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班级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单元。同时也是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承担重要的角色,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也是联系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重要纽带。但是在当代小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应采取多效措施有效解决,规范小学班级管理制度,强化小学生教育。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纽带
一、存在问题
1.管理模式单一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所以个性张扬不稳定,行为风格捉摸不透,不能用强制的手段去批评指责,否则适得其反。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大多数都是采取直接批评或者直接鼓励的方式去评价学生行为。往往用考试形式来评判学生的优胜劣汰,武断地将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这就伴随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班级管理对象主要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成绩平平的学生,甚至放弃成绩较不好的学生,如此一来,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应该加强班级管理,加强行为规范,用多种形式来评判学生。[1]
2.管理对象了解不深刻
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强大的好奇心,能够积极的进入新鲜事物的学习,但是不能够持续的对一件事情保有耐心和恒心,自律意识薄弱,不能长期坚持,自我意识较差,不能做正确的评判和自评。而且自尊心强盛,对于严格的批评或者直面的反应有抵触心,所以要伴随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来发现和解决相对应的问题。由于小学班级管理面向的对象是不成熟、不稳定的7到12岁的小学生,要发挥学生的年龄优势,补足年龄不足的问题。[32]
3.管理目标片面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班级对学生的管理大多数是以升学考试作为最主要的环节,学生面临着小升初的学习压力,所以将教育教学的全部重心都放在考试成绩和结果上。另外一些能力不足、经历不够的老师,更加地追求成绩的提升,忽视对学生全面的发展和提升。整个的班级管理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成绩,如何能提高分数,达到优秀率,如何升入更好的初中。
二、管理对策
1.丰富班级管理目标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应树立多维管理目标。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在专业能力的提升,还有课本文化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生活能力和思想品德。在传统的老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管理的都是学习成绩较优越的学生,很少的关注到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这种管理模式往往是有待商榷的。不完善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班级管理应该面向广大班集体,在新的班级管理理念中,教师一改往常,将关注点放在不同学生的身上。增强对学习较差的关注,增多对学习教好学生的拓展和拔高,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应该均衡发展,给予更多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很多东西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所以小学老师要加强对班级管理目标的丰富,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来帮助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所以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在职业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班主任爱能更好地发挥班级管理的价值,体现班主任的实行力度。教师可以多参加学校或者校外组织的课外研学活动,使得老师能够及早的了解教育界内的最新思想动态,并且及时的将最新理念用于教学管理当中。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
针对小学生年纪较轻,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很多问题都要依赖老师帮助解决和处理。为了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行为原则,应强化对新班级管理内容的实施,教师主动将一些较为简单、常见的、生活上的事情交给学生处理,让学生自己操作完成。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想中做,在做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最终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
4.建立教师、学生、家长有效沟通机制
班级管理中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教师、学生、家长。三者直接是密不可分的,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关系。如何正式三者之间的联系,是重中之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老师加以引导,但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一定是背后的家长,能够在正常的生活中给予最多关系和指正。如何架起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是教育教学中关键一环。作为一名班级的管理者,应该是学校、班级、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担负着沟通的重任。当学生在学校遇到一些什么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在家长和教师的通力合作中改正、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作为家长,在收到学校或者老师的对于孩子的反馈时,应该充分体现自身的职责,关心和鼓励孩子,并且以身作则。以便实现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信息的有效沟通,强化班级管理机制。
5.加强班级文化管理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精神,也是重要的一环。首先,在上学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兴办读书角,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审美能力,并且得到成长;开展英语角,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英语,观看英语视频、bbc节目、制作英文板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活动课,如音乐、美术、体育、电脑等形式活动课。让学生多收听一些有意义的、爱国的音乐,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模型和設计,描图画色,制作一些美术作品放在班级或者走廊以及学校的白墙上,构造一个和谐、稳定和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
结语
良好的班级管理活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当然,对于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班级活动管理中,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综合素质,明确各同学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建立师生有效沟通机制,创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成晓庆.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教育研究小学.2010.90.
[2]韩静.小学班级管理对策研究[J].保定,河北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