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的人才资源开发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省农村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陕西省农村智慧外流,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不足,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亟需得到开发。本文首先分析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其次分析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最后尝试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途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陕西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1-33-2
  1 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的人才资源开发现状
  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丰富[1]。虽然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大,但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据陕西省统计局数据统计,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116.2万人,占7%;高中文化程度208.0万人,占12.5%;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7.1万人,占1.6%。此外,陕西省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落后、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且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教育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的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陕西省农村人才缺少信息流通渠道
  从目前陕西省的情况看,城乡劳动力流通信息渠道不畅通,农民外出打工的信息、中介服务和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不完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时,覆盖面狭窄,时效性差,并且在搜索和组织信息方面存在许多中间环节。农民对进城就业的需求特点没有清晰的方向,处于盲目流动、盲目应聘中。此外,农民认知也存在很大问题。比如,人们通常刻板地认为私企是收纳农民就业的最有力载体,而现实中绝大部分私企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为了控制成本,其用人机制变得极其灵活,如以订单的紧与松、多与少确定用人数量和质量,而用人条件在专业上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数量方面根据需要确定,但需要较高的体力和经验。
  2.2 陕西省乡村人才建设机制滞后
  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了陕西省农村人才资源的形成[2]。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配置呈现“近亲繁殖”现状,人际关系极为复杂,拉帮结派的非正式组织众多,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就业不足,就业范围缩小,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陕西省农村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再加上不公平的选拔任用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优秀人才的晋升和待遇与其对农村经济所做的贡献难以平等,且农村人民缺乏集体意识,难以建设相应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阻碍了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2.3 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缺乏与废弃的矛盾
  劳动力资源的浅薄发展、闲置和中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极度短缺,是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之一。陕西农村人才市场供需矛盾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建立员工技能等信息记录和变更登记制度,多数人才在其所在的部门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客觀上形成了“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状态。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用人才素质不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成为陕西省农村经济在今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
  3 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成因
  3.1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目前,劳动力和资本在农村内部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城市和农村在信息方面的互动也越来越积极,劳动力市场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形势。但是,当前社会中如何有效利用农村劳动力的问题仍然存在。城市和农村依然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劳动力市场长时间获得政策上的眷顾,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反之,农村开发人才资源意识淡薄,妨碍了农村人力资源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阻碍了劳动力流动和国内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此外,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已经开始以户口登记的形式排除外国劳工;剥夺农民的经济利益,导致公民不公平待遇,影响农民向公众转变的过程,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因此,要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农村,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深层次开发,需在创新体制上不下工夫。
  3.2 传统教育模式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第一,农村教育体系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整个国家的教育模式呈现“重城轻乡”的态势,重点类、专门类院校基本不会设在农村,且城市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教学大纲、教材、课程也是依据城市的人才需求而设立,城市教育发展得到了多方眷顾。相比之下,陕西省农村的教育模式显得苍白:陕西省农村学生家庭承受能力有限,教育成本问题成为首要问题;陕西省农村的经济落后状况造成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质量差等问题,且农民对参与教育的热情度不高。第二,农民技能培训针对性差。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在农村教育发展中不仅要强调科学文化教育的长期利益周期。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应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目前,陕西省农村劳动技能教育仍然主要是大班式的填鸭式教学,加之市场经营、信息技术培训不够,目前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不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和地方人才发展的新要求。
  3.3 农村人才鉴定机制不完善和创业意识不足
  首先,人才标准的范围很难界定,人才的概念尚不清楚。陕西省农村人才的定义通常是通过材料而不是客观的劳动技术本身来衡量的。以种养殖专业户、砖石专业工匠等实用专业人员为例,种植水平达到何种规模或效益,技艺或特长达到什么水平才算是专业大户,拥有的技术由哪个部门或机构来做专门鉴定等问题没有给出权威答案,因此很难确定农村人才的类型。其次,人才创业意识与技能提升难度大。陕西农村地区也有很多有创意的人才,普遍认为创业靠运气,缺乏参加创业培训的积极性。此外,农村创业缺乏优惠政策和对支持资金的投入。
  4 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5种途径
  4.1 大力发展文化素质教育模式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途径[3],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劳动质量提高相应地促使了劳动效率的突飞猛进。目前,陕西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滞后发展,而且许多农村孩子因家长只顾眼前利益而在高中阶段辍学。陕西省农村要大力建设农村办学基础设施,加大农村中小学公共住房建设投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学费的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要积极吸引优秀城市教师支持农村教育,促进陕西省农村文化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   4.2 以实际需要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与现代成人教育模式
  陕西省乡村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当地农民主动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教会农民养家糊口的劳动技能,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在思想上不断更新农民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让他们学有所依。此外,要教会农民使用现代通信技术,教农民上网,开阔眼界,更快、更好地獲取所需知识、技能及市场情况,与新时代社会接轨。加强对已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农民的培训,通过对农民进行科学种田的实用技术培训、拓展就业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现代文明素质的普及法律常识培训等,不仅可以让农村劳动者了解农村的科技知识,还可以依靠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建立职业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将建立专项培训工作经费,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同时,为低收入家庭、残疾人、退休士兵和无地农民提供免费培训。
  4.3 建设城乡人力资源互助合作平台
  农村要建立专门的人才合作平台互助合作,分享交流相关的社会热点,从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率的提高,最大力度地整合陕西省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建立统一的人才开发机构,规范人才先进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农村在各个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方面的良性互动。建立城乡人力资源信息共享网络,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渠道、对接企业等有效信息,为农村人力资源提供一个高效、平等的就业平台,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的技术与能力,从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
  4.4 建立“精准帮扶成才”模式
  第一,个人发展是一种突破,广泛宣传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人才和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利用多种手段提高人才地位,调动人才积极性,如评选为农村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为每年的种养大户颁发绿色证书、为村里创造巨大效益的人员颁发证书并给予经济奖励等,营造积极向上、尊重人才的良好集体氛围。第三,让受表彰、获奖的人才一对一地帮扶劳动技术能力较差的农民,以点带面,辐射三秦大地,从而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4.5 结合当地实际发挥政府的作用
  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各种制度、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支持,并且要适当结合当地农村的发展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开发计划,打造“一村一产”的专业人才发展战略。政府要起到基础保障作用,加大陕西省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大量支援乡村的教师指导专业人才。要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让新一代优秀的、有想法的大学生来到陕西省农村当干部,带领当地村民踏实学习专业劳动技能。
  5 结论
  在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需要得到充分发展。政府要正确定位,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齐聚各方资源和力量,采取多元化人才开发途径,以实现农村振兴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佳勇.城乡统筹背景下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58.
  [2]朱燕鸣.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现状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60-161.
  [3]刘涛.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内容与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8(22):146.
  [4]郑扬,胡洁人.双向嵌入:农村经济能人与基层政府行为: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城镇化问题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8(6):90-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4522.htm