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家自然审美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如果说道家哲学属于艺术哲学的范畴,禅宗的哲学属于体验性的范畴,那么儒家的哲学则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贯穿于中国的艺术之中,是一条重要的血脉,对自然这一方面的认识也是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儒家的美学是美与善的统一,以理性来看待感情,将伦理道德看作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认为道德伦理观念应该是行为的指南针。
关键词:儒家;审美;“比德”观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段时期是世界历史上圣人辈出的年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出现了伟大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美学家等,西方学者将其称之为人类发展史上的“轴心时代”。我国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就是出生于这个时代,他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先贤之一。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主要是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他比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宽忍平和、豁达乐观的思想,讲求修齐治平,他认为这种思想对于人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保持和谐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美学家。
如果说道家哲学属于艺术哲学的范畴,禅宗哲学属于体验性的范畴。那么,儒家的哲学则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的艺术之中,是一条重要的血脉,对自然这一方面的认识也是多方面和多角度的。
儒家的美学是美与善的统一,认为人应该以理性来看待感情,将道德伦理看作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认为道德伦理观念应该是行为的指南针,人必须在道德的前提下才能行动。“有德者必有言”,孔子的四教——“文、行、忠、孝”,就是一种起码的道德要求。在情感道德方面,儒家是属于敦厚类型的,他们喜欢将自己的个人情感寄托在自然物象中,所以主导儒家自然审美观的则是“以物比德”。“比德”是中国历史一直都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特点就是将自然中物体的某些特性与人类的道德观念和精神品格相联系起来,使自然物体中本身存在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使它们成为人类自我规范的一种模范和准则。“比德”说最早是在春秋管仲的著作《管子·小问》中有所提到。“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隰朋对曰:‘夫粟,内甲以处,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自命曰粟,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乎!’管仲曰:‘苗,始其少也,眴眴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矣。’桓公曰:‘善。’”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管仲是用禾苗来类比君子的特征,同时也用禾苗侧面表达了君子对国家的重要性,但是管仲的这种说法对后世的影响很小,相比来说,孔子的“比德”观对后人可谓是影响深远。孔子提出的“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为后人将人的品质和人格用自然事物中的某些特性来比喻的做法打开了一道门,从那以后,“比德”就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代代传承并且不断发扬光大的审美现象。
在中国古代的伦理模式中,用自然物体中的某些特性来象征人类的品德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一般而言,作为道德载体的“物”是一个可以经常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审美对象。“比德”审美观认为,人类的道德品质与自然物中一些特性是有着异质同构的关系的,所以他们认为可以用自然中的“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可以用这些“物”时常来提醒人们要遵循道德标准。
在《礼记·聘义》有记载: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玟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玟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玟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将君子以玉来象征,认为的君子的仁爱之心就像玉的质感一样,温润光泽有内涵;又以玉的纹理来比喻君子的智慧,缜密且质地坚硬;玉的形状是棱角分明的,但是却不会伤害人,就如一个君子有道德意义;佩玉是往下坠的,就如君子謙恭低调的做人风范;玉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有瑕疵,但是它的瑕疵掩盖不住他的精华,同理,玉的精华也掩盖不了它的瑕疵,就像君子的品格一样:坦荡忠诚。这段话中基本包含了孔子对玉各方面的评价,他将玉的各种自然属性与人的道德品质相对应,使玉成为道德精神的象征,这是孔子所提出的“比德”观的一种典型体现。因为他们将玉看作是道德品质的象征,因而他们认为经常佩戴玉在身可以使他们的性情受到感化,久而久之,就可以拥有像玉一样的品质。
儒家除了将玉作为比附对象之外,山水也是他们所比附的对象。《论语·雍也》中曾说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讲的是智者解决问题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不会停滞,就如一直流动的水一样,这种以水比德的美学思想在其他的儒家经典中也有所体现。如《孟子·尽心上》中的“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仁者乐山”说的是仁厚的人就会安于义理,仁慈宽容又不容易冲动,就如稳重的大山一样。这句话就是以山比德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在《说苑·杂言》《尚书大传》等篇章中也都有较详细的描述。《说苑·杂言》中说道:“夫山巃嵸礧嶵,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木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侯是瞻。’乐山之谓矣。” 这里也是从“比德”的思维出发,孔子把大山的包容精神比作人的品德,给大山赋予了一种社会性的意义。
孔子将自然物的品质、习性与君子的节操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自然物的认识有了提高,至此以后,人们也经常将松柏、山水等自然中的物象看作是他们理想中人格的范型,这种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孔子以外,其他的儒家学者对“比德”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荀子》中,“玉者君子比德”这个命题第一次被完整地提了出来,“比德”第一次被连用,可以说《荀子》是“比德”这个术语的建構者,先秦时期对于“比德”自然审美观的认识基本可以以它为代表了。后来的儒学大家董仲舒与朱熹也推动了“比德”自然审美观的确定和发展。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也提出了很多关于“比德”的论述,如:“凡执贽,天子用畅,公侯用玉,卿用羔,大夫用雁。”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就是从对事物的理性思考中获得抽象的哲理,他一直努力将“比德”这种自然审美观与他提出的“格物致知”相统一。因为在儒家的学说里,认为君子应该以修身作为核心,而修身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格物。朱熹在他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作了理论性的解释和总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儒家一直是从社会和人生这两个角度来观察审视自然中的事物,他们将自然事物中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比喻象征社会规律和人生的哲理,这是他们自然审美观的一种特点。如孔子在说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时候,也许不只是简单地说松柏的自然性特点,而是把松柏的这种特性赋予到了人的身上,通过松柏的特性联想到有些人不畏艰难困苦,在逆境中坚守独立的人格,就如松柏一样坚强。
以物比德这种审美观并不仅仅是将目光停留在自然物的表面,以达到悦目的感性层面,而是深入地在它们的神态中发掘出符合伦理道德的内在美,以达到一种悦心的伦理层面,达到道德的一种升华。
儒家在审美观念上也讲究一种适度,这种适度指的就是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和谐。他们认为理智就是人在社会法则之内的思考与判断,而情感则是人流露出来的主观情绪,也可以说这两者之间的和谐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认为乐而生淫、哀而伤身都是不好的,即所谓“过犹不及”。
儒家这种“以物比德”的审美观对后人的自然审美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那以后,很多的文人士大夫都喜欢从他们所看到的自然物体中体悟社会的规律和人生的哲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个人修养,如周敦颐则在他的《爱莲说》中用“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形象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君子人格。陆游在他的词《咏梅》中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样的句子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儒家的学者们从自然中发现了自然物自带的一些品性,把他们比附于人的品性道德上,用社会的美来代替它本身的自然美。
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视道德品质、追求人格魅力的特点也是由儒家的这种审美观所塑造的。至今还是有很多人都喜欢用一些自然物来表达自己的品格和志向,所以,这种审美观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是有积极价值的,“比德”观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也在一直促进着中国社会生态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中国画学丛书——中国绘画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
[2]付军龙,FUJun-long.比德于众禽——也论中国古代的“比德”观[J].北方论丛,2007(4).
[3]曹连观.“万物有灵”、“天人合一”与“比德”文学的发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张开城.君子人格与“比德”[J].学术月刊,1995(12).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