐四个发展阶段。
1 电子音乐发展简史
早期电子音乐:20世纪50年代,法国巴黎和德国科隆成为欧洲电子音乐发展的两个中心,它们对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区或国家的电子音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早期电子音乐树立了基本格局。以舍费尔、皮埃尔·亨利为代表的法国电子音乐以具体音乐为主要特征;而以艾默尔特和斯托克豪森为代表的德国电子音乐则以纯电子音乐为主要特征。前者音乐形式相对随意,注重感性表达;后者则重视理性,音乐结构拥有严谨的数理逻辑。
磁带音乐:磁带音乐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是通过对磁带录音技术的模拟来制作完成的电子音乐。磁带技术以其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几乎贯穿了整个电子音乐的发展史,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磁带技术才逐渐退出了电子音乐的舞台。但是,磁带音乐的播放、录音、快进、混响、延迟等技术理念一直延续到当前音频制作软件的功能应用。
电子声学音乐:电子声学音乐阶段,随着电子技术与作曲技术融合发展,强调了电子音乐作品的音响感知,形成了以“声音”为核心的审美理念。在创作的过程中,侧重于对声音的音色、频谱、力度空间位置等因素的运用,再切入发展成熟的磁带模拟录音技术,从而将电子音乐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计算机音乐:顾名思义,计算机音乐就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技術平台,利用程序语言来生成、处理和组织声音创作而成的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软音源。当前,软音源的发展随着容量的不断增加,音质的提升已经不是传统硬音源和传统硬件采样器所能比拟的,各种各样的软音源的应用,给音乐制作者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素材选择和灵感释放。
2 电子音乐创作的特点分析
传统音乐创作形式到电子音乐创作形式的转变,是音乐创作领域的一次巨大的变革,通过电子设备的应用,音乐创作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丰富了音乐的内涵。
2.1 电子音乐的作品普及速度快
数字媒体及互联网是电子音乐创作和传播的主要方式,与传统音乐制作唱片、签售会等传播方式不同,电子音乐传播的方式更加自由和多样化。尤其是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中,电子音乐以其新颖的创作特点和不一样的乐思表达,迅速在互联网中得到广泛传播。就像当下比较受欢迎的网络直播平台,也给了电子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1]
2.2 电子音乐发展的持续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听众也对电子音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推动了电子音乐以其快速的适应能力去不断寻求发展。创作者不断突破传统的禁锢,运用崭新的音乐技术来创作更加多样化的音乐作品,让广大听众不同的音乐审美得以满足。并且通过音乐作品,创作者和听众能够建立一种情感共鸣,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体自由的思想表达也是电子音乐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2.3 电子音乐创作更加娱乐化、教育化
传统音乐的创作是作曲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形式来进行的创作活动,但是在进行电子音乐创作时,作曲者更加注重自身音乐情感的表达。运用时下应用广泛的软音源和软效果器,即使不懂音乐的个体也可以进行音乐创作。音乐不再是只有少数学院派和作曲家进行的“阳春白雪”的创作活动,普通的音乐爱好者也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来挖掘自身的音乐细胞。与此同时,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更丰富的电子设备使得学校的音乐教育课不再只局限于教师弹个伴奏,学生学首歌曲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这使得音乐教学更加多元化和普及化。学生也可以是创作的主体,因此,电子音乐同样具有教育的功能。[2]
3 电子音乐作曲的创新性
首先,创作方式更多元,创作思维更发散。传统音乐创作对音符的组织过于单线条性的对应性思维创作,而电子音乐创作具有更多广阔的素材来源。例如,作曲家可以运用效果器中的调频技术来改变声音的音色,同时,多种音源插件和效果器插件开发和应用,使我们得到不同音色的声音选择,这就使得电子音乐创作打破了传统音乐的刻板方式,将多种创作素材以更加多样化的输出方式来展现创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使得电子音乐创作融合了不同音乐的特点,展现了作品的包容性。
其次,创作手段伸展空间大。电子音乐创作既可以汲取传统音乐创作的优点,还可以融合电子信息科技的优势,使得创作手段多样化。同时,电子音乐创作因为其广博的包容性给了不同的创作者共同探讨、融合创作的机会。[3]创作者不用循规蹈矩的进行创作,而是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进行音乐旋律、节奏、音律等的拼接与合成。各个创作者可以自由地跨越领域、素材和板块,进行多元素的优化组合,使电子音乐创作更加富有生命力和现实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电子音乐的创作生命。
最后,灵感体验更具有艺术张力和魅力。在艺术创作实践领域来看,灵感和想象是创作的激活点,是一种猛然间突破性的个体创造思维活动。这种即兴的创造思维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创作方式,时间一长,必然会被刻板的印象所抹杀。因此,电子信息技术给了创作者以快速表达灵感的可能。或许是一个旋律,或许是一个音符,电子技术可以快速录入并存储,供创作者日后提取。
参考文献:
[1] 任红军,李宾.现代电子音乐的创作及创新性分析[J].名作欣赏,2018(18):171-172.
[2] 孙四化.电子音乐的创作及创新性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7,31(02):115-117.
[3] 庄曜.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对音乐创作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02):51-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2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