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程改革情况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最新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置情境,培育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对问题有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创新思维,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探讨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决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社会和民族发展不断向前的动力。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老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对学生着重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多方面成长为社会所需有思想的人才。
一、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质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只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常都会将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到另一个层次,同时让学生对问题产生疑惑和对问题产生讨论,从而发散思维。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为调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老师要改变以往不苟言笑的态度,放低老师那种威严的状态,以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譬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挑山工》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挑山工为什么要这样登 山?为什么挑山工的路程比别人多一倍,却花费的时间比别人少呢?”在提出问题之后,老师可以指引学生互相分小组探讨和分析问题。另外,在学生回答相应问题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反问质疑。比如有的学生就质疑文中作者所说的“我需要它”主要指作者需要它什么。经过学生质问,老师可以进一步引领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思维以外的知识,培育学生语文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积极帮助学生开拓想象空间
想象力是学生创新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科特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得到真正的突破和发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色彩。在新版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有所差距。譬如古诗文中描述的情境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差较大,这样会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造成困难,导致学生思维难以发挥。对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想象力,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譬如教学小學语文课文《大海》时,老师可以先凭借互联网搜集有关大海的资料,如视频、图集、声音、文字等,再将资料组合成教学资料。在课堂教学时,为学生构建出有关大海的情境,引领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并且结合课文中文字段落想象大海是怎么样的。假设面对大海,你想说什么话呢?抒发怎么样的情感?大海可以为人们提供哪些生活和生产所需?经过构建情境的方式,可以充分让学生的激情得到释放,并且让学生对探索大海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积极开展丰富语文知识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培育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老师除了开展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好课外教学这种重要教学方式。在课外语文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延伸知识,老师可以开设多样化丰富的语文活动。经过趣味性的活动,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的兴趣,充分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更加享受快乐,同时丰富自己的认知与感悟。
譬如教学小学语文课本中《狼与小羊》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编排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出与课程相关的表演情境和课程中所需要用到的道具和剧本。经过设计环节,能够对加深文章解读很有帮助。同样课外活动更加适合小学生爱玩的特征,可以积极调动符合小学生爱玩的特点,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提升语文教学成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当前小学生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性格上霸道、高傲,严重缺乏集体意识,体会不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得不到有效提高。老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征,应该对症下药,创立学习小组合作,来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合作过程中,思想上互相沟通与冲击,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学生的素质提高得到更佳的保障。譬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安排5名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把各自人物表现出来,这样能够让人物更加鲜活、形象,最重要的是学生会提高兴趣,可以按照小组为单位,5名学生为一组进行排练,各自细细揣摩人物细节包括内心活动等。
譬如张飞性格暴躁,是一介武夫,因此语气比较粗犷,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在彩排时各组组员点评把其中不足之处加以指正,这样能够把剧情表演得更加栩栩如生。最后,学生表演之后可以与其他组员或者老师进行评价,多样化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获得自豪感和自信,对语文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有帮助。除此以外,让学生也切身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奠定基础。
五、课外阅读扩展,选择要有“度”
课外阅读拓展是一种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式,老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自主能力,并且在兴趣爱好、思维方式、思考角度等基础上进行合理推荐,让学生阅读选择时展示出“度”,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学习《猴王出世》后,老师提出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 动,让学生尝试阅读《西游记》。然而《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名著学习难度较大,同时《西游记》章数多,如果学生仔细阅读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所以对于这类问题,老师可以合理安排课外阅读量的“度”,可以让学生尝试阅读儿童版的《西游记》,书中图文结合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样对于阅读能力偏弱的学生,老师可以推荐其阅读“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经典章节,让学生快速了解《西游记》的典故,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此外,对于学习能力更好的同学,老师可以安排尝试阅读《西游记》原作中部分内容,并且尝试分析著作中人物性格是怎样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借助赏析与《西游记》相关评论文章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譬如可以尝试了解南怀瑾、胡适等著名学者对《西游记》的评估,并且发挥自己的思维,思考其评论是否符合。由于学生缺乏阅读经验,通常不知道选择怎么样的课外读物,所以针对此问题,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建议,指引他们阅读更加适合自己拓展思维方式的读物,让学生阅读更加张弛有“度”。
六、结语
此文章陈述,根据学生性格特征,进行了解学生内心世界,从而在学习上提高积极性和兴趣是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降低距离感,开拓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创新思维的责任,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智慧,2018(25).
[2] 常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3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