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在实施新课改之后,就对素质教育特别推崇,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今后德智体美的发展,然而,在我国语文教学中,还比较缺乏。正是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太重视,导致语文教学成效不佳,并且,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没有安排足够的阅读能力训练课程,这些都是导致我国语文教学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本文就对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阅读能力 培养
引言
语文是一门比较具有独特性的学科,学习过程比较注重日积月累,它也不像别的科目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比较强的记忆功能,能够把学习过的成语、古诗、文章存储在大脑中。而这也说明了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稳定的基础。[1]
一、采用情景模式进行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采用情景模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营造一种比较安静的氛围,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感受到作者在写作时的真实感受。阅读一篇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需要理解的内容一般都包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而两者基本上都和作者写作时候的心情、朝代以及自身经历有关系,教师通过对情景的设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想要传到给世人的意境。在阅读过程当中做到对文章内容消化和吸收,就需要学生先对内容加以理解,在思想和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同步或共鸣,才能够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教师采用情景模式进行教学,相当于是将文章内容进行了重现,给学生营造一种身在当中的感受。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使用问答模式来展开情景教学,比如,教师设定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文章中找答案,找到答案之后将其用笔勾勒出来,然后再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在教学中阅读,在阅读中独立思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好处。教师必须要具备设定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的能力,通过回答问题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逻辑,能够学会独自在文章中阅读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明确答案和文章中的关联。长期以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就会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养成阅读的好习惯。[2]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
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具备比较好的耐心。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完教材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对下堂课要讲的文章进行预习,在預习的时候,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等到下一堂课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请几位学生朗读文章。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胆量,让他们在人多的时候也有开口朗读的勇气,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由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渴望并不强烈,在学习知识方面还比较缺少积累的意识和求真的态度,这也是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在阅读时不积极,没有热情和兴趣,而很多教师也是因为此原因,逐渐放弃了对学生的有效教导,课堂上任意放纵学生,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差。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着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习惯与他人对话,很多学生或许对于语文教材内容不感兴趣,但是对于课外阅读书籍就可以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特征当成是契机,在教学时引入一些有名有趣的书籍,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这些书籍都需要学生一个字一个字的进行阅读,慢慢就会养成学生咬文嚼字的阅读习惯,让自己大脑中的知识存储系统更加强大,可以保存更多的语文阅读素材。[3]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信心
对于年级比较低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是困难的,可能在某一个生僻字,不理解的成语身上就可以消磨掉他们的定力,所以,在培养阅读能力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在培养过程当中,当学生遇到读不来的词语或理解不了的成语时,教师就应该合理的进行激励,不能让学生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在学生不断的阅读和探索中,不断充实自己,形成终身学习的阅读习惯。教师也可以选择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循循善诱,一步步开导学生,让学生掌握好阅读的力度和技巧。
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整个过程不能急于求快,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4]
参考文献
[1]闫兆晶.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汉字文化,2018(02):68-69.
[2]彭爱良.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6(19):215.
[3]岳秋景.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4):148-149.
[4]郑玉玲.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35):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