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信息化提升高职经济类专业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能为高职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发展道路,推动高职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优化和设计,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交互式沟通,是解决当下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高职经济类教学的现状,分析了高职经济类专业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教育;经济;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进入高职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建立在信息化技术基础上的高职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更是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经济类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学习难度较高。利用信息化开展经济类专业翻转课堂是经济类教学的一种全新尝试。
  1 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是将各种信息化教学技术、资源、渠道和传统教学融合到一起,以起到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设计的目标。而翻转课堂则是建立在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在课前进行知识传授,课堂上加强交流指导,推动知识内化,课后进行教学评价和监督。信息化技术、资源的应用是翻转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前提,而翻转课堂的推广则是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具体形式。
  2 传统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的现状
  高职教学以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为主,人才市场需求是高职教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高职经济类专业包括经济管理、财经等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和思维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经济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经济类专业教学的主体。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教学仍旧存在很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高职学生数学能力较弱,而经济类专业教学需要用到数字、几何、数学工具和图形等对经济现象、经济问题进行抽象的分析,或者借助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这就对学生的数学功底提出了挑战,部分学生因为数学功底较弱,在课堂教学中感觉十分吃力。
  其次,经济类专业从本质上是研究经济社会中稀缺资源利用与资源配置的学科,专业教学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经济理论、经济现象都是经济类专业的教学内容,而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不断扩大,经济现象的不断丰富,导致课堂教学的难度与日俱增,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只能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传授上,而相对弱化了经济实践教学环节。
  最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保守,课堂教学沿用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和活跃性不够,和教师的沟通交流较少,而教师也受限于课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构建虚拟经济社会以对学生进行实训,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提升。
  3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高职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针对以上内容的分析,高职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的创新应当朝着优化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的方向发展。而针对高职经济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差、课堂互动少、实训机会少的问题,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将课前、课中和课后完美结合起来,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开拓空间。
  3.1 利用信息化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随着当前网络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推广,信息化技术进入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对于高职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将理论授课放在课前进行,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理论知识。
  如,在授课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设计,将该知识点的重难点划分出来,然后围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理论知识录制微视频,发布到班级群或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自行浏览、下载,通过微视频展开自学。为提升自学效率,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平台上上传网络教学资源,如,电子文档、PPT课件、试题库等对微视频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微视频的录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10分钟为宜,主要侧重于重点理论知识的讲解。如,在《经济学基础》一课中录制“需求和供给”相关知识点,简单阐述市场中需求和供给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再对具体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视频长度约5分钟,内容短小精悍,利用信息化对真实案例进行动态演示,学生能从视频中直观地看到经济图形、数学建模。
  3.2 课中阶段,侧重于师生交互沟通和指导
  翻转课堂简单理解是将课堂教学时间和程序进行颠倒,将知识传授挪到课前阶段进行,而课堂教学的时间则集中用来进行针对性项目教学、师生沟通和知识内化等方面。
  由于高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弱,教师的指导对于他们提升对数字、图形和建模的认识和使用能力来说非常重要。所以 教师可以对课中阶段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将其分为创设情境、学生提问、集中解答和小组探讨等环节。
  首先,由于课前微视频时间和内容有限,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检验学生的课前自学效果,如,向学生提出真实案例,让他们用自学的内容分析需求和供给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
  其次,由于学生学情不同,自学效果也不同,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动态图形、数学建模等将学生出现的问题直观地投射到电子屏幕上。这一环节可以有效节省时间,并且将各种抽象化问题进行具象化处理,学生通过图形、图表和数字的变化,直观地看到问题所在。
  再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针对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和个别问题进行讨论,由各个小组搜集讨论结果,整理成答案。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对小组讨论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及时指出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这一环节能有效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和教师建立更加紧密、亲切的沟通关系,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有更多时间向教师反馈自己的问题。
  最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小组让他们将总结的答案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计算机、电子白板和各种数学软件将本组答案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图表和数学建模。
  3.3 课后,加强教师监督和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当在第一时间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跟踪,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信息化技术则为教师的监督和评价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开通班级微信群,或者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开办班级群,在群内发布课后试题、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去分析真实经济现象,或者借助数学软件构建经济模型,解决经济问题。
  4 结语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和突破,是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课堂教学和课后评价等多种模式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模式。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理念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让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等多种模式合理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前学习理论知识,课中加强实训练习,课后进行教学反馈,进而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目的。基于信息化的翻转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实践展开自学,更能有效提升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对于数学基础差、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的部分高职学生来说,能十分有效地提升他们课堂听讲和课后实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慧娟.高职院校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关键问题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4).
  [2] 葛慧楠.以信息化教學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研究——以“人身保险实务”课程为例[J].求知导刊,2018(19).
  [3] 伍玉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经济学基础》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9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