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解构主义视角分析电影《绿皮书》中的文化身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电影《绿皮书》以种族主义为题材,讲述了黑人钢琴家唐·谢利和白人司机托尼·利普在机缘巧合下打破种族偏见并成为至交好友的故事。本文聚焦电影中两位主人公的文化身份,试图从解构主义视角分析电影中的文化身份。经分析,本文最终得出结论:文化身份不分种族,黑人可以具备传统意义上的白人文化身份,白人亦可以具备传统意义上的黑人文化身份,由此,种族歧视的根基被瓦解,奠定了两大种族和谐相处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身份;种族歧视;解构
  1 电影简介
  电影《绿皮书》自2018年9月首映以来,一路斩获奥斯卡多项金奖。该电影主要讲述了黑人钢琴家唐·谢利雇佣白人托尼·利普担任其音乐巡演的司机兼“保镖”的故事。在当时的美国南方,黑人与白人泾渭分明,黑人只能下榻黑人专用的餐馆和宾馆,绿皮书就是黑人的“专用旅行手册”。[1]然而,黑人谢利和白人托尼却在机缘之下同坐一辆车,开始了黑白肤色之间的“公路之旅”。旅途中,谢利遭遇了各种种族歧视,托尼则挺身而出,维护谢利的尊严和权利;与此同时,谢利也运用自己所学帮助托尼开启了另类生活。两人在电影最后跨越种族,成为至交好友。
  2 文化身份的理论建构
  “文化身份”一词源自后殖民主义理论,其主要研究殖民时期后,“宗主国和殖民国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种族主义……新问题”。[2]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赛义德提出了著名的东方主义理论:“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而欧洲则是理性的,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以此凌驾于“东方”之上。[3]其后,霍米·巴巴将研究重点转移至“文化,认同以及民族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第三空间”理论。[4]“文化身份”一词也应运而生。关于文化身份,学界定义不一。概括而言,它既可以指民族的本质特征——“特有的属于某一特定文化或某一具体民族的,族内人生而有之的特点”,也可以指个体追求自我的“自我反思”和“精神上的归属感”。[5]换言之,文化身份指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民族特点在自身身上的反思,从而找到自身身份的归属感。
  3 电影《绿皮书》中的文化身份解构
  3.1 黑人谢利的白人文化身份
  作为美国人口的主体部分之一,黑人的历史是一部艰辛的血泪史。南北战争前,黑人不具备公民资格,他们像商品一样可以被自由买卖。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和结束,美国总统林肯废止奴隶制度,使千万美国黑人恢复自由之身。然而,奴隶制虽在法律层面被废除,但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却从未停止。在当时的美国,白人拒绝和黑人同坐一辆公交车:白人有权坐下,黑人却只能站着。此外,黑人也无权与白人共用同一家餐馆和宾馆。在当时的白人心中,黑人和白人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身份:黑人野蛮、低等,他们往往穿着邋遢、用词粗鄙,从事社会最底层的工作;而白人则智慧、高等,他们往往衣着光鲜、用词优雅,从事精英工作。然而,电影《绿皮书》却讲述了拥有白人文化身份的颠覆性杰出钢琴家谢利。因此,探究黑人谢利的文化身份显得极有意义。本文试图探究谢利在职业、生活习惯和用词上的特点,找出其文化身份定位。
  第一,职业:钢琴家和博士。在电影反映的时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他们认为黑人应该从事社会最底层的工作。然而,黑皮肤的谢利却拥有与他们眼中黑人格格不入的工作:谢利不仅是一位演技精湛的钢琴家,两次入驻美国白宫进行钢琴演奏,还获得了音乐、心理学和礼仪艺术的博士学位。显而易见,谢利从事的职业是典型的白人职业。谢利虽是黑人,却贴上了白人文化身份的标签。
  第二,生活习惯:有品位和自律。在电影《绿皮书》中,谢利有着与白人眼中黑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传统意义上,黑人被认为行为粗鄙,生活习惯恶劣,常酗酒,吸毒。然而,谢利却喜欢入睡前品味红酒,读书,听音乐。所有这些,都标榜着谢利的白人文化身份。除此之外,谢利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随时穿着领带西装这一白人标配。同时,当托尼在车里递给他汉堡时,谢利立刻表示拒绝,认为只有黑人才会在公共场合随意啃食汉堡。由此可见,谢利的日常生活习惯同样透露出传统意义上白人才有的,有品位且自律的文化身份。
  第三,用词:婉转烂漫。除职业和生活习惯外,谢利的用词也透露出他身上的白人文化特色。在与托尼的南方之旅中,托尼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和妻子的通信粗鄙又直接,谢利听后便主动帮助其修改用词。他一改托尼的笔风,用婉转又烂漫的话语传达托尼对妻子的思念,使托尼与妻子的对话变成了莎士比亚式的情书。这再一次展现了谢利的白人文化特质——语言优雅高贵。
  由此可见,谢利的职业、生活习惯以及他的日常用词都与黑人皆然不同,展现出了传统意义上白人才具备的一系列文化特质。换而言之,谢利有白人文化身份特质。
  3.2 白人托尼的黑人文化身份
  正如电影所言,当时的白人对黑人的种族偏见根深蒂固。在他们眼中,白人代表高等,做着社会中精英的工作,注重体面的生活方式,措辞也要符合身份和地位。然而,所有在白人身上光辉的形象,都与电影《绿皮书》中白人托尼形成了鲜明反差。
  第一,职业:酒吧保安和司机。电影中,托尼是除谢利外的又一主角。影片伊始,托尼的工作是酒吧保安。酒吧暂停营业后,失业的托尼急需一份新工作来养家糊口。窘迫之中,他接受了黑人钢琴家谢利提供的工作:在谢利南方巡演时负责为谢利开车以及照顾其饮食起居和酒店入住等问题。正如上文所言,白人往往是社会精英,极少从事酒吧保安和汽车司机等底层的服务性工作。这些职业,往往都被视为黑人的专利。然而,该电影中托尼却从事着传统意义上黑人专有的行业。这表明,托尼身上具备黑人的文化身份特征——从事社会底层的工作。
  第二,生活习惯:随意放纵。除职业以外,托尼的饮食生活习惯也体现出了黑人特色。在当时的人们心中,白人地位尊贵,因此,白人的言谈举止都应体面恰当。然而,在托尼与谢利同坐一辆车时,托尼却全然不顾形象,随性地在车上啃食汉堡,还吃得津津有味。对此,谢利表现出十分厌恶之感。然而,托尼不仅不在意,反而规劝谢利也大口吃肉,随性生活。可见,托尼的身上并未展现白人特有的自律和体面,相反,他表现出的反而是黑人随意放纵的生活方式。除此以外,托尼还浪迹于黑人酒吧,听黑人音乐。由此可见,托尼身上展现的,不是白皮肤带给他的白人文化身份,而是黑人文化身份。
  第三,用词:粗俗直接。除职业和生活习惯以外,另一个体现托尼黑人文化身份的就是他的用词。电影中,托尼表达思念妻子的话语粗俗直接,丝毫没有烂漫主义色彩,这违背了传统意义上有教养的、语言含蓄内敛的白人形象。相反,黑人肤色的谢利却教授托尼委婉烂漫的用词。可见,托尼的日常措辞同样展示了传统意义上黑人的文化身份。
  4 结语
  正如巴巴拉·琼生所说:“解构不是破坏……一个文本的解构并不是去胡乱怀疑或随意颠覆,而是小心翼翼地从文本本身抽出相互为敌的旨意力量。”电影《绿皮书》正是通过抽取黑人和白人的文化身份形成对立,解构了黑人和白人的二元对立[3]。“白中有黑,黑中有白”,影片正是通过解构黑人和白人的文化身份,告诉我们文化身份不存在于某一固定种群中。电影《绿皮书》为消除种族歧视、促进不同种族的和谐相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各项大奖是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 俞飞.《绿皮书》背后的美国故事[J].方圆,2019(6).
  [2]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3] 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4] 常江,史凯迪.霍米·巴巴:理论建构是一种赋权的政治——文化错位,流散与身份政治[J].新闻界,2019(1).
  [5] 张敏丽.融入与逃离——华裔美國作家伍绮诗的文化身份建构[J].大众文艺,2019(5).
  [6] 王先霈,王又平.文学批评理论术语汇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霞(1989—),女,四川南充人,硕士,川北医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