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视野下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以学生生命质量发展为旨归,是对教学活动所有环节和要素在内的整体改革,强调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作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契合的切入点。生成性教学是当前教育注重课堂生命质量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育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抓手和途径,是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课堂教学;生成性教学
“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决不是要抹杀教育个性,更不是要禁锢教育创新。”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时代教育理念,是引导构建未来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动力方向。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需要与创新品质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熔炉。因此,教育应回归教育的本真,注重教学生成问题,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价值,课堂教学需从生成的基础上进行供给侧改革。
1 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及价值取向
1.1 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的全部本质,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框架,从更高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生成性教学作为当前课程改革中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倡导“自由、自主、自治”的课堂价值观,是融教学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哲学。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生成性教学观念是作为当下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个性,在对传统课堂教学反思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教与学的动态发展性与师生生命主体间性的发展。
1.2 生成性教学的价值取向
从理论层面来看,课堂教学是以完善学生个性品质和创新思维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从实践层面来看,它是以教师生成性的教与学生生成性的学以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学活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是指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对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意外发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及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为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生成的意识、具有动态生成的教学水平和构建能力,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实际,引导学生把生成的问题“生成”一种方法、“生成”一种能力,充分开發与利用教学生成的学习资源,使之形成一种教学常态,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关注教学生成价值
教学生成也作生成性教学,具有开放性、过程性、动态性等特征,作为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教育供给改革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生成性教学契合师生共同成长的育人理念,是学生文化的生存环境和活动方式,教师应转变角色,关注学生成长价值;巧创教学情境,挖掘新的教学生长点;完善结构,建立以学生个性思维发展为主的动态评价体系。
2.1 转变角色,关注学生发展价值
教师角色的定义不仅仅是权威的知识发布者,而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牟宗三先生说:“每一个文化由于开端的通孔不同,所产生的文化、哲学也不同。中国文化在开端处的着眼点就是生命,由于重视生命、关心自己的生命,所以重德。德性这个观念只在关心我们自己的生命问题的时候才会出现”。教育的本真目的就是尊重生命、发展个性、学会创新,强调学生与文本的高度融合,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价值,就是把关爱学生主体作为生命教育的基本起点和保障。教师要用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教与学,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关注学生公平发展,重视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样,教师也应培养生成的意识,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与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生成的能力是师生共同发展的根本动力。
2.2 创设情境,挖掘新的教学生长点
雅斯贝尔斯认为,不间断地制订计划对人类来说是完全必要的,这里不是反对作计划,而是反对指导制订计划的错误意识倾向。课堂教学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动态的、并且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不可能预设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师应更多地了解课堂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引导学生积极的去探索未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资源丰富、灵活多变、富有个性的生命化的课堂。对于教学过程中问题的不断生成,必然有它自身存在的条件与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兴趣,创设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教学环境,挖掘新的教学生长点。海德格尔曾说过,人的本质在于生成性、变化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堂好课既要有一定的预设,也要有一定的生成,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性发展,捕捉学生发展的课堂创生资源,使之成为教育教学的闪光点。
2.3 完善结构,建立动态评价体系
教师要以生成性教学的教学理念为前提,在科学育人前提下建立课堂动态性生成的评价体系,深度挖掘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倾向。教学评价应回归课堂教学的本真,突出评价的导向功能,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评价学生在课堂动态生成、发展的真实状态。首先要以学生为本,保证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基本权利和平等机会,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促进所有学生的基本发展。教无止境,大道至简。教师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生成的问题进行合理性的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把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融入到学生的品性和情感态度当中。着眼于未来,教师应不断强化评价意识,使学生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锻炼自我鉴别与坚守自我价值观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个性需要实行差别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 结语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培养人才供给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对其结构的改革与重建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生长的过程,它既要求教师拥有引导学生对问题生成的意识,也要求学生学会“生成”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基于“生成”落脚于“生长”的生命活动形式。因此,课堂教学应强调在 “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坚持“以用为本”,真正做到教育的有效供给、精准供给和创新供给,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性转变和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03).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
[3] 孟凡丽,陈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01).
[4]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