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朗读能力的培养是重点的内容,可以促进学生语言建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教学的内容的结合,还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深化知识理解,得到综合素质提升。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出现的问题,并介绍了有效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中极其核心的学科,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的根本,其中对于文字的理解、应用和表述需要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得到形成和发展。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够,在方式方法上也较为随意,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做出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教授学生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兴趣,从而改变当前的教学问题,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中出现的问题
1.较为随意,没有规范性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很多都不重视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于朗读的训练安排的较为随意,没有规范性,条理也不清晰。教师普遍认为只要会读、能理解,那么就算拥有了朗读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都是安排学生去自己读,或者带领学生反复的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随意的朗读教学方式,根本就没有进行的兴趣,很多学生都是在应付,在朗读中不去思考,这样就使朗读失去了效果,而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没有随着知识的学习,得到提升。
2.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朗读教学的方式方法与学生年龄不符
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而现在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恰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方式和方法经常与学生的年龄不符,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得较为缓慢,甚至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学习,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教师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过于注重技巧的练习,而在高年级又缺少兴趣的激发,这种不合时宜的教学方式方法,造成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程度还影响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3.缺少朗读信心和兴趣的培养
朗读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自主的过程,需要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进行不断的锻炼。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中,只是重视课堂教学的进行,缺少对于学生朗读信心和兴趣的培养,造成小学生将朗读当成了语文学习中的一种负担,除非教师硬性规定和要求,就不会主动去进行朗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意识,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二、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1.注重朗读氛围的构建,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朗读氛围的构建,使学生可以进行主动阅读,并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主动的朗读学习。在朗读氛围的构建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喜好和教学内容,保证氛围与教学内容相合,而学生也可以在朗读中获取知识。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或者问题导入的方式,从而使课堂中的朗读氛围变得浓郁,而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也得到激发。例如,在古诗《静夜思》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古诗的意识图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还可以提出问题“非常安静的夜晚,你们会想什么呢?我们来朗读一下唐代大文豪李白诗,看看他在想什么?”这样学生就得到了兴趣的激发,而课堂的朗读氛围也就得到了构建。
2.教授学生朗读技巧,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需要在朗读教学中,教授学生朗读技巧,使学生掌握怎样朗读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方式方法上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相合,保证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朗读技巧培养。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在方式上更多的要以领读为主,矫正学生的口语发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到了高年级更多的要以情感阅读为主,让学生进行情感阅读,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这样学生才能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可以提升朗读培养的有效性。
3.积极评价学生朗读表现,增加学生朗读信心
在小学阶段的朗读培养中,教师需要增加学生朗读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主观上愿意去进行朗读,通过朗读将文章的情感表达出来。而对于学生朗读信心的培养,教师就需要在评价上做出改变,改变传统的批评教育,以积极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朗读表现。比如,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朗读,要找寻学生在朗读中的优点,并表扬,对于学生在朗读中的缺点,教师可以提出,但是不是去批评,而是为学生演示一遍,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在心理上可以接受,对于教师的评价也会比较上心,学生的朗读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就得到了建立。
4.组织朗读活动,促进学生朗读兴趣的发展
小学生对于反复的朗读是没有兴趣的,所以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组织朗读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得到能力的提升,也能形成朗读兴趣,从而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可以得到持续的提升。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角色朗读,让不同的学生读旁白,小女孩心理,奶奶等各个不同的内容,学生从中就可以感受到朗读的魅力。教师还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准备2分钟的朗读内容,然后进行一次朗读比赛。
三、结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對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也是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理解语文学习内容的过程,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强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成长为核心,教授学生朗读技巧,积极评价学生,组织朗读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语文朗读学习中,得到语文知识,建立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语文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曹金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微[J].学周刊,2019(11):85.
[2]韦启宇.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48.
[3]黄宏桂.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9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