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子教学在初高中物理的衔接中的应用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阐述在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降低难度、减小坡度的几点策略,以期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降低 思维 提高
在基础普遍较差的农村高中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时只会对初中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死记硬背,根本没理解透彻,甚至对一些常用公式都记忆模糊。当他们进入高中之后就感觉到物理是最难学的学科,越学越难。所以在高一物理教学中降低难度、减小坡度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关键。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1]”现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一、立足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编写教材的理念依据和提纲,更是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我们要能立足于课程标准的基准点上去开发、整合、拓展教材。首先,我们要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驾驭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只有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呈现出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其次我们要能驾驭教材的重点难点,因为教学重点在本节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也是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教学难点具有局部性,在备课和教学中往往不易被发现。最后我们要能驾驭教材呈现方式的特点。
二、努力平缓台阶,细心衔接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的编排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框架,在降低物理难度、减小坡度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本节中“力和力的图示”这一基本概念,是本章的一个基础性的重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的后续内容“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做好必要的准备。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和重心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由于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了重力和力的概念,对重力和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力的示意图,学生对重力并不陌生,因此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中只做陈述性的简单介绍。为了解决重心这一难点,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力求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教学中,我们需要细心衔接初、高中物理知识结点,降低起点,分散难点,放慢起始教学进度,这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的教与学的方法,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降低要求,知识掌握螺旋式上升
就农村高中的高一学生而言,普遍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方面都较差,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降低教学要求,提出恰当的要求。练习题也要相应地简单些,练习的综合性也要小一些。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习中,根据农村高一学生的基础水平,让学生做这样一道习题:“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分析讨论:①火车40s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什么关系?②汽车2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有何关系?③两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呢?”在这道习题中,我们通过多个小而简单的问题,一步步地完成,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如果教学起点过高,容易形成“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而这点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低起点,多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地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这个大台阶,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物理基础,让知识建构掌握螺旋式上升,逐步加以提高。
三、思维培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高一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上的一个关键时刻,也是学习高中物理的过渡期。 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习习惯的培养、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以及解题步骤的规范化上,即教学应该从“内容本位”教学转化为“学生本位”教学,强调关注教学主体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动能和动能定理》时,给出例题:“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000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500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①飞机起飞过程中受到哪些力?哪些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总功的表达式是怎样的?②飞机开始的初动能是多少?起飞时的末动能表达式是怎样的?③根据动能定理列出式子是怎样的?④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⑤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⑥求解本题后有什么启示?这是一道“一题多问”的习题,题目中的几个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就像给学生搭上了梯子,让学生沿着梯子一级级往上爬,可使学生的知识建立起网络,拓展思维的深刻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分层次、有步骤地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思维,逐步提高解题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困难,尊重学生的基本条件,研究并遵循教学规律,想尽办法帮助高一新生降低台阶,减小坡度,有效地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马占元.对高一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海教育.2007;(Z2).
[2]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高中物理教參/高中物理教师用书/教学用书[M].2009;(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