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紫砂壶的协调之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紫砂壶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茶具,除了精湛的工艺,珍贵的紫砂材质外,还因为紫砂壶继承了茶的温顺,文人的儒雅,多了几分诗情画意。紫砂壶的协调之美,既有道家的道法自然,又有儒家的和谐统一。从紫砂壶的外部造型、与茶文化的关系以及紫砂陶刻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紫砂壶的协调之美。
[关键词] 紫砂壶;协调;文化;艺术、
紫砂壶既有均匀的光货,又有形神兼备的花货,各种造型无不体现着协调之美。紫砂壶兴于茶叶,用于泡茶。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高度一致。另外,紫砂壶源自江南鱼米之乡,文化中带有些许诗情画意。手艺人以刻刀写意,挥毫撒墨,在壶面刻出了一幅幅动人的字画,让陶刻艺术与紫砂艺术融为一体。
一、紫砂壶器型中的协调之美
(一)光货的协调之美
光货有方壶、圆壶。方壶属于最难制作的紫砂壶之一,具有挺括的块面和笔直流畅的线条,相邻块面厚薄一致,泥料均匀,不得有半点偏颇。圆壶力求平稳、圆润,从壶柄到壶盖,再到壶面,最后到壶嘴,都以圆形存在。圆象征着圆满。大小圆形相映成趣,尽显生命的张力。圆壶的壶嘴与壶盖以壶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筋纹壶通常以葵花瓣、兰花瓣为形制作壶体,比例均匀,整个壶体以壶中轴线为界,形成对称图形。人们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那么和谐唯美,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与怀柔。同时,筋纹壶棱角分明,线条明快,给人一种流动的生命美感。
如作品《虎虎生威》,壶体为圆壶,壶嘴微翘,大有蓄势待发的意味。作者以老虎的形象捏塑了一个壶钮,这是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虎嘴微张,与壶嘴的走势和方位一致,仿佛老虎在怒吼一般,威严肃穆的氛围,让朴实无华的圆壶多了几分生机;同时,老虎尾巴弯曲的形状与壶柄的形状高度相似,颇有呼应的意味。老虎的形象让整个作品显得气势磅礴,与作品名称“虎虎生威”不谋而合。
(二)花货的协调之美
花货不是胡乱捏制,更不是简单地堆砌。需要做到形、神、意、韵高度统一。所谓“形”,是指花货形体制作可以夸张,但是不能天马行空,需要手艺人在自然事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神”是指在制作花壶时,手艺人虽然取材于自然,却不是全然照搬,懂得去粗取精。讲究“形似”的同时更要注重“神似”,需要有“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所谓“意”,是指“意趣”,好的花货作品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寓意。如手艺人捏塑壶柄松柏的形状,带有些许沧桑,生命气息浓厚。将老虎、狮子的形象塑造壶钮,大有驱邪避害的用意,同时还增加了壶体的生气。将玫瑰花状的泥料贴塑于壶表面,寓意浪漫的爱情。仿照南瓜的形状雕塑壶盖,寓意成熟、丰收。就花货的“韵味”而言,手艺人多借助紫砂特有的颜色来装饰花货,使得壶色与壶意相匹配。紫砂泥料的色调本身气韵饱满,所塑造之物生动逼真。有时候,为了凸显自然之物美的特质和韵的灵动,紫砂艺人会将不同的泥料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以获得想要的颜色,达到设色妍丽、惟妙惟肖的装饰效果。如在制作《岁寒三友》壶时,手艺人就调制出了绿色来装饰竹子的形象。
二、紫砂壶与茶文化的协调
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盛行茶文化,制茶多采用煎茶、煮茶等方式,它要求壶具能够承载足够多的热量。因此,这一时期的茶壶形体较大,壶体较高。为了保证受热均匀,多制作为下部大,上部小,呈正梯形状。到了明清时期,品茶已经成为寻常百姓饭后打发闲余时间的重要活动之一,“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词的出现,充分说明将茶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品并列。同时,明清时期的社会大众既注重茶色,也注重茶香和茶味。就色泽而言,紫砂壶多色调沉着,有古色古香的韵味,翻炒过的茶叶同样色深,这一点与紫砂壶很是相似。元以后,煎茶、煮茶的方式逐渐被冲泡茶所取代。冲泡茶需要茶迅速入味,且需要长时间保留茶味、茶香。在此社会背景下,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双气孔结构的紫砂壶,紫砂优良的泥性,让紫砂壶更容易锁住茶味,即使是酷夏,茶水留于茶壶之中也不会变质。同时,紫砂壶还具有藏味的功能,泡过茶的紫砂壶,即使长久空置,依旧留有茶香。北宋诗人梅尧臣曾这样评论紫砂壶的保味功能:“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明早在宋代,人们已经发现紫砂泥的优良性,并将其作为制壶的新材料。
紫砂壶与茶的关系不仅如此,紫砂壶的形体构造与茶的关系也非常紧密。在制作紫砂壶时,紫砂壶的壶盖与壶身不得有缝隙,为的是茶香不溢、茶味不散。壶柄制高点与壶嘴制高点齐平也不是偶然,为的是茶壶出水平稳。壶嘴与壶身黏合处多为网孔结构,为的是过滤茶叶,避免堵塞现象的发生。综上,茶文化的变迁对紫砂壶的形体结构影响非常大,二者属于和谐共生关系。
三、紫砂壶陶刻与器物的协调
紫砂壶发源于江南小镇——宜兴。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深厚,从来不缺有着浪漫情懷的诗人,紫砂壶受此影响颇深。紫砂壶优美的外形结构、天然质朴的泥色,深深地吸引着诗人。唐代以来,诗人们对紫砂壶都赞不绝口。清人吴骞曾这样评论紫砂壶上的陶刻:“百和丹砂百炼陶,印床深锁篆烟销。”可见陶刻艺术在明清时期颇受欢迎。在诗情画意的熏陶下,紫砂手艺人也会将绘画、书法等艺术挪至紫砂壶上。苍劲有力的刻字和清新淡雅的山水画给紫砂壶增光添彩。我们在评判紫砂壶陶刻优劣时,不单单只看紫砂艺人的雕刻技艺,还要看陶刻的内容与紫砂壶的外部造型、色泽、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协调统一。常言道:“知其白,守其黑。”局部并不能代替整体。紫砂陶刻应该作为一种附属艺术,与紫砂壶的核心内容步调一致,相得益彰。
总之,紫砂壶的协调之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外部造型的协调。不管是圆壶、方壶,抑或是筋纹壶的外部造型都均匀对称,花货造型自然独特,形神兼备。其次,外部造型与茶文化的协调。一方面,茶文化的发展影响紫砂壶的体积、容量以及内外结构;另一方面,紫砂壶特殊的泥料能留住茶香、保住茶味,两者相辅相成。最后,紫砂壶陶刻与器物的协调,陶刻艺术作为紫砂壶的一部分,须与紫砂壶的其他内容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叶菁.紫砂壶在明代江南的兴起与传播[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2]鲍玉梅.紫砂壶艺物象与意境概谈[J].江苏陶瓷,2010(1).
[3]董岳祥.浅谈紫砂壶艺的内涵[J].佛山陶瓷,2013(7).
[作者单位]
蒋蓉传人——钱和生工作室
(编辑:李艳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7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